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科技伦理的哲学思考
- 该文从揭示近代科技文化的失误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致力于厘清科技伦理的本质,阐明科技伦理在人学、天人关系和社会发展问题上的基本主张,同时对中国科技伦理建设的必要性、特殊性以及基本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论文在内容上...
- 许艳华
- 关键词:科技伦理科技文化人文关怀传统文化
- 文献传递
-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德国模式与中国借鉴被引量:21
- 2013年
- 德国科技能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是因为它有一套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体系。德国成熟的科技创新模式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发展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打造中介服务网络,并且加强创新主体间的联系和互动,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
- 许艳华
- 全球化视域下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历程和战略思考被引量:4
- 2012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自我封闭,背离全球化进程,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科技水平逐步提高,为走向自主创新准备了条件;随着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激烈的国际竞争使中国最终走向科技自主创新。立足全球化的背景思考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点应该放在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还要处理好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关系。
- 许艳华
- 关键词:自主创新
- 科技伦理——科技发展的人文关怀被引量:9
- 2003年
- 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产生了大量复杂的自然和社会问题,使现代人面临新的困境。人们反思科技的社会作用,提出了科技伦理。科技伦理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我们可以从科技伦理的特点、原则和内容,看到科技伦理的人文关怀。
- 许艳华
- 关键词:科技伦理
- 构建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被引量:17
- 2016年
- 实现共享发展,需要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以制度建设推进共享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为实现共享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构建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基本制度基础;健全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基本权利保障;以公平为导向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基本形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政府是共享发展制度的执行主体,要通过建立评价考核体系、提升制度执行能力、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做好共享发展的制度执行工作。
- 许艳华
- 关键词:共享发展制度保障体系
-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被引量:5
- 2001年
- 中国传统文化把道德教育放在中心位置 ,继承和发扬我国重视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内容丰富 ,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多样 。
- 许艳华
- 关键词: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学校教育
- 战后日本科技政策的三次转向及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11
- 2011年
- 战后日本的科技政策经历了从"外国技术引进"到"确立自主技术",到"科技立国",再到"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三次转向,日本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和科技强国。政府重视科技,并以明晰的政策和计划加以推动,是日本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重视科技与经济的关系,面向经济发展需要制定科技政策,是日本成功崛起的奥秘所在。日本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技术引进必须以培育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旨归。
- 许艳华
- 中共二大《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探析
- 2022年
- 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等文件。《议决案》是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适应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实践需要、贯彻民主革命纲领的要求而制定的。《议决案》分析了中国劳动运动和工人组织的状况,阐明了工会的性质、任务、行动原则、工会与党的关系等基本问题。《议决案》是党为指导工会运动作出的第一个决议,推动了工会组织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高涨。但作为建党初期的产物,《议决案》也存在不足。
- 许艳华葛宁
- 关键词:中共二大工会运动
- 中西文化比较与人与自然的和谐被引量:2
- 2008年
-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也没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一性要求我们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斗争性要求我们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两方面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必然选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许艳华
- 关键词:科技文化天人合一科学发展观
-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设定及模式选择被引量:2
- 2014年
- "现代化富强+社会主义平等"是毛泽东设定的中国社会发展目标。人民公社承载着毛泽东现代化富强和社会主义平等的双重目标,是现代化富强和社会主义平等的结合点。由于对社会主义平等目标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毛泽东没有解决生产力发展问题,没能实现他的社会发展目标。新中国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生产力,同时又不能遗忘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如何实现现代化富强和社会主义平等两个目标的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内容。
- 许艳华
- 关键词: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