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涛

作品数:101 被引量:733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标准

领域

  • 80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4篇建筑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植物
  • 10篇园林
  • 10篇花卉
  • 9篇种子
  • 8篇远缘
  • 8篇栽培
  • 7篇远缘杂交
  • 7篇杂交
  • 6篇园林植物
  • 6篇萌发
  • 6篇花粉
  • 6篇大花
  • 5篇野花组合
  • 5篇种子萌发
  • 5篇花芽
  • 5篇赤霉
  • 5篇赤霉素
  • 5篇大花黄牡丹
  • 4篇芍药
  • 4篇宿根

机构

  • 9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6篇国家花卉工程...
  • 9篇北京东方园林...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昆山市住房和...
  • 2篇家林业局管理...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黔西南民族职...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上海城市管理...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黄山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上海市园林科...
  • 1篇西藏自治区农...

作者

  • 99篇袁涛
  • 18篇王莲英
  • 7篇刘雪
  • 6篇张艳
  • 4篇王福
  • 3篇朱红霞
  • 3篇李青艳
  • 3篇石颜通
  • 3篇汪琦
  • 3篇杨琴
  • 3篇赵娜
  • 2篇曾端香
  • 2篇郝培尧
  • 2篇张蕾
  • 2篇秦魁杰
  • 2篇李青
  • 2篇徐珂
  • 2篇郭伟
  • 2篇郭先锋
  • 2篇马钧

