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武坚 作品数:21 被引量: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肝癌组织中E-selectin、sLeX、sLeA和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E-selectin、sLeX(sialyl Lewis X)、sLeA(sialyl Lewis A)、CD44v6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肝癌组织中E-selectin、sLeX、sLeA、CD44v6的表达情况,收集统计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分别比较在各种临床特征中E-selectin、sLeX、sLeA、CD44v6的表达差异。结果 E-selectin在癌灶边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阳性率为70.51%,与病理分级、门脉癌栓、肝外转移、卫星灶、术后3个月内复发相关,与患者生存期、肿瘤大小、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无明显相关。sLeX和sLeA在肝细胞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10%和69.23%,与患者生存期、门脉癌栓、肝外转移、卫星灶、术后3个月内复发相关,与病理分级、肿瘤大小、AFP无明显相关。CD44v6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2.90%,与患者生存期、病理分级、术后3个月内复发相关,与门脉癌栓、肝外转移、卫星灶、肿瘤大小、AFP无明显相关。结论 E-selectin、sLeX、sLeA、CD44v6与患者的预后、门脉癌栓等临床特征密切相关。 邓武坚 陈德 钱世鹍 林航 胡海 李强 肖骏琦 陈松伟关键词:黏附分子 肝细胞癌 血管紧张素-(1-7)可改善球囊损伤后血管的舒张功能探讨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血管损伤可致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受损,进而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再狭窄。可见,改善血管损伤后的舒张功能可能延缓或减轻再狭窄或动脉硬化的发展。本研究主要观察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 ANG)-(1-7)在球囊损伤后对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从而了解ANG-(1-7)减轻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可能机制。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行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NG-(1-7)组、ANG-(1-7)+A-779组,每组8只。其中对照组经渗透压微泵给予生理盐水,ANG-(1-7)组和ANG-(1-7)+A-779组分别给予ANG-(1-7)576μg·kg^-1·d^-1或/和其特异性受体拮抗剂A-779 576μg·kg^-1·d^-1,持续4周。并于术前、术后和4周后记录心率、有创血压、腹主动脉血流频谱,4周处死行腹主动脉切片,HE染色。结果球囊损伤术后即刻引起了腹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和搏动指数(pulse index, PI)的明显升高(P <0.05)。相反,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 EDV)明显下降(P <0.05)。4周后,PSV,RI和PI较术后即刻有所下降,EDV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ean)在术后即刻即出现明显降低(P <0.05),随着再狭窄的发生,4周后进一步下降(P <0.05)。持续微泵给予ANG-(1-7)可改善再狭窄所致的EDV,RI,PI升高(P <0.05),A-779可部分逆转ANG-(1-7)的作用。结论 ANG-(1-7)可减轻球囊损伤后腹主动脉的舒缩功能,减轻再狭窄程度。 陈伟燕 邓武坚 杨其霖关键词:球囊损伤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再狭窄 E-选择素在肝细胞癌转移作用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E-选择素在肝癌特异性转移中的作用,并筛选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抗肝癌转移药物。方法检测E-选择素在肝静脉内皮细胞(ED25)中的表达,检测活化ED25与肝癌细胞HepG2、结肠癌细胞Love、鼻咽癌细胞在体外的黏附差异,并测试不同药物对黏附的影响。结果E-选择素高强度表达于活化后的ED25,且能介导HepG2与ED25的黏附。HepG2条件培养液处理ED25可增强与HepG2、Love、鼻咽癌细胞的黏附,但HepG2和Love与ED25的黏附明显强于鼻咽癌细胞(P<0.05),而HepG2和Love与ED25的黏附差异无显著性(P=0.29);抗E-选择素抗体、地塞米松、氧化亚砷、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有较强抑制肝癌细胞与ED25黏附作用。结论E-选择素可促进肝癌细胞与ED25的黏附;肝癌细胞可分泌促进ED25表达E-选择素表达的物质,从而促进了肝癌的转移;地塞米松、氧化亚砷、PDTC可以抑制肝癌细胞与ED25的黏附,有望成为预防肝癌转移药物。 胡海 陈德 钱世 林航 邓武坚 李强关键词:肝肿瘤 黏附分子 微创治疗联合自体CIK细胞输注对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TACE+RAF)微创治疗联合CIK细胞对肝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共收集4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TACE/RAF+CIK)20例,对照组(TACE/RAF)21例。评价两组的副反应、AFP的变化和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应用CIK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CIK治疗后,在9个月内,患者AFP水平较对照组低,9个月后无统计学差异;无瘤生存率及1年生存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CIK细胞治疗副作用小,可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邓武坚 陈锦武 罗颖嘉 向广阳关键词:CIK细胞 免疫治疗 肝癌 E-Selectin、sLeX及sLe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意义 研究背景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100万以上的人新患此病,其疗效差,5年的平均生存率只有7%左右。在我国,肝细胞癌是癌症中的第二号杀手,全球50%以上的肝细胞癌病例发生在我国。手术切除是目前... 邓武坚关键词:粘附分子 肝细胞癌 预后 文献传递 在胆囊的胆汁中检出华支睾吸虫卵的意义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卵在胆囊胆汁中的存在状况及在胆囊病变中所起的作用。方法:连续在110例胆囊的胆汁中找华支睾吸虫卵,并对胆囊的病变进行分析。结果:78例找到华支睾吸虫卵,阳性率70.9%,胆囊病变以胆囊结石为主。结论:当有华支睾吸虫感染时,虫卵在胆囊的胆汁中存在的比例非常高。 