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茹 作品数:7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集束化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细胞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慢性胃炎患者,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赵雪茹 张丽关键词:慢性胃炎 集束化护理 康复效果 ERCP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实施ERCP及相关技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62例实施ERCP及相关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并总结护理观察要点及早期发现并发症的经验。结果在接受ERCP及相关治疗的患者,有重点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可以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辅助ERCP术的实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早期发现可能的并发症。结论 ERCP术的临床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力保障。 赵雪茹关键词:术后护理 ERCP术的护理进展 目的:探讨实施ERCP及相关技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62例实施ERCP及相关治疗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并总结相关经验。结果:应用ERCP及相关技术对病人进行诊治,并接受合理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收到良好的疗效减轻病人的痛... 赵雪茹关键词:护理 EST ENBD 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静脉炎患者5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采用水胶体敷料外敷与对照组28例采用50%硫酸镁外敷,5 d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静脉炎的总有效率93.1%,明显优于观察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0,P=0.016<0.05),治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3,P=0.024<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外敷对静脉炎的疗效优于硫酸镁外敷,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陈俊伟 赵雪茹关键词:静脉炎 水胶体敷料 临床疗效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病历资料,筛选出发生医院感染者,计算医院感染发生率,并统计不同部位发生感染的情况及其常见病原菌类型,分析每种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分析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有创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营养状况及驱虫药物使用情况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57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7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66%,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发生率最多,分别占44.30%、32.91%,主要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24.05%)、铜绿假单胞菌(21.52%)、金黄色葡萄球菌(17.72%)。大肠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氨曲南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较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呋辛、氨曲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亚胺培南较敏感。不同性别、规律使用驱虫药物与否在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大小、住院时间长短、是否有有创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种类的多少、营养状况在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住院时间过长、有创性操作、抗菌药物种类过多、营养不良是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较大,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泌尿道为主,致病菌主要为G^-菌,且其对一二代头孢类药物普遍耐药。高龄、住院时间过长、有创性操作、抗菌药物种类过多及营养不良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医院感染,减少有创操作次数,减少导管留置及住院时间,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对 赵雪茹关键词:医院感染 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饮食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蛋白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ntegrated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 ITHBC)指导下的饮食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某院2020年1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10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2例),均接受常规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一组实施常规干预(对照组),一组实施基于ITHBC的营养饮食方案(干预组),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应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慢性肝病问卷(CLDQ)进行评估,并测量营养状态,对比2组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营养状态、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MCMQ面对维度得分和GSES评分分别为(17.76±3.28)和(29.50±6.91),均高于对照组[(15.31±3.14)和(26.44±7.31)],MCMQ回避、屈服维度得分分别为(15.20±3.14)和(11.26±2.15),均低于对照组[(17.26±3.11)和(12.32±2.38)];干预组干预后的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分别为(183.21±16.28)、(35.44±4.05)mg/L,高于对照组[(169.44±12.59)、(31.26±3.91)mg/L];生活质量CLDQ评分(21.23±4.05)分,高于对照组的(18.40±4.16),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基于ITHBC的营养饮食方案,通过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改善其应对疾病的方式,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营养状态和生存质量。 代静 赵雪茹 马蓓佳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 饮食干预 自我效能 营养状态 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及不同处理下患者总体生存情况分析 2021年 目的探究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及不同处理下患者总体生存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进行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但未破裂出血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根据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患者病情的不同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或动脉栓塞术治疗或联合治疗,分为手术组(48例)、动脉栓塞术组(31例)及联合组(21例)。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比较破裂出血经不同处理下患者生存预后的变化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患者Child-Pugh分级A级占比明显降低,C级占比、肿瘤数目及肿瘤直径明显升高(P<0.01)。Child-Pugh分级、肿瘤直径及治疗方式均为影响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手术组、动脉栓塞术组及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16±1.08)月、(17.38±1.39)月、(33.28±1.55)月,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手术组及动脉栓塞术组。与手术组及动脉栓塞术组对比,联合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24、36个月时,与手术组及动脉栓塞术组比较,联合组患者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Child-Pugh分级、肿瘤直径及治疗方式均为影响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联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意义重大。 代静 楚阿兰 赵雪茹关键词:肝细胞癌 破裂出血 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