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蛟
- 作品数:46 被引量:249H指数:9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肝内胆管肉瘤样癌一例被引量:6
- 2010年
- 患者女,57岁。反复右上腹部疼痛30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有“胆石症”病史。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扪及,剑突下轻压痛。
- 屠金夫阮小蛟李剑敏施红旗
- 关键词:肉瘤样癌肝内胆管上腹部疼痛浅表淋巴结胆石症剑突下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SR)保肛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 对13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距肛缘2.0~5.0cm)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治疗.结果 13例患者无中转开腹或改行腹腔镜Miles术,行部分ISR 7例,次全ISR 4例,完全ISR 2例.6例同时行回肠造口术,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7例未行回肠造口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加行回肠造口术及充分引流后痊愈.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腹腔出血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阴茎勃起硬度下降.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无复发及转移.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排便3~10次.术后1年控便时间可达5min以上,排便次数减为每日1~4次.绝大多数患者能控便,但内括约肌全切除患者腹泻时仍有粪污.结论 选择合适的的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没有侵犯外括约肌的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是可行的,能体现根治、保肛、微创和经济的优点.回肠造口术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但如何理想地解决早期排便功能障碍仍需进一步研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问题仍需长期随访.
- 周振旭郑晓风宋华羽王哲近左志贵阮小蛟朱恒梁蒋飞照
- 关键词:腹腔镜内括约肌切除术结肠肛管吻合
- 小肠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原发性小肠肿瘤较为少见,仅占胃肠道肿瘤的0.6%~6%,尤其是良性肿瘤仅占约25%。因其发病缓慢、病程长、症状不典型并容易被忽略,又缺乏直观有效的检查手段,故术前诊断非常困难。待继发症状出现需要手术或行其他腹部手术时.甚至在尸解时才被发现。现对85例小肠原发性良性肿瘤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 王琛黄瀚章周锋阮小蛟韩少良
-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肿瘤原发性良性肿瘤腹部手术胃肠道肿瘤症状不典型
- 回肠间置术治疗大鼠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的疗效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回肠间置术治疗自发性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GK大鼠的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0只GK大鼠随机分为回肠间置术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分别测定术前(0周)、术后1、4、8、16、24周各组大鼠体重、日均摄食量和空腹血糖水平;术前(0周)、术后4、8、16、24周各组大鼠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浓度;术前(0周)、术后4、24周空腹胰岛素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两组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之后两组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均逐渐增加,但在术后1~24周两组大鼠体重和摄食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两组大鼠空腹血糖[回肠间置术组(6.1±0.6)mmol/L,假手术组(6.2±0.8)mmol/L]均低于术前[分别为(7.0±0.5)mmol/L和(6.9±0.5)mmol/L],P〈0.05。之后两组大鼠空腹血糖均有所回升,术后8-24周回肠间置术组大鼠空腹血糖缓慢下降,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均P〈0.05)。术后4~24周,回肠间置术组OGTT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在术后24周,回肠间置术组空腹胰岛素水平较假手术组低[(0.26±0.08)ng/ml比(0.42±O.09)ng/m1],P〈0.05,但回肠间置术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1.1±0.4比2.6±0.4),P〈0.05]。术后4~24周,回肠间置术组葡萄糖负荷后30minGLP-1浓度明显升高(P〈0.01),而假手术组则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回肠间置术治疗非肥胖性T2DM大鼠是有效的,术后GLP-1升高可能是糖代谢改善的机制。
- 郑志海朱恒梁阮小蛟郑晓风
- 关键词:糖尿病吻合术外科胰高血糖素样肽1疾病模型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手术体会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TME)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9例低位/超低位直肠癌行L-TME患者的临床资料。49例中L-TME联合低位前切除术(L-TME+LAR)27例,L-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术(L-TME+ISR)14例,L-TME联合腹会阴切除术(L-TME+APR)8例。结果:全部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中发生输尿管损伤1例,皮下气肿1例,无严重出血并发症。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直肠阴道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结论:L-TME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其优越性。掌握正确手术技巧、沿正确解剖间隙进行分离是预防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 阮小蛟郑晓风周振旭蒋飞照屠金夫朱恒梁蔡华杰
- 关键词:直肠肿瘤全直肠系膜切除腹腔镜外科手术
- 原发性腹茧症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6例原发性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所见及手术结果。结果本组16例原发性腹茧症患者中仅2例术前CT扫描诊断为腹茧症,其余14例均经手术确诊。术中均见部分或全部小肠被一层乳白色致密质韧的纤维薄膜所包裹、呈成团粘连,纤维膜两侧附着于肠系膜根部,肠管与包膜、肠管与肠管之间广泛粘连,肠管之间粘连相对较疏松,较易剥离,可完整锐性剥脱。14例患者均行腹腔粘连松解术+纤维包膜切除术,其中2例患者同时行小肠部分切除,2例因阑尾充血水肿而行单纯阑尾切除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7年,中位随访时间3.6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手术是治疗临床症状明显的原发性腹茧症的主要方法,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 阮小蛟周锋王琛黄瀚章韩少良
- 关键词:腹膜纤维化肠梗阻外科手术
- 同术者同期内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同一术者、同时期内腹腔镜(28例)和开腹(30例)进展期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总结手术方法和技巧。结果所有腹腔镜组手术均获成功实施,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开腹手术相当,术中出血、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少于开腹手术,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腹手术。结论沿正确的筋膜间隙进行解剖、规范化淋巴结清扫、熟练的器械操作,能使腹腔镜进展期远端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肿瘤根治性与开腹手术相当,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优于开腹手术。
- 胡炳仁蒋飞照朱恒梁叶百亮阮小蛟屠金夫尤和谊周振旭张维建蔡华杰
- 关键词:胃肿瘤胃切除腹腔镜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被引量:3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对超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接受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手术的35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肿瘤下缘距肛门2~5(平均3.4)cm;高、中分化腺癌32例,绒毛状腺瘤癌变3例;pTNMⅠ期16例,ⅡA期15例,ⅢA期3例,ⅢB期1例。术后末端回肠造口狭窄1例,吻合口瘘3例(均为未行末端回肠造E1者)。经4~49(中位时间16)个月的随访.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复发.1例死于肝转移。随访满1年的19例患者术后1年排粪次数为1~4次/d.控便时间5min以上。结论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具有根治、保肛和微创的优点!侣廊进行严格的病例选择.
- 周振旭郑晓风宋华羽蒋飞照王哲近左志贵蔡华杰阮小蛟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
- 腹腔镜TME联合ISR保肛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 2012年
- 近年来,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Intersphincter Resection,ISR)逐渐代替了传统的Miles术,它具有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并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成为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一种手术方式。但它同时也存在着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大便失禁等。2006年5月~2009年5月,我院对18例超低位直肠癌的患者行腹腔镜TME联合ISR保肛术,效果满意,现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 李雪艳张亚忠阮小蛟郑晓风
- 关键词:腹腔镜保肛术并发症
- 胰腺癌伴十二指肠类癌一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女,54岁,高血压病史5年,服用络活喜1片qd,血压控制良好。因“中上腹饱胀感10d,皮肤眼白发黄5d”于2011年12月27日入住我科。病程中无颜面潮红,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血便,无胸闷气喘。
- 阮小蛟王明陈祥建蔡华杰郑晓风
- 关键词:胰腺癌十二指肠类癌个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