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甲基亚砜和右旋糖酐应用于脐血造血细胞的低温保存被引量:3
- 2000年
- 探讨液氮保存中联合低温保护剂 (二甲基亚砜和右旋糖酐 )对造血细胞的保护作用和不同冻存时间对造血细胞活力的影响。同时分析脐血全血 4℃保存造血细胞的变化。通过测定冻存前后总有核细胞数 ( TNC)、细胞活率、造血祖细胞集落生成情况 ,反映冻存后造血细胞损失情况及增殖能力。结果显示 40例脐血冻存后细胞活率平均为 91 .5 % ,TNC、CFU- GM、BFU- E、CFU- GEMM平均回收率为 95 .0 %、86 .7%、81 .8%、84.4%。不同保存时间细胞仍保持较高细胞活率和祖细胞产率 ,48小时细胞活率和祖细胞产率有明显下降。二甲基亚砜 ( DMSO)与右旋糖酐 ( Dextran)组成的联合保护剂对造血细胞有良好保护作用 ,适用于造血细胞的长期低温保存。长期冻存造血细胞的效果与冻存时间无密切关系。全血 4℃保存应在 2 4小时分离冻存。
- 许遵鹏廖灿刘斌辜少玲
- 关键词:右旋糖酐
- 流式细胞术分析冻存前后脐血CD34^+细胞的分布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低温冻存对脐血CD34+ 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冻存前后脐血CD34+细胞百分率、CD4 5 + 细胞和CD34+ 细胞的荧光强度变化及死细胞群的分布情况。结果 :冻存后CD34+ 细胞占CD4 5 + 细胞的百分率 [(0 .84± 0 .39) % ]明显高于冷冻前 [(0 .5 1± 0 .2 4 ) % ](P <0 .0 1) ,冻存前后CD34+ 细胞绝对数无明显变化 [(9.372± 6 .0 72 )× 10 6/L和 (9.2 4 6± 6 .132 )× 10 6/L](P >0 .0 5 ) ,冻存前后CD34+ 细胞百分率呈正直线相关 (r =0 .5 6 4 ,P <0 .0 1)。冻存后CD4 5 + 细胞荧光强度减弱 (P <0 .0 1) ,CD34+ 细胞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增高。死细胞组分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占 81.5 2 % ;活细胞组分中以淋巴细胞为主 ,占 5 9.4 4 %。结论 :冻存后CD34+ 细胞占CD4 5 + 细胞的百分率增高 ,但低温冻存对CD34+ 细胞绝对数量影响不大。死细胞主要为较成熟的粒细胞 ,冻存后CD34+ 细胞的分析需排除死细胞的干扰。
- 许遵鹏廖灿陈劲松刘斌吴韶清辜少玲
- 关键词:CD34+细胞流式细胞术脐血低温冷冻
- 凝血酶原诱导血小板微粒增加冻存脐血CD34+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研究
- 目的了解脐血CD细胞冻存后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的表达,及与血小板微粒(PMP)作用后其表达的变化。材料与方法(1)脐血的分离与冻存:采用本脐血库常规方法,将7份新鲜脐血采用1/4体积的羟乙基淀粉分离,并加入1/4体积的Dex...
- 辜少玲廖灿刘斌陈劲松许遵鹏吴韶清钟惠珠
- 关键词:凝血酶原细胞粘附分子
- 文献传递
- 标准化脐血筛选方法在脐血库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对广州脐血库脐血筛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脐血筛选的标准化方法和探讨其在脐血库建立中的意义。方法对脐血供者从产妇或其旁系亲属医学病史到新生儿随访实行四步筛选程序,筛选内容包括遗传、血液病等病史、脐血采集量、总有核细胞数、细胞活率、凝块和病原学感染等。结果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共分娩27404例、采集脐血8350份,占总分娩量比率为30.47%。合格4085份,合格率为48.92%;废弃脐血4265份(占51.08%),废弃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脐血采集量<60ml、血凝块、总有核细胞数、活率低。检疫期共废弃脐血46份(占1.11%);其中检出细菌阳性19例(占41.30%),巨细胞病毒抗体(CMV-lgM)阳性20例(占43.48%)。新生儿随访共发现15例异常,占0.37%。4085份脐血总有核细胞数平均为1.21×109,根据脐血有核细胞输入量3.7×107/kg体重计算,平均能适合32.7kg的受者移植;而按2.0×107/kg体重计算平均能适合60.5kg的受者移植。104例脐血移植中72例获得植入(69.2%)。结论脐血供者的标准化筛选方法可以排除可能存在的血液性、遗传性和传染性等疾病,确保移植用脐血的安全;并能为脐血库的建立节约采集、处理、冻存等费用,提高库存脐血的有效利用率。
