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成
- 作品数:24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创伤脓毒症患者血浆中IL-12p70、TNF—α、IL—1b、IL-6、IL-8、IL-10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2
- 2012年
- 近几十年,全球每年创伤的死亡人数在数千万人以上,并成为45岁以下人群的首要死因。而这些创伤患者后期大多是因并发严重脓毒症及MODS而死亡的。
- 岳茂兴徐冰心李瑛卞晓星陆洁郑琦涵沈文明冯凯尹进南赵晓成
- 关键词:创伤患者脓毒症患者IL-10TNF
- 狭窄空间事故特点与类型及医学卫生应急救援对策综合研究
- 目的:探讨狭窄空间(Confined Space)事故的狭窄空间事故的类型与特点及医学卫生应急救援对策.方法:对参加5起狭窄空间事故进行医学应急救援的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起狭窄空间事故致伤36例,死亡14例...
- 岳茂兴周培根李瑛卞晓星尹进南郑琦涵赵晓成
- 关键词:急救医学
- 文献传递
- 创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IL-12p70、TNF-α、IL-1b、IL-6、IL-8和IL-10的变化及其意义
- 目的:探讨创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IL-12p70、TNF-α、IL-1b、IL-6、IL-8和IL-10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本研究按人炎症因子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动...
- 岳茂兴赵晓成徐冰心李瑛卞晓星陆洁沈文明冯凯郑琦涵尹进南
- 关键词:创伤脓毒症白介素
- 文献传递
- 县区级医院救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新模式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县区级医院救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新模式的建立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血流动力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31例,采用集中优势力量,多科协作,统一调度,规范化救治的新模式救治作为新模式组。新模式组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24~89岁,平均(54.84±16.22)岁。血流动力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30例,采用常规救治模式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7~79岁,平均(48.83±16.54)岁。比较两组住院天数,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24 h内输血量、住院首次的乳酸、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率、深静脉血栓率、感染率、腹腔间隙综合征率、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新模式组死亡率和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模式组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生存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新模式组住院天数和ICU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县区级医院采用集中优势力量,多科协作,统一调度,规范化救治的治疗模式能显著降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并能缩短生存患者在ICU时间及住院时间。
- 张晨然沈文明尹进南尹进南潘奕尧赵晓成
- 关键词:骨盆骨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纤维蛋白原
- 创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IL-12p70、TNF-α、IL-1b、IL-6、IL-8和IL-10的变化及其意义
- 目的探讨创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IL-12p70、TNF-α、IL-1b、IL-6、IL-8和IL-1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本研究按人炎症因子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动态观察创伤脓毒症...
- 岳茂兴赵晓成徐冰心李瑛卞晓星陆洁沈文明冯凯郑琦涵尹进南
- 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7
- 2017年
- 甲状腺良性结节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为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形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已达到1%以上,且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本研究探讨传统甲状腺手术及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 尹进南毛商顾新刚赵晓成徐进
- 关键词:传统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良性疾病
- Airtraq可视喉镜在急危重症患者插管中的应用
- 本文对本院使用Airtraq可视喉镜运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在观察气管插管准备时间、操作时间、插管次数和插管失败等方面与普通直接喉镜做了相应的比较,并进行总结报道,Airtraq可视频喉镜镜片前端安装有高清晰度防雾摄像头...
- 郑琦涵岳茂兴李瑛赵晓成
-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可视喉镜
- 文献传递
- Airtraq可视喉镜在急危重症患者插管中的应用
- <正>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在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是抢救危重病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同时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影响到抢救的成功与否、以及...
- 郑琦涵岳茂兴李瑛赵晓成
- 关键词:可视喉镜急危重症患者AIRTRAQ危重病
- 文献传递
- 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现场救治新模式的创建体会被引量:2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创建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现场救治新模式的体会。方法比较采用ZX120急救信息预告知系统的处理组与未采用此系统的对照组60 s内完成接听呼救电话率、接收指令后出车率、院前院内衔接率;比较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心血管疾病康复出院率、猝死抢救成功率、脑部创伤康复出院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严重多发伤(创伤严重度评分>30)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两组60 s内完成接听呼救电话次数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到调度发出出车指令后60 s内出车台次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s内完成院前院内衔接例次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疾病康复出院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猝死患者抢救成功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部创伤患者康复出院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病员的现场施救、信息网络告知、途中救护到院内抢救、手术住院治疗等连续性急救方式,赢得了抢救伤病员的黄金时间,构建起一条环环相扣、高效快捷的现场患者救治链,能够降低突发灾害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 岳茂兴何东秦国良卞晓星路剑新李瑛季一绢夏锡议王金兰杨晓峰蔡爱敏尹进南陆洁郑琦涵赵晓成
-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网络信息系统
- 创伤脓毒症患者血清小分子蛋白组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创伤脓毒症患者血清小分子蛋白组学特征,并观察患者血清小分子蛋白质组随脓毒症进程的变化规律。方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对血清样本进行蛋白质谱分析,比较24例见刊人、24例创伤患者、12例创伤后脓毒症患者的血清小分子蛋白水平差异,经聚类分析,揭示创伤脓毒症患者的蛋白组学特性。通过对创伤脓毒症患者发病过程中血清小分子蛋白水平的连续观察,通过聚类分析,揭示创伤脓毒症发病进程的组学特征。结果创伤脓毒症患者血清小分子蛋白谱与创伤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发现了28个差异蛋白分子,处在不同创伤脓毒症发展阶段的患者的血清小分子蛋白谱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别。结论血清小分子蛋白谱的波动可以较早诊断创伤脓毒症,并可通过血清小分子蛋白谱的变化观察创伤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 冯凯李瑛郑燕华卞晓星张军沈文明张建中陆洁李建忠郑琦涵秦亚亚尹进南赵晓成岳茂兴
- 关键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创伤脓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