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娜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伴发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副肿瘤天疱疮1例报告被引量:2
- 2009年
- 讨论成功救治的1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伴发的副肿瘤天疱疮患者。女,56岁,因口腔溃疡1个月,全身皮疹10天入院。临床表现为口唇溃疡,躯干、四肢扁平苔藓样和多形红斑样皮疹,皮损组织病理见表皮内泡,孤立坏死角质形成细胞,基底细胞空泡化和真皮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等副肿瘤天疱疮表现。患者血清行鼠膀胱为底物的IIF为阳性,表皮浸出物为底物免疫印迹试验发现190、210 KD阳性条带。PET/CT检查示腹膜后肿物,彻底手术切除并经组织病理证实为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按照我国自行总结的治疗方案,术前、术中及术后均给予静脉点滴免疫球蛋白,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手术后患者皮疹逐渐好转,术后两个月时复查躯干四肢皮损基本消退,术后半年口腔溃疡大部分愈合,无皮疹复发。
- 徐娟王京郭娜徐胜美黄耀潘达超
- 关键词:副肿瘤天疱疮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10例FDC肉瘤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对其中5例进行原位杂交,并对7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10例患者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42岁.发生于结内的6例,主要位于颈部和腹膜后淋巴结;发生于结外的4例,分别位于扁桃体、盆腔、胰尾部和脾脏.镜下观察瘤细胞呈旋涡状、席纹状或片块状排列.肿瘤细胞呈合体状、胖梭形或上皮样,胞质红染,边界不清,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状,核仁清楚,核分裂象多少不等.偶见核内假包涵体及多核瘤巨细胞.小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夹杂于瘤细胞间或围绕血管周围.瘤细胞CD21、CD23、CD35及D2-40呈弥漫或灶状阳性,少数病例瘤细胞上皮细胞膜抗原、CD68、S-100蛋白阳性,白细胞共同抗原、CD20、CD3、CD1a、HMB45、细胞角蛋白均阴性.EBER原位杂交,1例炎性假瘤样FDC肉瘤阳性,另外4例经典型FDC肉瘤为阴性.随访7例,随访2~39个月(平均14个月).2例伴有副肿瘤性天疱疮的患者分别于确诊半年和7个月后死于肺部感染,其余5例经手术切除或辅以放疗和化疗后,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FDC肉瘤是一种少见类型的低至中度恶性肿瘤.CD21、CD35及D2-40的应用有助于其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多数病例局部手术切除或辅以放疗和化疗,预后较好,伴有副肿瘤性天疱疮的患者预后差.
- 尹为华余光银马雅饶慧兰林素暇邵春奎梁琼郭娜陈国勤周伟赵形朱梅刚
- 关键词:肉瘤天疱疮预后
- 严重小肠黏膜撕脱伤并脱出阴道一例
- 2008年
- 患者 女性,21岁。因胎吸及子宫钳刮术后腹痛2d,阴道肿物脱出30min,于2008年2月24日入院。患者因孕100d,于2d前在某诊所全身麻醉下行胎吸加子宫钳刮术。术后即有全腹持续疼痛,渐有腹胀,呕吐2次,肛门停止排气、便,阴道流血约100mL/d,伴发热,体温38℃。经抗感染、补液等治疗后,上述症状无改善。入院30min前,见肿物自阴道口脱出,同时腹痛加剧而转本院。否认既往疾病史。末次月经2007年11月15日。入院体检:体温36.5℃,
- 陈钢郭娜
- 关键词:阴道流血小肠黏膜撕脱伤术后腹痛入院体检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