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海文
作品数:
4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杜江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李宏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郑娓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方素珍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周细中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神经发生
1篇
兴奋性
1篇
兴奋性氨基酸
1篇
血性
1篇
遗忘作用
1篇
抑制性
1篇
抑制性氨基酸
1篇
婴儿
1篇
婴儿期
1篇
幼鼠
1篇
早产
1篇
早产儿
1篇
软化症
1篇
神经元
1篇
牛磺
1篇
牛磺酸
1篇
缺血
1篇
缺血性脑损伤
1篇
缺氧
1篇
缺氧缺血性
机构
4篇
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4篇
李宏
4篇
郭海文
4篇
杜江
3篇
郑娓
2篇
周细中
2篇
方素珍
2篇
舒斯云
2篇
张秀芬
1篇
吴秋萍
传媒
3篇
中华神经医学...
1篇
解剖学研究
年份
1篇
2016
2篇
2015
1篇
2014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雷帕霉素对婴儿期遗忘作用的研究
2016年
目的验证婴儿期遗忘现象并研究雷帕霉素对17日龄(P17)大鼠被动回避反应训练的记忆保留及海马新生神经元增殖的影响。方法(1)P17和60日龄(P60)SD雄性大鼠。备4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击组和非电击组.各组分别进行被动回避反应训练(非电击组在训练时不予电击),测试所有大鼠训练后0d、2d和7d的记忆保留;(2)84只P17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溶媒组、雷帕霉素20mg/kg和40mg/kg组f每组又分电击组和非电击组2个亚组1,各组分别在被动回避反应训练后腹腔注射溶媒或雷帕霉素,测试所有大鼠训练后2a(P19)和7d(P24)的记忆保留;(3)48只P17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溶媒组、雷帕霉素20mg/kg和40mg/kg组,利用BrdU标记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行BrdU/DCX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雷帕霉素用药后2a(P19)和7d(P24)海马新生神经元的增殖情况。结果(1)电击训练后0dP17和P60大鼠被动回避反应测试的反应潜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训练后2d和7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17大鼠有更快的遗忘速度而P60大鼠能保持稳定的记忆水平。非电击训练各组各时间点反应潜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溶媒组与雷帕霉素20mg/kg和40mg/kg组电击训练后2d反应潜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训练后7d雷帕霉素20mg/kg、40mg/kg组与溶媒组反应潜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雷帕霉素能增加P17大鼠的记忆保留。非电击训练各组各时间点反应潜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溶媒组在P19、P24双侧海马齿状回BrdU、BrdU/DCX阳性细胞计数与雷帕霉素20mg/kg、40mg/k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能减少海马齿状回新生神经元的增殖。结论婴儿期遗忘现象�
张秀芬
郭海文
杜江
周细中
方素珍
李宏
关键词:
雷帕霉素
神经发生
婴儿期遗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5年
婴儿期遗忘被定义为人们对特定的年龄之前发生的早期生活事件无法进行回忆的现象。100年前由弗洛伊德提出,认为大多数成人都难以回忆起第一年的生活事件。婴儿期遗忘并非人类所特有,在动物实验中也显示出婴儿期遗忘。有很多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主要对婴儿期遗忘的边界年龄和神经生物机制进行综述。
李宏
郭海文
郑娓
杜江
舒斯云
关键词:
神经发生
给予外源性牛磺酸对HIBD幼鼠脑内氨基酸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初步探讨给予外源性牛磺酸(TAU)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幼鼠脑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6只7d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TAU治疗组,每组12只,后2组参照Rice—Vannucci法构建HIBD模型。TAU治疗组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于固定时间点添加300mg/(kg·d)TAU管饲,假手术组及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术后48h及14d各组幼鼠脑内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l、甘氨酸(6LY)、TA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术后48hTAU治疗组幼鼠损伤侧大脑皮层组织TAU及兴奋性氨基酸ASP、GLU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性氨基酸GABA、GLY含量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GLU/TAU比例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TAU治疗组幼鼠损伤侧大脑皮层组织TAU、GABA、GLY含量显著升高,GLU含量显著下降,ASP/GLY、GLU/GLY、GLU/TAU比例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外源性TAU可提高HIBD幼鼠脑内TAU及GABA、GLY含量,调节主要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比例。
李宏
郑娓
郭海文
杜江
张秀芬
舒斯云
关键词:
牛磺酸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兴奋性氨基酸
抑制性氨基酸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早产儿血清microRNA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比较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早产儿和健康早产儿血清中microRNA(miRNA)的表达差异,为PVL的早期诊断提供生物学标记物,并为进一步探讨miRNA在PV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例PVL早产儿和同期5例健康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对象外周血,提取RNA,应用miRNA芯片筛选miRNA表达谱;采用microcosm、miRanda和targetscan3个miRNA靶基因预测数据库共同富集的结果及G0分析,筛选与神经、血管、遗传发育靶基因相关的m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PVL早产儿与健康早产儿的miRNA表达谱有显著差异,有100个mi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其中34个上调,66个下调。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10个经上述数据库筛选出的miRNA,其中hsa-miR-323a-3p、hsa—miR.671-3p、hsa.miR.330.3p、hsa—miR-654.5p、hsa.miR-498、hsa—miR-149—3p、hsa.miR.1228.5p共7个miRNA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miR-323a-3p、hsa-miR-671-3p、hsa-miR-330—3p、hsa-miR-654-5p表现为上调,与miRNA芯片结果一致。结论miRNA参与了PVL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吴秋萍
杜江
方素珍
周细中
郑娓
郭海文
邹建群
李宏
关键词:
早产儿
MICRORNA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