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民
- 作品数:20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 新媒体环境下“广场效应”的强化和引导
- 2017年
-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影响下,舆论环境中的非理性和集群效应得到强化,往往演变成万人集结的"广场效应"。从具体分析来看,"广场效应"的强化主要在于新媒体下新闻传播"媒体-受众关系改变""匿名""不平等"以及"黄色新闻"这几个因素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合理发挥媒体的作用以引导舆论,通过议程设置、专业化培养、跟踪报道、法律法规四个方面的完善来对"广场效应"进行引导,使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朝理性、客观的方向发展。
- 郭哲启袁一民
-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新闻理性舆论环境
- 以景区演艺复原历史古镇的文化价值——金堂五凤古镇景区演艺设计思考
- 2013年
- 五凤古镇景区演艺节目的打造,不仅可以实现对文化旅游消费人群的全面带动,同时也可提升五凤古镇作为四川历史文化古镇的文化内在价值。在设计古镇景区演艺项目的同时,不仅要深入挖掘演艺本身的主题文化定位,同时需要在古镇山水、历史遗迹和未来建筑风格的彼此关系上设计演艺路线,实现区别于现有景区演艺同质化的独特亮点,同时需要对未来该项目运营的可持续和可盈利方面进行科学论证。
- 袁一民
- 关键词:文化旅游
- 少数民族电影文化表征中的诗意表达被引量:1
- 2017年
- 诗意表达一直是少数民族电影所追求的文化核心特征,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与世界电影整体发展的不断接轨,全球化电影产业链条下的发展概念和世界语境下的文化平等对话权利一直让少数民族电影在电影商业化和诗意化的夹缝中寻求一条自我救赎路径。诗意表达不仅可以让少数民族电影在文化特性上展现其核心价值魅力,也可以藉此拓展少数民族电影在全球语境下的产业特征、审美维度与商业价值。
- 袁一民赵怡涓武岳
- 关键词:少数民族电影诗意表达文化
- 以社会发展看待审美自由:作为可行能力的电影想象力消费
- 2024年
- 北京大学学者陈旭光提出的电影想象力消费理论,是为幻想类电影的想象力美学和工业美学进行阐释的话语实践。该理论提出后,诸多学者展开激烈讨论,却往往忽略了其社会审美流动性变迁和消费内驱力等关键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理论与电影想象力理论的联结关系,将观众电影想象力作为一种可行性能力进行考察,分析电影想象力审美和消费的内部逻辑,以社会发展理念对个体能力要求的角度,重新看待中国电影中个体想象力的消费动机与审美自由问题。因此,电影想象力应该围绕着社会发展理念变迁,即以“经济人—社会人—全面人”的社会发展理念趋势为中心,进而驱动电影审美主体通过市场消费完成社会想象的美学建构。这种社会发展理念对现代观众的社会审美有强烈的内驱动力,而个体想象力消费能力作为“全面人”社会发展理念下的一种可行能力,应当获得相应的能力基础、社会权利承诺和想象自主选择,达成电影想象力审美实质自由的行动实践全部过程。
- 袁一民
- 关键词:科幻电影电影电影美学
- 中国城市老年影视人口综合服务模式创新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基于市场人口学视角,以市场化和资源均衡目标为引导,对我国城市老年影视人口综合服务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探讨城市老年影视人口服务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家庭、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城市老年影视人口综合服务模式,以期对优化城市老年影视人口综合服务结构、提升服务内容及创新服务模式有所裨益。
- 袁一民
- 关键词:银发经济
- 基于伯明翰学派的批评视野:电影《爱乐之城》关于大众文化理解的外延、内涵和神话被引量:3
- 2018年
- 2016年12月美国好莱坞电影《爱乐之城》正式上映,该片为喜剧歌舞片,一经公映即在美国和全世界范围内取得非常优异的票房和口碑。该片由达米恩·查泽雷执导,由艾玛·斯通、瑞恩·高斯林、J.K.西蒙斯等出演。
- 袁一民刘倩
-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伯明翰学派文化理解大众神话
- 角色的冲突:综艺电影的电影本质和衍生——以2014—2015年贺岁档综艺大电影为例被引量:3
- 2015年
- 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综艺电影,从开始产生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从它是否是电影到综艺电影是否代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倒退,一直成为争论的交点。综艺电影作为电影的一种类型,具有很强烈的个性特点,同时综艺电影的美学价值和商业现象也成为当今电影研究者的重要思考方向。本文从综艺电影的本质、美学特点和产业链作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对2014—2015年贺岁档火爆的综艺电影进行了分析,对综艺电影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袁一民
- 关键词:视听语言
- 向弗洛伊德致敬:真人童话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对梦的解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爱丽丝梦游仙境》深刻契合了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关于梦境的心理学分析理论。影片中关于爱丽丝梦境的一切,都在潜意识层面上隐喻着爱丽丝的意识对抗和最终形成过程;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规范过程中,爱丽丝觉醒和坚韧地成长;在反复纠结的焦虑中,爱丽丝一次次地返回梦境中,寻找个性张扬和道德约束下的自我释放和慰藉。导演蒂姆·波顿也正是藉着这部电影向弗洛伊德致敬,期望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指引下,找到自己在创作这部电影时的理论依据和创新之处。
- 袁一民
- 关键词:道德冲突
- 衍生版权对影视作品的“间离”效果--兼论戏剧“陌生化”理论对综艺电影的冲击
- 2015年
- 衍生版权的发展对中国影视作品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陌生化理论和间离效果对正确理解中国综艺电影的发展和解读其视听语言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什克洛夫斯基和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建构下,中国综艺电影的发展助推中国影视衍生版权的构建与繁荣,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浪潮下,衍生版权的内涵和外延将不断扩大,同时也会对传播受众形成新的视听感受和影视叙事内容的连续解读。
- 袁一民
- 关键词:间离效果陌生化理论电影美学
- 审美经验与消费实践:重回电影想象力消费美学的逻辑起点被引量:5
- 2022年
- 想象力消费美学是现代工业社会下想象力审美实践和想象力消费实践极度发展所形成的美学理论。在该理论下,美学和消费两者从彼此独立走向了融合、开放和持久的关系模式,并形成了互相依赖的理论话语体系。它的出现是在电影美学和消费美学之下,建立起的另外一条中层理论的知识范式研究道路,和电影工业美学一起参与到电影与社会的话语关系研究、电影和历史交融发展研究的探索过程中,为中国电影学派建设、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经验和研究路径。
- 袁一民
- 关键词:美学审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