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甜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神经阻滞
  • 3篇麻醉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神经阻滞麻醉
  • 2篇阻滞麻醉
  • 2篇静脉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大隐静脉曲张
  • 1篇单次
  • 1篇单次硬膜外
  • 1篇单次硬膜外麻...
  • 1篇氧供
  • 1篇氧合
  • 1篇氧合作用
  • 1篇隐静脉
  • 1篇硬膜外麻醉
  • 1篇硬膜外阻滞
  • 1篇镇痛
  • 1篇镇痛作用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宁波市妇女儿...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邢甜
  • 2篇严敏
  • 1篇王芬
  • 1篇袁力勇
  • 1篇周清河
  • 1篇宋歌
  • 1篇田艳艳
  • 1篇陈默
  • 1篇刘晶晶
  • 1篇严姝姝
  • 1篇张冯江
  • 1篇杨晓琳
  • 1篇都丽娜
  • 1篇马涛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区域神经阻滞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常伴有中重度疼痛,这种疼痛通常由内脏神经痛和躯体神经痛组成。内脏神经痛较为短暂,一般持续6-12 h;躯体神经痛一般持续到术后2-3d。疼痛导致切口边缘血管收缩、组织氧供和灌注减少,造成氧合作用和瘢痕形成受阻,进而利于厌氧菌生长,导致术后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邢甜严敏
关键词:躯体神经腹部手术神经阻滞内脏神经氧合作用氧供
恩氟烷镇痛作用与脊髓5-HT_(1A)受体的关系
2011年
目的探讨恩氟烷镇痛作用与脊髓5-羟色胺受体1A(5-HT1AR)之间的关系。方法腹腔注射恩氟烷建立镇痛模型,用甩尾法、热板法和扭体法分别观察鞘内注射5-HT1AR特异性拮抗剂p-MPPF对小鼠甩尾潜伏期(TFL)、热板法痛阈(HPPT)和扭体次数(WTs)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恩氟烷可产生镇痛作用(P<0.05);单用p-MPPF 4μg/只或8μg/只对小鼠TFL、HPPT和WTs均无明显影响(P>0.05);两个剂量的p-MPPF均能使恩氟烷镇痛小鼠的TFL、HPPT缩短和WTs增加(P<0.05)。结论恩氟烷镇痛作用与脊髓5-HT1AR密切相关。
王芬严姝姝刘晶晶田艳艳宋歌杨晓琳陈默邢甜马涛袁力勇
关键词:5-羟色胺1A受体恩氟烷
改良单次硬膜外麻醉在RPH-4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3年
目的:对改良单次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在自动弹力线痔套扎(RPH-4)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RPH-4术的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患者术中采用改良单次硬膜外麻醉,对照组40例患者术中采用骶管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为(2.76±0.39)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23±0.85)min(P<0.05)。观察组麻醉阻滞期间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波动幅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在RPH-4术中应用改良单次硬膜外麻醉是切实可行的,与骶管麻醉比较,不良反应更少、麻醉效果更好,且对患者生命体征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并能显著减轻术后疼痛感,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邢甜
关键词:混合痔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策略研究
2022年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及人们主观上对医疗水平提出的要求不断增多的背景下,现代医学正积极朝着无痛、快捷、安全的方向发展,且对麻醉质量也提出更高的标准 要求。外周神经组织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手段,其不仅能在手术治疗中进行有效麻醉,其在术后一段时间中也能维持较好的镇痛效果,有操作过程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特点。臂丛神经阻滞(BPB)是颈肩部、上肢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引导、定位手段的应用情况影响着最后麻醉效果。本文主要对超声引导下BPB策略方法进行综述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邢甜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22年
分析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6.7~2022.6.7前来本院需要接受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治疗疾病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实验组应用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结果 实验组麻醉以后在肌力分值大于2分,踝关节、髋关节以及膝关节没有被阻滞;对照组的运动阻滞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受试者麻醉以后4h的肌力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麻醉以后的血压值和麻醉前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血压和麻醉前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患麻醉后HR和麻醉前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之后12h以及24h的VAS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6h以及48hVAS分数差异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100.00%,观察组为96.67%。两组对比,P>0.05。两组镇静药物以镇痛药物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率更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针对需要接受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来讲,为其实施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该法安全性强,镇痛效果满意,患者的踝关节、髋关节以及膝关节都能实现自主活动。这一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
邢甜
关键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与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胃癌术后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与连续硬膜外阻滞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ASA分级Ⅰ、Ⅱ、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组(R组)、连续硬膜外阻滞组(E组),每组60例.R组患者手术缝皮后行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并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E组患者于T8~T9或T9~T10间隙行硬膜外置管,术后接硬膜外镇痛泵.在术后2、6、12、24、36、48 h,以疼痛VAS作为首要指标,同时观察术后72 h补救镇痛的比例、副作用发生率、尿管拔除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期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结果 与E组比较,R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VAS、补救镇痛比例、胃肠功能恢复、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尿管拔除时间[2.0(1~4)d]、早期活动时间[5(2~11)d]、术后72 h低血压发生率[8例(13.56%)]以及暂停镇痛泵例数[4例(6.78%)]均低于E组[3.5(3~4)d、9(6~12)d、25例(43.10%)、16例(2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与连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在胃癌术后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和术后康复时间,但副作用发生率低.
邢甜张冯江都丽娜周清河严敏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