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南
- 作品数:19 被引量:8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棉属8个野生种2个二倍体栽培种对陆地棉的改良效应被引量:13
- 1994年
- 1974~1993年间,用棉属8个野生种两个二倍体栽培种作父本与陆地棉进行种间杂交,从其后代中,选育出10个具有丰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系和128个各具优良性状的种质材料,其中6个已参加了省级以上区试。它们分别属于8种类型:高衣分(44%—48%),长绒(36.0~40.6mm),高强纤维(25.3~33.3g/tex),大铃(7.08~9.309),最佳麦克隆值(3.7~4.抗棉蚜(Ⅰ—Ⅱ级),抗棉铃虫Ⅰ—Ⅱ级),兼抗枯黄萎病(病指0~10和8~25)。这些新的品系和种质材料丰富了陆地棉的遗传基础。
- 赵国忠冯恒文李爱国李增书眭书祥梁正兰姜茹琴孙传渭钟文南
- 关键词:棉属野生棉陆地棉种间杂交二倍体
- 棉花种间杂交技术创新及育种程序的建立被引量:12
- 2001年
- 创立的棉属种间杂交新方案对克服杂交不孕及F1不育性取得重大进展;获得了栽培种间(4n与2n)70个组合及陆地棉与14个野生棉种间大批量的高代种质资源,并已育成8个新品种,4个来自陆地棉x中棉,另外4个来自陆地棉与4种野生棉的杂种,为我国首次育成,其中石远321(冀棉24)为近年来国家区试中增产幅度最大的新品种,3年累计推广933.3x103hm2.建成了有效的种间杂交育种体系.
- 梁正兰姜茹琴钟文南何鉴星孙传渭邱仲锦刘棣良张欣雪赵国忠牛永章王家典王远梁理民王留民
- 关键词:棉属种间杂交育种体系棉花育种野生棉远缘杂交
- 棉花种间杂交新品种秦远4号的选育被引量:2
- 2000年
- 采用棉属种间杂交新方案 ,获得陆地棉×斯特提棉可育杂种。经 2次回交后 ,在枯黄萎病圃稳定性状 ,定向培育 ,人工选择 ,首次育成了丰产、优质、抗病、抗旱、抗盐碱的棉花种间杂交新品种秦远 4号和一批新种质。秦远 4号创皮棉 3 897kg/hm2
- 梁理民刘有良王增信党银侠王远胡云生梁正兰姜茹琴钟文南
- 关键词:棉属种间杂交陆地棉选育
- 陆地棉×异常棉杂种的研究
- 1991年
- 1982年陆地棉×异常棉共授粉21朵花,对杂交铃滴入 GA_3和 NAA,得到14个有胚铃,共53个大胚,进行了胚培养及试管内加倍,1983年长成 F_1 11株,其中8株可育,每株平均结铃14个,每铃11.7粒子。1984~1986年南繁加代两次,1990年为第10代,研究了育性恢复及性状传递规律,并从中选出了抗棉铃虫类型。
- 钟文南姜茹琴梁正兰
- 关键词:异常棉种间杂种陆地棉
- 陆地棉×斯特提棉种间杂种后代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0年
- 本文研究了陆地棉×斯特提棉杂种 F_1的形态特征及染色体数目,并用陆地棉做母本进行二次回交,得到了可育的杂种群体,经南繁加代和选育,已得到一批优良株系,可供育种作为新种质资源利用。
- 姜茹琴钟文南梁正兰
- 关键词:陆地棉种间杂种
- 棉花种间杂种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对应分析被引量:5
- 1997年
- 用对应分析法对8个棉花野生种的杂种后代共83份材料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应分析不但揭示了材料间、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揭示了性状与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把83份材料划分为19个不同遗传差异的类群,可揭示出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单株成铃和衣分,影响品质的主要因子是纤维强度和断裂长度。
- 王增信党银侠梁理民梁正兰姜茹琴钟文南
- 关键词:棉花种间杂种经济性状
- 棉花远缘杂交育种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远缘杂交育种的新方法,通过用GA<Sub>3</Sub>和NAA处理杂交铃苞叶基部,用秋水仙碱处理培养的杂交胚等一系列方法克服了种间杂种不育和后代不孕等不亲和难点,并用这种方法培育出了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 梁正兰姜茹琴钟文南孙传渭何鉴星赵国忠刘棣良邱仲锦张欣雪
- 棉属种间杂交育种体系的创立被引量:2
- 1999年
- 梁正兰姜茹琴钟文南何鉴星孙传渭刘棣良赵国忠李爱国牛永章王家典王远梁理民王留明
- 关键词:种间杂交育种体系遗传育种
- 三元杂种(海岛棉—色伯氏棉—陆地棉)的研究及新品种选育被引量:26
- 1996年
- 采用棉属种间杂交新技术:对杂交铃施用GA_3和NAA-离体培养杂种胚一试管内染色体加倍三者相结合,显著提高了杂交铃成铃率和成胚率。获得了海岛棉—色伯氏棉—陆地棉的三元杂种。研究了杂种性状的表现,育性的恢复以及性状的传递规律。从中选出了抗黄萎病、抗棉铃虫、抗棉蚜及高强纤维等5类选系,创建了我国的“HBT"新资源体系,并首次用野生棉杂交育成了丰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石远321”,已通过国家黄河流域区试,1993、1994两年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居参试8个品种首位,分别平均增产15.9%和19.7%,大幅度超过了对照品种;品质和抗病性均符合国家要求。开创了我国野生棉育种的新路,显著缩短了育种年限。
- 梁正兰姜茹琴钟文南赵国忠李爱国冯恒文李增书眭书祥
- 关键词:棉属种间杂交三元杂种
- 陆地棉-野生比克氏棉杂种红花种质系的育成被引量:12
- 1996年
- 采用种间杂交新技术,得到了陆地棉×野生比克氏棉的F_1不育株,在嫁接教养及短日凉爽条件下培育,雌雄恢复了低育性,通过3次回交及对早期剧烈分离世代的选择之后,首次育成了兼具双亲特征,即既有比克氏棉的红花紫花斑及细强纤维,又有陆地棉的株型、熟期、白绒、高衣分和结铃性的稳定的杂种选系,命名为“HB红花系”,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种质资源,具有新品种选育及遗传研究的重要价值.
- 梁正兰姜茹琴钟文南
- 关键词:棉属种间杂交陆地棉比克氏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