- 许遵鹏廖灿陈劲松吴洁莹辜少玲钟惠珠黎丽仙
- 关键词:脐血库
- 脐血分离、冷冻的实验研究
- 1999年
- 魏佳雪廖灿刘斌辜少玲
- 关键词:冷冻复温
- 冷冻对脐血CD_(34)^+细胞上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通过了解冷冻后脐血CD3 4 + 细胞上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评价脐血的冻存和不同输注脐血的方法对脐血移植造血恢复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取 15份经羟乙基淀粉分离的脐血各 2ml,保存在液氮中 6~ 8月后 ,检测新鲜标本、冻存标本复温后及短暂孵育后白细胞和CD3 4 + 细胞的变化 ,以及CD3 4 + 细胞表达CD62 L、CD2 9、CD49d、CD11b、CD44和CXCR4情况的变化。结果 冻存前后白细胞和CD3 4 + 细胞含量无明显变化。而CD62 L和CXCR4表达量在冻存后明显减少 (分别由 3.2 2 8× 10 4和 2 .931× 10 4下降到 2 .2 2 0× 10 4和 1.2 87× 10 4,P <0 .0 5 ) ,其他粘附分子无明显变化。在 37℃孵育 30min后 ,CD62 L和CXCR4表达量又快速地恢复。结论 冻存对造血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影响 ,对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也是一过性的 ,尚未观察到对移植患者的造血恢复有明显影响。由于复苏后CD3 4 + 细胞的CD62 L和CXCR4表达有明显的波动 ,在脐血移植时 ,将脐血洗去冷冻保护液并短暂孵育后再输注比复苏后不经任何处理直接输注 ,可能更有利于患者的造血恢复。
- 刘斌廖灿陈劲松辜少玲许遵鹏吴韶清
- 关键词:冷冻脐血CD34^+细胞粘附分子
- 多份脐血移植13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为了探索成人多份脐血移植的可行性 ,对广州市脐血库 1998年 6月至 2 0 0 3年 7月提供的 13例非亲缘关系多份脐血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脐血均采自广州市妇婴医院正常分娩的足月顺产孕妇 ,脐血分离、冻存、复温方法参照纽约脐血库标准及相关文献 ;多份移植脐血HLA匹配为 1 6 - 2 6位点不相合。结果表明 :1998年 6月至2 0 0 3年 7月 ,广州市脐血库向国内 7家移植中心提供非亲缘关系脐血 2 8份 ,治疗患者 13例。受者中位年龄 2 2 (8- 4 1)岁 ,中位体重 5 0 (2 1- 75 )公斤 ,2 8份脐血中TNC总输入量中位数为 2 .91× 10 7 kg。13例中 6例植入 (中性粒细胞 >5× 10 8 L) ,植入率为 4 6 .1% ,植入平均时间为 19天。 1例患者发生GVHD反应 ,1例患者发生自体恢复。生存率 4 6 .2 % (6 13)。结论 :多份脐血移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廖灿杨昕许遵鹏陈劲松黄以宁刘斌吴韶清辜少玲李焱汤雪薇吴洁莹
- 关键词:脐血移植造血干细胞
- 脐血选择的最优化产科标准
- 目的:回顾性分析产科因素及新生儿特征与脐血总有核细胞数(TNC)、CD34细胞数和总集落数之间关系,探讨影响脐血质量的因素,为非亲缘脐血库建立选择脐血的最优化标准。
- 许遵鹏陈劲松黎丽仙辜少玲吴洁莹廖灿
- 关键词:产妇年龄阴道分娩胎粪污染细胞数新生儿体重
- 文献传递
- 脐血库提供HLA不全相合双份脐血用于成人移植效果分析
- 多份脐血联合移植能增加输入的移植细胞剂量,从而克服脐血用于成人患者时细胞量不足的缺陷。本研究通过比较广州脐血库提供的单份与双份HLA不全相合脐血用于成人移植的临床资料,探讨双份非亲缘HLA不全相合脐血用于成人患者的安全性...
- 廖灿吴洁莹许遵鹏陈劲松李焱辜少玲杨昕汤雪薇黄以宁
- 关键词:成人患者
- 对1744例孕妇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模式的分析
- 目的:通过回顾在广州脐血库中捐献脐血的产妇在产检时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 HBc)模式,了解其分布情况以及对脐血采集工作的指导意义。
- 辜少玲陈劲松许遵鹏吴洁莹廖灿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