传媒

  • 8篇园艺学报
  • 6篇知识就是力量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山东林业科技
  • 5篇中国园艺文摘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中国园林
  • 3篇中国林业教育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现代园艺
  • 3篇绿色科技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种子
  • 2篇植物杂志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中国城市林业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佛寺园林牡丹初探
是中国的特产花卉,历来深受人们所喜爱,牡丹栽培和应用历史悠久,文化内容丰富.本文分析了牡丹出现在佛寺园林中的原因,总结了中国主要的牡丹古谱中有关牡丹在佛寺中的记载及其实物栽植、佛事供花、牡丹图案三种主要表现形式.
李青艳袁涛
关键词:生态习性
黄牡丹远缘杂交后代花粉粒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为揭示牡丹远缘杂交后代花粉粒的特征,测定了以肉质花盘亚组黄牡丹为母本,革质花盘亚组栽培品种‘日月锦’、‘层中笑’、‘百园红霞’等为父本的10个远缘杂交组合,共计11个亲本、25个后代的花粉畸形率和萌发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花粉粒形态,同时也观察了花和叶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与双亲相比,杂交后代的花粉量极少,花粉粒萌发率极低,畸形率极高,畸形花粉粒扭曲、破碎或粘成团块状。25个杂交后代的花粉粒均为超长球形,具三拟孔沟,与母本黄牡丹和绝大多数父本一致;但杂交后代的花粉粒小于双亲,外壁纹饰类型受父本影响较大,为小穴状、穴状、网状和粗网状。结合前人的观察结果,25个杂交后代中15个与父本的纹饰类型一致,与母本纹饰类型一致的杂交后代仅有6个,与父母本纹饰类型均不同的杂交后代有4个。形态观察发现杂交后代具有父本的花盘革质、心皮被毛的特征,而小叶分裂程度较母本减轻但小叶裂片较母本加宽;花径则介于父母本之间。其中,心皮被毛、小叶裂片加宽可以结合花粉粒特征作为以黄牡丹为母本的远缘杂交后代的形态识别标记。
赵娜石颜通袁涛
关键词:远缘杂交后代花粉粒
一种花卉混播组合及其混播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卉混播组合及其混播方法,该方法为:S1,对栽植地块进行整理,分别将所述一年生花卉种子、所述多年生花卉种子和3倍重量于所述花卉种子重量的湿沙搅拌均匀;S2,在第一年的秋季,连续五天最低温度高于10℃,最高温...
袁涛蒋亚蓉郭建梅李建胜温刘君
文献传递
制雨具的植物
2023年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是很多人对“蓑笠”的最初印象。蓑笠指蓑衣和斗笠,在工业不发达的时代,它们不仅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雨具,也是文人墨客喜爱的隐者套装。作为防雨工具,均由植物制成的蓑笠,究竟选择了什么材料?
王艺璇袁涛
关键词:《江雪》唐代诗人植物
一种简便的牡丹、芍药DNA的提取方法被引量:8
2005年
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进行改良,提出一种简便实用的牡丹、芍药的DNA提取方法。所得DNA的产量和纯度满足AFLP分析。
朱红霞袁涛
关键词:芍药DNA提取AFLP分析
北方地区高校公共绿地树木安全性评估——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2017年
我国园林绿地中,对树木的安全性评估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公共绿地面积的快速增加,树木的安全性评估日益重要。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公共绿地4 000余株乔木进行初步安全性调查,发现382株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其中52株急需采取防范措施,占调查总数的1.3%。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为北方地区其他高校校园树木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马琳刘晗彭子娟徐玮蓬袁涛
关键词:安全性评估公共绿地
北京地区植物越冬防寒技术调查被引量:2
2017年
植物在城市建设中起着美化环境以及生态保护等重要作用,但在北京地区城市植物的越冬防寒是一大难题。通过对北京地区植物越冬防寒措施的调查,总结北京地区园林植物在越冬过程中常见的低温危害现象和越冬防寒技术,同时结合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为北京地区植物越冬防寒工作提供参考。
张雨张任菲袁涛
关键词:防寒技术
北京地区引种部分野生宿根花卉夏季田间适应性初步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从内蒙古引种的16种野生宿根花卉的耐热性、抗病害性、开花率和存活率等指标,并进行了夏季适应性的初步评价,以期筛选出能在北京地区推广应用的种类。试验结果表明:白屈菜、路边青、叉分蓼、华北蓝盆花、二裂委陵菜、菊叶委陵菜、地榆、麻花头、草地风毛菊和旱麦瓶草在北京地区生长良好,可直接应用;展枝唐松草、蓬子菜、紫花耧斗菜和溪荪在北京地区生长较好,在充分考虑生态效益的基础上,也可应用;独活和蹄叶橐吾适应性比较差,不适宜在北京地区应用。
董晓晓刘雪刘雪刘雪曹玉成徐艳华
关键词:野生宿根花卉引种
丛枝菌根真菌(AMF)接种剂种类和接种时期对牡丹菌根化组培苗培养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索丛枝菌根真菌(AMF)在牡丹组培中的应用,解决牡丹组培苗生根难、移栽成活率低等瓶颈问题,培育优质牡丹菌根化组培苗,以多个牡丹品种和杂交系组培苗为接种对象,设计筛选AMF接种剂种类和接种时期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瓶内接种,在根长≥2.0 cm时接种AMF的菌根苗,AM菌根的侵染率与侵染强度最高,根长和根数分别比不接种AMF(对照)增长了49.29%和46.99%。AMF对不同品种的影响不一致,对于‘Z1-10-3’,接种混合孢子Glomus geosporum+Glomus mosseae(Gg+Gm)的侵染率(93.12%)与侵染强度(31.23)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单一接种剂Glomus mosseae(Gm)和Glomus geosporum(Gg);‘Z1-WM’接种Gg+Gm的侵染率(95.96%)与侵染强度(33.33)也最高,其次是Gg,然后是Gm;对于‘乌龙捧盛’,接种Gg的侵染率(85.76%)和侵染强度(25.80)最高。瓶内接种AMF能更有效地提高牡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45.88个百分点。因此,牡丹组培苗在瓶内根长≥2.0 cm时接种混合AMF孢子,可实现组培苗菌根化过程,且其移栽成活率有效提高。
曾端香袁涛王莲英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组培苗菌根化移栽成活率
我国栽培芍药溯源——基于地理分布及形态特征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以原产我国的120个栽培品种和8个野生种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地理分布的差异对栽培芍药与各个野生种的亲疏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表明新疆芍药、块根芍药、多花芍药和白花芍药等4个窄布种不可能参与我国芍药品种的栽培起源;然后对栽培品种和各野生种之间的根、叶及花等性状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证明川赤芍亦不可能参与我国栽培芍药品种的起源,草芍药和美丽芍药等2个种对我国栽培芍药的起源影响甚微。综合地理分布分析及比较形态学研究,最终揭示出我国主流栽培芍药基本起源于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一个种。该研究结果显示了利用野生种改良我国现有栽培品种的广阔空间。
郭先锋臧德奎袁涛刘宪科王莲英
关键词:芍药地理分布比较形态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