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丽娅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社会
  • 2篇邓小平
  • 2篇社会主义
  • 2篇主义
  • 2篇构建和谐社会
  • 2篇和谐社会
  • 1篇大学生
  • 1篇邓小平科技思...
  • 1篇新能源
  • 1篇新能源开发
  • 1篇新能源开发利...
  • 1篇学术
  • 1篇学术价值
  • 1篇学术专著
  • 1篇彝族
  • 1篇张思德
  • 1篇荣辱
  • 1篇荣辱观
  • 1篇少数民族地区
  • 1篇社会建设

机构

  • 10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青海省委党校

作者

  • 11篇郑丽娅
  • 2篇胡学举
  • 1篇李忠伟
  • 1篇邵琦
  • 1篇李元光
  • 1篇吴玉敏
  • 1篇李明
  • 1篇李学林

传媒

  • 4篇毛泽东思想研...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甘肃农业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探索
  • 1篇天府新论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5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长效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高校大学生代表着党和国家的未来,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后备军。由于当前高校大学生在荣辱观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建立起"四个重视"、"五个结合"、"四个机制"的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才能切实保障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期性,为引导大学生真正成人成才起到重要的作用。
李忠伟郑丽娅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
彝族、藏族生态观与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新能源开发利用被引量:5
2012年
彝族、藏族的生态观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这对于保护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开发利用新能源,对于保护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必须加强与彝、藏生态观的结合,探索政府主导、民间力量参与的模式,从保护生态环境和符合新能源特点出发合理布局新能源产业。
李学林郑丽娅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新能源开发
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流动被引量:2
2012年
邓小平推动转变解决社会矛盾的方式,淡化政治身份在社会流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倡以法制的手段、经济的手段理性地解决社会矛盾问题,避免了社会成员因其政治地位的下降出现向下流动;恢复并改革高考制度,形成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人才选拔机制,让许多有志青年实现向上流动的梦想;打破计划体制与单位体制下政府对资源的垄断局面,探索新的社会资源控制方式,拓展了各类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空间。
郑丽娅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建设社会流动
一部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拓新性专著——评《周公评传》被引量:1
2006年
郑丽娅
关键词:学术专著文化史研究学术价值
邓小平科技思想中的群众路线被引量:1
2006年
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和群众观是邓小平理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又主要体现于他的科技政策理论之中,而在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一系列政策理论中,包含着大量的群众路线思想。邓小平指出科技进步需要全民族有较强的科技意识和较高的科技素养,需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科技发展需要教育昌明,教育的普及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的主要途径;科技发达需要建立在一大批杰出科技人才队伍的基础之上。邓小平的科技政策理论与群众路线思想紧密相连、兼容并包、相辅相成。
李明郑丽娅
关键词:群众思想科普教育
不同时代的精神楷模:张思德与雷锋之异同
2013年
张思德与雷锋是革命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为精神楷模的两个革命战士。张思德与雷锋既存在着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张思德与雷锋成长于不同的年代,在革命熔炉中锤炼,一样百炼成钢;不同的工作岗位,相同的工作态度,一样爱岗敬业;不同的成名经历,精神深得领袖称赞,一样名垂青史。张思德与雷锋同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具体工作内容方面又各有特点;同样是团结友善的楷模,在具体表现上又各有侧重。
郑丽娅邵琦
关键词:张思德雷锋
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新探被引量:2
2006年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历来有强调“斗”即同各种错误东西作斗争的一面以及强调“和”即吸收各种合理东西的一面这两种观点。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不但表现为“斗”,也表现为“和”,是“斗”与“和”的辩证运动。“斗”与“和”,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发展历程,虽有主次之分,却是缺一不可。
郑丽娅胡学举
邓小平矛盾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基础被引量:4
2006年
邓小平强调从对立中把握统一,有助于参与利益博弈的各方以异中求同的思维方式来处理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邓小平善于从矛盾的普遍性中把握特殊性的思维特点,有助于针对不同的社会矛盾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提高执政能力;邓小平反复强调的有序化的法律手段,是解决和谐社会中矛盾问题的有力武器;邓小平统筹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思维方式,是维持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郑丽娅
关键词:邓小平矛盾观和谐社会方法论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被引量:4
2006年
胡锦涛总书记将和谐社会定义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立和谐社会,历来就是我国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宗教家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如果我们积极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就能够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使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相一致。
李元光郑丽娅
关键词:和谐社会宗教社会主义宗教文化社会理想
收入再分配调节问题探讨
2005年
收入分配包括两个环节: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初次分配侧重于解决效率问题,二次分配则是主要解决公平问题。通过收入的二次分配或再分配解决各种形式的收入差距和两极分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同步,是十六大确立的重要方针,也是近些年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要注意解决经济收入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需要对问题本身作深入的分析,结合一般通行的解决手段并加以完善,使社会实现公平与和谐。因此,重视对有关再分配中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寻求有效解决途径,就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吴玉敏郑丽娅
关键词:两极分化公平收入分配收入差距经济收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