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淑璇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可再分散的纳米银/聚氨酯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 2012年
- 以硬段含有二硫键的聚氨酯(APU)为稳定剂,NaBH4还原AgNO3原位生成了稳定性良好且可再分散的纳米银/聚氨酯复合材料。通过紫外、红外、热分析、透射电镜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紫外研究表明,随着AgNO3用量的增加,纳米银在420 nm处的特征紫外吸收峰强度也在增加,说明复合材料中纳米银的含量在增加。但是,当AgNO3量到达APU的10%后,纳米银的特征紫外吸收峰强度反而降低,说明APU的最大载银量(以AgNO3计)为10%。红外分析表明,APU硬段的的-SH与纳米银之间形成了共价键,起到了长期稳定纳米银的作用,所制备的材料也具有可再分散性能。
- 杨兆钰邱淑璇王勇利吕宏达邢喜红罗建斌
- 关键词:纳米银聚氨酯原位合成
- 水性纳米银的表面修饰及表征
- 2011年
- 为了解决纳米银易团聚或氧化等问题,制备了水性纳米银,采用PEG-青蒿素和青蒿素季铵盐对其进行了修饰,成功制备了PEG-青蒿素/纳米银和青蒿素季铵盐/纳米银.紫外分析(UV),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等表征了产物成分、基团变化.结果表明:PEG-青蒿素对纳米银的修饰比青蒿素季铵盐的好.
- 邱淑璇杨兆钰张鹏罗建斌
- 关键词:纳米银修饰
- 一种纳米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物理方法,将纳米银/聚氨酯杂化材料(nmAg@PU)与具有一定强度的普通聚醚型聚氨酯(PEU)混合制备了新型纳米银/聚氨酯复合材料(nmAg/APU/PEU)。通过红外(FT-IR)、紫外(UV-Vis)、热分析(TGA)、透射电镜(TEM)及差热分析(DSC)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纳米银能够稳定存在,并且未发生明显的团聚,同时与具有高强度的PEU相比,该纳米银/聚氨酯复合材料与PEU的微相分离程度差别不大,该材料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
- 邢喜红邱淑璇赖荣辉李丹妮罗建斌
- 关键词:纳米银聚氨酯复合材料
- 无定形磷酸钙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 2012年
- 为探索制备无定形磷酸钙(ACP)的新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在甲醇溶剂中,使用Ca(NO3)2和(NH4)2HPO4作为原料,一步反应制得无定形磷酸钙.产物经FTIR表征,具有无定形磷酸钙的特征红外吸收;经XRD表征,具有典型的无定形磷酸钙衍射峰.制得的无定形磷酸钙在空气和有机溶剂中都有较好的稳定性.
- 张鹏邱淑璇杨兆钰罗建斌
- 关键词:无定形磷酸钙共沉淀磷酸盐
- 聚乙二醇/羟基磷灰石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9
- 2012年
-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采用先磷酰化再水解的方法合成了聚乙二醇单甲醚磷酸酯(P-MPEG).以P-MPEG为空间位阻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内核为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壳层为MPEG链的纳米杂化材料.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激光粒度分析(LPSA)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杂化材料不仅能在水中再分散,而且可以在甲醇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有机溶剂中再分散.
- 张鹏杨兆钰邱淑璇丁克毅罗建斌谢兴益
-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