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润宇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俄罗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大选
  • 1篇一体化
  • 1篇中产阶级
  • 1篇中俄
  • 1篇中俄关系
  • 1篇欧安组织
  • 1篇欧亚
  • 1篇普京
  • 1篇普京时代
  • 1篇总统
  • 1篇总统大选
  • 1篇阶级
  • 1篇国际反恐
  • 1篇国际反恐合作
  • 1篇反对派
  • 1篇反恐
  • 1篇反恐合作

机构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政治学院

作者

  • 5篇郑润宇
  • 1篇毕洪业

传媒

  • 2篇俄罗斯研究
  • 1篇国际经济评论
  • 1篇国际观察
  • 1篇俄罗斯东欧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3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俄哈视角解读阿斯塔纳峰会前后的欧安组织被引量:3
2011年
被认为是欧洲安全重要支柱之一的欧安组织,2010年第一次由后苏联地区国家哈萨克斯坦担任主席国并举办峰会。峰会达成《阿斯塔纳宣言》,这是欧安组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近年来,欧安组织面临着国际形势变化的巨大冲击,能否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其自身面临着转型的考验。通过观察和分析欧安组织的内部新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代表着后苏联空间的新兴地区力量与俄罗斯、北约等传统欧亚安全力量正共同参与欧亚安全格局的重新设置。在这个过程中,各方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努力实现彼此利益的平衡。本文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梳理阿斯塔纳峰会前后影响欧安组织发展的诸多因素,重点探讨欧安组织与俄罗斯在欧洲安全理念上的异同,以及哈萨克斯坦通过欧安组织强化自主性建设及在外交拓展上的努力,从而评估欧安组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走向。
郑润宇
关键词:欧安组织
从俄罗斯全球战略视角剖析俄哈关系安全模式被引量:3
2011年
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后苏联空间"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整合分散的"后苏联空间",最大程度地推动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次区域一体化,是俄罗斯多年来一贯推行的方针政策。在"后苏联空间"中,哈萨克斯坦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俄哈关系构成俄罗斯重塑"后苏联空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俄罗斯追求在世界上"最大行动自由"与哈萨克斯坦确保自身"自主性"的互动过程中,俄哈之间构建出特有的安全模式。通过对俄哈之间存在的三种复杂安全模式进行全面的梳理,同时以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安全模式为参照系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可以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俄哈两国的战略关系,并有助于评估俄哈安全合作的现状及前景,以及这种安全模式对整个欧亚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郑润宇
海关同盟:俄哈促进的欧亚一体化的起点被引量:5
2011年
在后苏联空间,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始终是重要的战略盟友。伴随俄哈两国国内发展的需要,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共同催化,俄哈在次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总是积极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在俄哈的联合推动下,次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海关同盟得以建立。它是俄哈所理解的欧亚一体化理念的重要尝试,它对整个后苏联空间必将产生复杂的影响。海关同盟如何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随着海关同盟的发展,将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所在区域的经济合作产生一定冲击。
郑润宇
关键词:一体化
新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反对派——对2011~2012年俄罗斯反对派运动的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从2011年年底至2012年年底,俄罗斯反对派持续不断的抗议运动,促使俄罗斯长期沉寂的公民政治意识开始苏醒,推动着俄罗斯公民社会的进一步完善,构成了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大社会政治事件。本文从现实层面梳理反对派在这一年时间里三个阶段的抗争,分析其实质性的社会功效,并关注其间的新要素,即俄罗斯中产阶级的政治觉醒与社交互联网的政治功效,从而综合理解和评估这一年来的反对派和反对派运动的复杂意义,以此来观察俄罗斯正在发生的政治生态变化,并预测俄罗斯国家未来可能的发展走向。
郑润宇
关键词:反对派中产阶级
2024年总统大选后的俄罗斯与中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在2024年3月普京当选连任俄罗斯总统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普京致电祝贺。俄罗斯将延续普京的执政理念与实践,应对百年变局之下的全球和地区挑战。俄罗斯国内社会和经济等方面体现出一定韧性,对外将长期面对俄乌冲突持续、后苏联空间国家离心、外交突围困难等带来的严峻国际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陆续举办了涉及多领域的具有理念设计、平台构建意义的活动,并将主办金砖国家正式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作为俄罗斯外交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中俄关系在国际关系趋于紧张的背景下,显示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独立价值,双边贸易不断增长,民间交流规模继续扩大。在新的形势下,中俄两国仍然面临制度和结构性挑战、全球化扩散带来的挑战、文化文明挑战和新型国际关系建设的挑战。这需要中俄两国继续优化对外政策协调策略;在务实领域合作的基础上应对多极化挑战、推动一体化进程,推进“一带一路”与“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对接;在理解国家发展特殊性、现代化道路多样性的基础上理解国家的文明特性,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动力,积极应对文化文明挑战;推动上合组织、集安条约组织等多边平台积极发挥作用,应对恐怖主义等地区问题,维护地区的安全稳定,包括各国的本土安全和海外利益;在应对地区、全球危机的具体行动中探索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毕洪业毕洪业叶甫盖尼·萨夫科维奇宋羽竹(翻译)谢尔盖·比留科夫石靖(翻译)亚历山大·巴尔苏科夫郑润宇
关键词:中俄关系国际反恐合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