衡军锋
- 作品数:42 被引量:239H指数:10
-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败血症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败血症早期快速诊断的可靠方法和降钙素原对危重患者败血症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发光法 (ILMA)对 12 0例中疑有败血症的危重患者测定血清降钙素原 (PCT) ,结合C反应蛋白 (CRP)测定和血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CT阳性 4 9例 ,CRP阳性 17例 ,血培养阳性 12例。感染灶组中PCT与CRP阳性率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伴有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与感染灶组比较 ,PCT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CT可以作为危重患者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指标 ,其动态变化亦可作为判断败血症预后的指标。
- 时兢宋秀琴谢卫星陆荣国王烨衡军锋
- 关键词:败血症降钙素原
-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 6例 ,只给予常规治疗和支持治疗 ;治疗组 60例 ,加用生大黄 60 g/天 ,分 3次鼻饲。分别检测 2组患者在大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1、3、7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和血小板计数 (PLT)。结果 :所有危重病患者在治疗后第 1、3天 2组间无差异 ,大黄治疗组在第 7天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宋秀琴时兢俞亚芬陈鸣宇陆荣国王烨衡军锋
- 关键词:危重病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25例),和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组(SCT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伤口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伤口愈合后疤痕大小、操作时导管气囊破损情况。结果PDT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时间平均为(6·4±1·5)min,术中出血(4·2±2·8)ml,皮下气肿及意外脱管率均明显低于SCT组(P<0·05)。PDT组术后1例发生继发感染。PDT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0±1·5)d,明显早于SCT组[(4·0±2·0)d](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快速、愈合快及疤痕小的优点,利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
- 王雁娟金科许红阳衡军锋梁锋鸣严正
-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6
- 2003年
- 宋秀琴时兢谢卫星胡纪根陆荣国王烨衡军锋
- 关键词: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炎症反应胃肠营养
- 降钙素原监测对严重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严重感染患者早期血清降钙素原 (PCT)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 ,对入院 2 4h内的严重感染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 -Ⅱ ) ,收集入院后 2d的血液 ,检测PCT、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C -反应蛋白 (CRP)以及外周血WBC计数等指标。所得结果按治疗结果存活与否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5 6例患者死亡 13例。 13例死亡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为 (2 2 2± 6 3)分 ,存活组为 (9 3± 4 8)分 (P <0 0 5 )。外周血WBC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入院当天死亡组血清PCT、IL - 6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 (P <0 0 5 ) ,存活组血清TNF -α水平明显较死亡组高 (P <0 0 5 ) ,CRP在两组间无差异。入院第 2天死亡组血清PCT水平较前 1d明显升高 (P <0 0 1) ,TNF -α亦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存活组各指标变化不大。死亡组 13例中有 3例血清PCT >10 0μg/L ,存活组无 >10 0 μg/L者。 结论 血清PCT水平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 ,具有早期判断严重感染患者预后的价值。
- 时兢宋秀琴谢卫星陆荣国王烨衡军锋
- 关键词:降钙素原脓毒症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评价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48h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50例)与联合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d及14d Glasgow评分、NHI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Glasgow、NHISS评分及NHIS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纳洛酮组,显效率亦明显高于纳洛酮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脑出血能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 衡军锋
- 关键词:脑出血醒脑静注射液纳洛酮
-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eas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euthyroid sick syndrome
- 王逸峰衡军锋严洁董亮
- 新型肠内营养剂对脑外伤病人血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比较新型肠内营养剂(瑞代)与普通肠内营养剂对脑外伤病人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伤后6h首诊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且未进行手术的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于伤后48 h内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TPN),伤后1周均给予肠内营养(EN)。对照组采用瑞素,研究组为瑞代,均经鼻胃管滴入。结果:瑞代对脑外伤病人血糖水平的影响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病人肠内营养时,瑞代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较小。
- 戴幼竹时兢陆荣国衡军锋许红阳胡纪根严正
- 关键词:肠内营养脑外伤血糖
- 危重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 SIRS/MODS 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病患者66例,在入院第1、3、5天分别测定其外周血PCT、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血清 PCT、IL-6及 TNF-α在 SIRS 组、MODS 组及死亡组均较非 SIRS 组、非 MODS 组及非死亡组明显升高,且 SIRS 组、MODS 组及死亡组 PCT、IL-6及 TNF-α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组内比较,第1、3、5天血清 PCT 和 IL-6有逐步升高趋势,提示 PCT 和 IL-6与 MODS 和死亡组比 TNF-α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结论血清 PCT 是一个新的较为敏感的反映 SIRS/MODS 严重程度的指标,并能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 时兢宋秀琴俞娅芬穆会君陈鸣宇陆荣国王烨衡军锋
- 关键词:降钙素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重病
- 血乳酸清除率结合中心静脉氧饱和度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指导的意义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血乳酸清除率结合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对指导感染性休克、脓毒症的液体复苏及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9-09~2012-03无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共60例,均于6 h内达到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根据6 h血乳酸清除率分为试验组(复苏后 6 h血乳酸清除率≥10%)31例和对照组(复苏后6 h血乳酸清除率〈10%)29例.两组患者在复苏前及复苏后6、24、48 h分别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结合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7 d和28 d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复苏后6、24、48 h试验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7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复苏后6 h血乳酸清除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902±0.043(P〈0.05).结论 血乳酸清除率结合ScvO2有助于综合评估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危重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效地指导治疗以早期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组织缺氧状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衡军锋陆士奇严洁陈国林
- 关键词:血乳酸清除率感染性休克脓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