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桂刚

作品数:11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切除
  • 4篇胆囊
  • 4篇切除术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疗效
  • 3篇化疗
  • 2篇胆囊结石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动脉化疗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入路
  • 2篇栓塞
  • 2篇前入路
  • 2篇细胞
  • 2篇结石
  • 2篇化疗栓塞
  • 2篇肝癌
  • 2篇肝动脉

机构

  • 11篇自贡市第四人...

作者

  • 11篇王学文
  • 11篇邱桂刚
  • 7篇赖钊
  • 5篇杨昆
  • 4篇赵斌
  • 4篇杨森
  • 3篇邓腾刚
  • 2篇陈杰
  • 2篇卿小松
  • 1篇刘苏
  • 1篇何晓非

传媒

  • 2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8
  • 2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抗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化疗中预防白细胞下降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多抗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化疗过程中预防白细胞下降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肝胆外科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化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变化,治疗组在患者化疗前后给予5%GS 500ml+多抗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1次/d,共14天,对照组未加多抗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复查白细胞计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抗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化疗中应用,可有效地预防白细胞下降,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化疗时的辅助用药。
王学文邱桂刚赵斌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化疗白细胞下降疗效
对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发生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2016年
部分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胆漏的现象,胆漏现象会对其术后的恢复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我院对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发生胆漏的原因及防治胆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预防其胆漏的发生。
邱桂刚王学文杨昆赖钊邓滕刚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漏
前入路与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采用前入路肝癌切除术和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行前入路肝癌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3年的无瘤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5%、35.6%,对照组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8.0%、16.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效果确切,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存率,可作为临床首选。
邱桂刚王学文卿小松赖钊
关键词:大肝癌前入路切除术
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肝胆胰脾诊疗中心收治的32例行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15.5±36.7)min,术中出血量(340.8±105.4)mL,术后住院时间(8.9±1.7)d。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腹腔积液1例、腹腔感染1例、胆汁漏2例、胸腔积液合并肺部感染2例,均经对症保守治疗后顺利出院。术后病理结果:肝细胞癌1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6例,肝血管平滑肌瘤7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32例患者随访1~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期内,7例肝血管平滑肌瘤、6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均健康生存,1例肝细胞癌患者在12个月发现肝内转移,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分别于9个月、11个月发生肝内转移,其余恶性肿瘤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罗国松邱桂刚陈杰杨森卿小松刘向东王学文
关键词:腹腔镜右半肝切除前入路
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随访资料的临床分析(附644例报告)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调查术后复发情况,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644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随访术后情况、复发情况。以术后是否复发作为因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胆道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共601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29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4.83%;复发组结石数量≥3、有急性发作史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发作史及结石数量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305、1.893。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但仍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有急性发作史及结石数量≥3的患者应慎重选择。
杨昆王学文赖钊邱桂刚邓腾刚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保胆取石术胆道镜检查
凯西莱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凯西莱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肝胆外科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1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治疗组采用凯西莱0.2 g加入10%葡萄糖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日,疗程14天。对照组不加入凯西莱(硫普罗宁)。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周的肝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1周复查肝功能与治疗前比较,ALT、AST及血清胆红素均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3.17%,对照组总有效率52.3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凯西莱能明显降低ALT,AST及血清胆红素,改善肝脏功能,不良反应少。
王学文赵斌邱桂刚
关键词:凯西莱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损害临床疗效
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58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58例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临床资料,并与开腹肝左外叶切除术对比,探讨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的可行性、优缺点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肝左外叶切除术患者16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58)和开腹组(n=108)。对比观察两组一般情况、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无术中死亡病例,均未出现术后再出血。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病例,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ALT、AST水平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分组)=68.209、62.343,P<0.05);两组ALT、AST水平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228.300、179.556,P<0.05);腹腔镜组ALT、AST升高幅度小于开腹组(F_(交互)=103.465、88.302,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4,P>0.05)。结论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建议有条件的医院推广使用。
王学文杨昆邱桂刚杨森邓腾刚赖钊
关键词: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开腹可行性
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血清CA19-9、CA50表达及其与胆道炎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50(CA50)表达水平及其与胆道炎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病历资料,根据胆道炎症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亚组(n=40)、中度亚组(n=56)和重度亚组(n=24),以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CA19-9、CA50表达水平及观察组各亚组血清CA19-9、CA50、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分析血清CA19-9、CA50表达与胆道炎症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A19-9、CA50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A19-9、CA50单独及联合检测均对胆囊结石有一定诊断价值,但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更高,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01,高于血清CA19-9、CA50单独检测(P<0.05);重度亚组血清CA19-9、CA5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度亚组和中度亚组,且中度亚组血清CA19-9、CA50、IL-6、TNF-α、CRP表达水平高于轻度亚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19-9、CA50表达水平与胆道炎症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血清CA19-9、CA50与胆道炎症有一定关联性,其表达水平随胆道炎症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可指导胆道炎症的判断。
邱桂刚陈杰王学文何晓非赵斌陈永平
关键词:胆囊结石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50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8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提高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2006年10月10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1033例,中转开腹47例。全组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合理运用LC及选择性引流、适时中转,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安全有效地。
王学文邱桂刚赵斌赖钊刘苏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菲尼在多发性肝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菲尼在多发性肝细胞癌(MHCC)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MHCC患者14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按1∶1的比例分为A、B两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行单纯TACE治疗,B组行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铁蛋白(FER)、E-钙粘连蛋白(EC)、内皮抑素(E)、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水平、缓解率、控制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B组AFP、GP73、FER、EC、E、CEA和VEGF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缓解率、控制率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位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高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脱发、腹泻、手足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MHCC较单纯TACE更有优势。
杨昆王学文赖钊邱桂刚邓腾刚杨森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索拉菲尼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