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言语
  • 2篇言语识别
  • 2篇言语识别率
  • 2篇神经性
  • 2篇感音
  • 2篇感音神经性
  • 1篇对称性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性耳聋
  • 1篇神经性聋
  • 1篇双耳
  • 1篇听力评估
  • 1篇听力学
  • 1篇听神经
  • 1篇听神经病
  • 1篇听性
  • 1篇听性脑干
  • 1篇听性脑干反应

机构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金冬冬
  • 2篇王永华
  • 1篇王一鸣
  • 1篇史靓
  • 1篇袁小凤
  • 1篇胡旭君
  • 1篇王枫
  • 1篇徐怡萍
  • 1篇黄华清

传媒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3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对称性聋患者单耳助听后双耳言语识别率差别探讨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对称性聋患者单耳助听后双耳言语识别率的差别来进一步研究听觉剥夺效应。方法选取右耳助听4~5年的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15名,在标准隔声室中,测试其双耳的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闻,然后再采用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词表分别进行左右裸耳言语识别率测试,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5名受试者右耳配戴助听器前及配戴4~5年后两耳间平均听阈无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者右耳助听前及助听4~5年后左、右耳平均听阀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右耳助听4~5年后,受试者左、右耳裸耳言语识别率存在显著性差异(t=2.76,P=0.02〈0.05)。结论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单耳助听后裸耳平均听阈无显著改变,但非助听耳言语识别能力显著下降。
管锐瑞王永华王一鸣郭浩伟金冬冬
关键词:言语识别率
CAPOS综合征的听力学表型与初步干预讨论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小脑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弓形足、视神经萎缩和感音神经性耳聋(CAPOS)综合征的听力学表型及干预方法。方法分析2例CAPOS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听力学资料,总结患儿听力学表型及干预效果。结果2例患儿均为高热后出现共济失调、视神经萎缩、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均存在ATP1A3基因c.2452G>A位点突变,临床诊断为CAPOS综合征。听力学临床表型为226Hz声导抗双耳A型,听性脑干反应(ABR)最大刺激97dB nHL未引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通过,耳蜗微音电位(CM波)双耳可引出,符合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NSD)的诊断。行为听阈和听性稳态反应(ASSR)呈相似上坡型曲线;助听听阈显著降低,且长期佩戴助听器后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TMAIS)得分较助听前有显著提高。结论CAPOS综合征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属于迟发性ANSD,高烧是常见诱发因素之一,临床需预警高热、密切随访,高度关注高热后的听力变化。行为测听助听听阈提升的患儿可从助听器放大效应中获益,推测ASSR阈值与行为测听阈值存在相关性,对于无法得到可靠行为听阈的患儿,ASSR阈值可能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
金冬冬晏小惠王晨露王永华史文迪袁小凤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耳聋
耳声发射未通过的婴幼儿ABR听力评估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耳声发射检查未通过的婴幼儿听性脑干反应阈值情况。【方法】236名(472耳)耳声发射检查未通过的婴幼儿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测试,评估其听力损失情况,其中,年龄段在2-12月龄,平均年龄3.44月龄。【结果】≤30 dBnHL的有85耳(占18%),30-50 dBnHL的有213耳(占45%),51-70 dBnHL的有102耳(占21.6%),71-90 dBnHL的有31耳(占6.7%),〉90 dBnHL的有41耳(占8.7%)。【结论】耳声发射筛查未通过的婴幼儿很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中重度的占37%左右。
王枫金冬冬黄华清
关键词:听性脑干反应耳声发射婴幼儿听阈
自适应动态范围优化技术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2008年
目的比较宽动态范围压缩线路(wided ynamic range compression,WDRC)助听器和自适应动态范围优化线路(adaptive dynamic range optimization,ADRO)助听器的助听性能。方法选择具有2年以上WDRC线路助听器配戴史的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青年人9名(13耳),分别配戴WDRC线路助听器和ADRO线路助听器,经8周适应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言语识别率测试对不同压缩线路助听器的助听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试者配戴WDRC线路助听器在适宜交谈的安静环境(EC)、具有背景噪声的环境(BN)、存在回响和混响的环境(RV)、令人厌恶的或突然的声音(AV)的聆听困难度(不适度)的得分分别为20.2%、33.5%、45.6%、38.9%;配戴ADRO线路助听器在EC、BN、RV、AV的聆听困难度(不适度)的得分分别为17.9%、35.4%、53.6%、46.9%。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则显示,无论是处于安静环境或噪声环境,针对不同强度的声音信号,受试者配戴ADRO线路助听器所记录的言语识别率较配戴WDRC线路助听器所记录的言语识别率平均可提高8%~10%(P值均〈0.05)。结论自适应动态范围优化线路助听器的助听性能优于宽动态范围压缩线路助听器。
胡旭君史靓金冬冬徐怡萍Nanhan XiongSam Mok
关键词:助听器言语识别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