黄宝裕 杨六成 钟健 邓武坚关键词:胆汁 华支睾吸虫卵 胆囊结石 肝吸虫 RNA干扰FUT6对人肝癌细胞HepG2侵袭迁移的影响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Ⅵ(FUT6)基因在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为肝癌FUT6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提供初步依据。方法靶向FUT6的siRNA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后,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予等体积无RNase水、scrambled-siRNA和iRNA-FUT6,通过Western blot检测FUT6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方法进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肝癌细胞株HepG2转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实验组FUT6蛋白的表达分别为1.24±0.07、1.09±0.04和0.30±0.06,实验组FUT6蛋白比空白对照组降低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epG2细胞迁移能力降低了73.3%,侵袭能力降低了73.7%。结论通过siRNA靶向沉默HepG2细胞的FUT6蛋白表达能削弱HepG2细胞在体外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邓武坚 向广阳 程林 于琨 陈德关键词:肝细胞癌 SIRNA干扰 肝卵圆细胞对大鼠肝硬化组织TGFβ/smad信号传导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肝卵圆细胞对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的机制,并证明肝卵圆细胞对肝硬化的发展是否有阻止和逆转的作用。方法对肝卵圆细胞进行增殖、分离、培养后,移植于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以未经移植的大鼠做对照,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和肝功能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ALB、AST、ALT、TGFβ1、TGFβRⅡ、Smad2、Smad4、Smad7的情况。结果移植肝卵圆细胞的鼠肝硬化组织纤维化减少,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肝硬化组织TGFβ/smad信号通路中各蛋白表达量有差异。结论肝卵圆细胞刺激肝硬化细胞后TGFβ/smad信号通路中各蛋白的表达是不同的,肝卵圆细胞对肝硬化组织有阻止和逆转的作用。 邓武坚 向广阳 程林 于琨 陈德关键词:肝卵圆细胞 TGFΒ SMAD信号通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联合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及TriVex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被引量:8 2013年 回顾性分析我院血管外科2012年2~11月12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56条患肢)临床资料。结果 156条患肢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联合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TriVex旋切术均成功治疗,术后下肢明显的曲张畸形静脉均消失。除1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外,其余患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联合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TriVex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确切,且术中出血少,术后美观,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邓武坚 李强 颜斐斐 林少芒关键词:大隐静脉 TRIVEX 下肢静脉曲张 E-选择素及其配体表达对肝癌转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探讨E-选择索(E-selectin)及其配体在肝癌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和二者表达的临床意义 并筛选可能阻断黏附作用的药物. 方法 收集7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selectin、sLeX、sLeA、CD44v6的表达情况,按临床特征分组并比较各组E-selectin、sLeX、sLeA、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差异.体外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selectin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ED25、ECV304两种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黏附实验检测肝癌细胞HepG2与ED25、ECV304两种内皮细胞的黏附活性,并检测不同药物对黏附作用的影响.对临床资料数据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Wilcoxon检验 对体外实验计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E-selectin在肝癌病灶内血管内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51%,sLeX、sLeA、CDJ44v6在肝癌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10%、69.23%、62.90%.sLeX、sLeA、CD44v6表达阴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显著长于阳性患者(P值均〈0.05).有门静脉癌栓、术前肝外转移、卫星病灶、术后3个月内复发各组E-selectin、sLeX、sLe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而肿瘤大小、血清AFP水平均与E-selectin、sLeX、sLeA的阳性表达率无相关性 病理分级Ⅲ~Ⅳ级组与Ⅰ~Ⅱ级组的E-selectin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D44v6的表达特点是术后3个月内复发者有较高的阳性率,有卫星灶者阳性率也较高.E-selectin和ICAM-1可高表达于活化后的ED25和ECV304细胞 且能介导HepG2细胞与ED25和ECV304细胞的黏附,地塞米松,丹参酮ⅡA都具有较强的抗黏附能力,且抗黏附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E-selectin、sLeX.sLeA、CD44v6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门静脉癌栓等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后和术后早期复发的评估依据.E-selectin、ICAM-1及其配体可增强肝癌细胞与内� 钱世鹃 陈德 李悦 杨学伟 邓武坚 李强 林航 胡海 肖骏琦 陈松伟关键词:肿瘤转移 预后 E-选择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