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琳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龙门山中段前山构造变形特征
- 大陆动力学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造山带是研究大陆构造的一个重要的构造单元,因此新的大陆构造科学理论必须建立在造山带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龙门山造山带属青藏高原东缘的陆内造山带,是中国大陆的主要造山带之一,其北与昆仑...
- 郝晓琳
- 关键词:龙门山造山带构造动力学流体包裹体碳氧同位素
- 文献传递
- 龙门山中段前山构造变形期次及应力场研究——以都江堰剖面为例
- 2009年
- 龙门山造山带是中国大陆的主要造山带之一。通过对龙门山中段都江堰剖面的实测研究,描述了该剖面在宏观上的构造特征,并以都江堰剖面为例对龙门山中段前山构造变形期次及应力场做了探讨。认为区域主要应力有五期,第一期NE—SW向,第二期S—N向,第三期NW—SE向,第四期铅直方向,第五期S—N向,从燕山中晚期持续到喜山期。
- 郝晓琳刘顺
- 关键词:应力场变形期次龙门山中段
- 龙门山北段构造变形及演化历史被引量:3
- 2009年
- 5.12汶川8级大地震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仍然是一个构造活动带,为了达到防震减灾的目的,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龙门山北段毛坝—竹园坝实测构造地质剖面,分析野外实测构造的变形特征,根据变形强弱差异,将毛坝—竹园坝之间分为4个构造变形带,并总结各个构造带的变形特征以及变形序列。在野外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竹园坝断裂,并指出竹园坝断裂是龙门山前山带的主干断裂之一,是喜马拉雅山运动的直接结果。最后,再结合前人资料讨论龙门山北段的构造演化。
- 宋春彦刘顺何利郝晓琳
- 关键词:龙门山印支运动
- 龙门山中央断裂运动学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龙门山造山带中央断裂是扬子地台与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分界断层,其运动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应用小构造解析的方法对龙门山中央断裂运动序列进行了解析,结果是:北段有5个运动世代,即右旋(半脆性)、逆冲、左旋正断、左旋逆冲和左旋正断;南段也有5个运动世代,但不同于北段,即韧性逆冲、右旋、逆冲、正断和左旋正断;中段同时兼具南、北段的某些特征,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龙门山中央断裂运动的时代跨越了印支期到喜马拉雅期。
- 刘顺刘树根宋春彦李智武邓宾郭宾田小彬郝晓琳
- 关键词:运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