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学栋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设计思路被引量:1
- 2016年
- 在深入分析全省汾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全面总结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确定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水土保持目标和总体布局,按照预防、治理和监管进行规划,提出实施保障措施,在全流域层面对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作出了整体部署。
- 邵学栋
-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汾河流域
- 生产类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生产类开发建设项目扰动面积随时间逐渐变化,扰动面积变化的时间分割单位越小,逐块逐时段累加计算的土壤流失量才越准确,当时间分割单位最小时,土壤流失量才最接近实际。据此,推导出了生产类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公式,采用此公式进行了实例计算。
- 邵学栋
- 关键词:土壤流失
- 山西介休热电厂工程水土流失预测
- 2004年
- 文章通过分析主体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资料 ,对工程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 。
- 邵学栋刘芳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预测
- 西南岩溶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被引量:17
- 2005年
- 在介绍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认为西南岩溶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其日益蔓延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而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源则是贫困。如何进行植被的恢复重建和实现水土资源的协调利用,是西南岩溶地区环境治理和消除贫困的关键。在部分水土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环境极度退化的岩溶地区,环境移民是实现生态重建的一条有效途径。
- 揭国民邵学栋陈洪松
- 关键词:生态环境植被恢复石漠化环境移民
- 煤矸石山生态恢复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进展初探被引量:5
- 2011年
- 我国煤矸石山的生态恢复研究开展了近3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对煤矸石山生态恢复的背景理论以及煤矸石山立地条件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工程实践应用,指出煤矸石山生态恢复仍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即:煤矸石山植被恢复体系的构建、立地条件的系统研究、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演替规律研究以及生态治理的评价体系构建。
- 裴宗阳陈泽银邵学栋胡振华
- 关键词:生态恢复工程实践
- 生产类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探讨
- 生产类开发建设项目扰动面积随时间逐渐变化,扰动面积变化的时间分割单位越小,逐块逐时段累加计算的土壤流失量才越准确,当时间分割单位最小时,土壤流失量才最接近实际。据此,推导出了生产类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公式。
- 邵学栋
- 关键词:土壤流失
- 文献传递
- 新疆塔城地区水资源状况分析
- 2007年
- 通过对新疆塔城地区的冰川资源、河流水系、地下水资源状况及水质状况的分析,指出了该区水资源总体状况与面临的问题,在分析总结水资源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资源性水资源紧缺的解决途径。
- 张培勇邵学栋付景春
- 关键词:水资源
-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设计思路
- 在深入分析本省汾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全面总结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确定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水土保持目标和总体布局,按照预防、治理和监管进行规划,提出了在于支流源头保护区的石质山区、土石山区...
- 邵学栋
- 关键词:水土保持规划布局生态修复
- 文献传递
- 生产类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探讨
- 生产类开发建设项目扰动面积随时间逐渐变化,扰动面积变化的时间分割单位越小,逐块逐时段累加计算的土壤流失量才越准确,当时间分割单位最小时,土壤流失量才最接近实际。据此,推导出了生产类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公式。
- 邵学栋
- 关键词:土壤流失
- 文献传递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 其中,第3.2.3、3.2.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为预防和治理生产建设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建设或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
- 郭索彦姜德文沈雪建张长印高旭彪袁普金王瑞增赵永军程复孔东莲季玲玲刘宪春尤伟王云璋王治国王向东喻卫奇王岁权尉全恩陈正新孙中峰邵学栋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