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发作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VEEG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中的一致性
-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视频脑电图(VEEG)在致痫灶定位中的一致性。方法:选择VEEG监测异常的癫痫患者45例,当患者出现临床发作和/或脑电图出现典型癫痫波时30s内注入99m锝-双半胱乙酯(99...
- 王晓慧陈雪红王为民叶江赵莉
- 关键词:发作期发射型计算机视频脑电图一致性
- 新诊断青少年肌阵挛型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研究
- 王天成王为民罗福民叶江赵莉
- 结构与功能影像学正常的癫痫病人的长程监测脑电图分析(100例)
- 王为民王天成叶江赵莉赵斯钰刘亚青
- 可乐定联合剥夺睡眠诱发癫(癎)发作的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可乐定加剥夺睡眠诱发癫(癎)发作,获取发作期SPECT显像结果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癫(癎)患者52例,口服可乐定并剥夺睡眠以诱发癫(癎)(简称可乐定组),在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下,当患者出现临床发作和(或)VEEG出现典型癫(癎)波时,30 s内静脉注射99Tcm-双半胱乙酯(ECD),30 min后行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同时,选择同等条件下癫(癎)患者47例作为对照,通过单纯剥夺睡眠以诱发癫(癎)(简称剥夺睡眠组).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2组患者癫(癎)诱发率进行x2检验.结果 可乐定组的52例癫(癎)患者中,39例(75.0%)口服可乐定后1~2 h出现了VEEG异常,其中亚临床发作(仅出现典型癫(癎)波)92.3%(36/39),临床发作7.7%(3/39).发作期SPECT定位阳性率为94.9%(37/39),均表现为高血流灌注灶.剥夺睡眠组的47例患者中,诱发率为38.3%(18/47),其中亚临床发作77.8%(14/18),临床发作22.2%(4/18).2组诱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14,P<0.01);2组临床发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3,P>0.05).结论 可乐定联合剥夺睡眠对癫(癎)的诱发率明显高于单纯剥夺睡眠,前者可在有限的时间内诱发癫(癎),以亚临床发作为主,故可作为进行发作期SPECT脑显像安全、有效的诱发方法.
- 王晓慧陈雪红王正江柳江燕冯建中叶江赵莉
- 关键词:睡眠剥夺ECD
- 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与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的关系研究
- 2014年
- 研究了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在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患者中的出现率、出现时间和电生理特点,探讨了RBD与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生理诊断指标。帕金森病组14例,多系统萎缩组6例,性别、年龄基本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0例,所有受试者行连续两夜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分析了伴发RBD的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点。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合并RBD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是60.3%和100%。其中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合并RBD最主要的多导睡眠图特点是下领肌弛缓消失(RWA)比例和位相性肌电活动密度增高。RBD在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患者中出现率明显增高,提示RBD与突触核蛋白病关系密切。RWA比例和位相性肌电活动密度可以作为神经变性病合并RBD的多导睡眠诊断指标。
- 王天成蔡宏斌葛朝明王为民叶江赵莉
-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多导睡眠监测
- 新诊断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究新诊断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JME)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价影响其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5项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中文听觉词汇回忆测验、词汇流畅性测验、连线测验、Stroop字色干扰测验、数字广度测验)、2项情绪测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和1项智能测验(简易智力状态量表)后,比较22例新诊断JME患者(JME组)和22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同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文化程度、发病年龄、发作频率、脑电图异常情况和病程)。结果 JME组患者的听觉词汇回忆测验中短时延迟回忆、长时延迟回忆和再认回忆(P<0.01),连线测验A型连线时间(P<0.01)和B型连线时间(P<0.01),词汇流畅性测验的词汇总数(P<0.01),Stroop字色干扰试验的读字时间和读色时间(P<0.01),数字广度测验的顺背数及倒背数(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JME组患者的智力测验和情绪测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发病年龄与词汇的记忆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新诊断JME患者可能在记忆功能、注意力和额叶认知功能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 王天成王为民罗福民叶江赵莉
- 关键词:神经心理学测验
- 帕罗西汀联合曲唑酮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效果观察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曲唑酮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106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唑酮,比较2组治疗6周后临床疗效、睡眠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68%,对照组75.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和6周后治疗组患者睡眠质量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5.09%,与对照组的18.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曲唑酮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可显著提高睡眠质量,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王天成蔡宏斌葛朝明王为民叶江赵莉
- 关键词:帕罗西汀曲唑酮抑郁症睡眠障碍
- 影像学正常的癫痫患者的SPECT与长程EEG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影像学(CT和MRI)正常的癫痫病例的发作间期SPECT与脑电图(EEG)特点。方法:对100例影像学正常病例在发作间期进行SPECT显像、EEG长程监测。结果:共100例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54岁。病程平均3.77年。可追溯到病因者63%。全身性发作58%(全身强直阵挛发作52%),局灶性发作42%。发作间期SPECT异常100%,其中低灌注67%,高灌注30%,高一低灌注3%。异常灌注灶156个:脑区151个(97%),其中颞叶76例94个(60%)。长程EEG监测正常17%,异常83%,异常者中90%有痫样放电。局灶性异常45%和弥漫性异常54%,EEG正常的全身性发作与局灶性发作差异明显(P〈0.01);局灶性异常中全身性发作与局灶性发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像学正常而发作间期SPECT异常的癫痫病例和EEG异常明显增高,全身性发作者各脑区均存在异常灌注灶,其中颞叶异常灌注灶占60.2%。
- 王为民王天成叶江赵莉韩红梅王文婷赵斯钰刘亚青
- 关键词:癫痫影像学发作间期SPECT颞叶
- 癫痫病人的正常影像学与异常SPECT、V-EEG的研究(100例)
- 王为民王天成叶江赵莉赵斯钰刘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