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健

作品数:28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手术
  • 7篇外科
  • 6篇心胸
  • 6篇心胸外科
  • 6篇胸外
  • 6篇胸外科
  • 6篇体外循环
  • 6篇外循环
  • 5篇婴幼
  • 5篇婴幼儿
  • 4篇闭锁
  • 3篇新生儿
  • 3篇引流
  • 3篇止血
  • 3篇食管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漏斗
  • 3篇漏斗胸
  • 3篇护理

机构

  • 28篇昆明市儿童医...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陈健
  • 21篇吴骏
  • 21篇张鸿
  • 21篇曹辛
  • 20篇洪伟
  • 14篇罗忠明
  • 12篇高云鹏
  • 11篇杨仕武
  • 9篇杨滢
  • 7篇王若谷
  • 3篇李亚军
  • 2篇闵杰青
  • 2篇张明
  • 1篇李霞
  • 1篇闵杰清
  • 1篇杨曦琳
  • 1篇元凤
  • 1篇罗忠民
  • 1篇高运鹏
  • 1篇王若谷

传媒

  • 6篇云南医药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0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选择性脑灌注在婴幼儿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2015年
主动脉弓中断,主动脉弓缩窄在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较低,以往心胸外科均采用深低温停循环的方法,一期主动脉弓形成加心内畸形矫治术,但此方法术后易出现与体外循环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且与停循环的时间呈正相关。昆明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在2013—2015年在行一期主动脉弓形成加心内畸形矫治术的例婴幼儿应用SCP技术,减少或避免深低温停循环造成的术后脑损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陈健曹辛吴骏洪伟张鸿高云鹏
关键词:选择性脑灌注脑保护体外循环
单侧固定片附加钢丝固定改良方法在儿童Nuss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Nuss手术中使用单侧固定片附加钢丝固定改良方法的临床经验及预防钢板移位效果。方法:以昆明市儿童医院2006年10月至2018年12月930例Nuss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在2006年10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单侧固定片与胸壁肌肉、筋膜包埋缝合固定方法的602例患儿(对照组)与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单侧固定片附加钢丝固定改良方法的328例患儿(改良组)比较,从Haller指数、凹陷胸壁被矫治的外观效果、患儿及其家长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程度及胸廓的饱满程度、伸展性和弹性等方面评价其手术效果。结果:930例患儿均顺利实施Nuss手术,术后1周手术疗效评估满意。两组患儿在术前体重、年龄、营养、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改良组患儿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影像学检查、术后钢板取出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26/602)的对照组患儿术后发生钢板移位。改良组患儿术后无钢板移位发生,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附加钢丝固定单侧固定片改良方法在儿童Nuss手术中操作安全、易行,没有额外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难度,预防钢板移位效果明确,我院现已将此改良方法常规用于儿童Nuss手术中。
曹辛吴骏陈健洪伟张鸿杨仕武乔静静罗忠明尤国宙高云鹏
关键词:漏斗胸微创漏斗胸矫形术
一种胃肠镜床旁预处理用酶液容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肠镜床旁预处理用酶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容纳转筒、酶液筒、上盖、微型负压机、分支引流管;该胃肠镜床旁预处理用酶液容器内包含四个独立的干净酶液容器,保证了相互不会污染,医生在床旁预处理时使用...
文倩李霞刘迎陈健
文献传递
婴幼儿主动脉缩窄的手术治疗
2012年
目的总结5例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 5例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手术采用正中切口,在深低温停循环或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切除缩窄的主动脉段,行主动脉端端或端侧吻合。结果5例均治愈出院,随访6~20月无不良反应。结论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曹辛洪伟吴骏张鸿高运鹏陈健李亚军
关键词: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手术治疗
体外循环中监测血钾的护理
2007年
总结了116例心脏直视术体外循环灌注中电解质的监测。认为应正确掌握补钾时机与速度,避免在灌注心肌停搏液后立即抽血标本,造成假性高血钾,与实际血钾浓度不符,延误补钾时机,同时根据排出尿量及时补钾。通过合理补钾,及时纠正低血钾,防止发生高血钾,有利于心脏复苏,防止心律紊乱维持循环功能,保证心脏手术顺利进行。
元凤曹辛陈健李亚军杨曦琳
关键词:小儿血钾体外循环护理
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血管引流装置
本发明涉及外科护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血管引流装置,包括引器体,引器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引流袋,引流袋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感应装置,且引流袋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抽拉把手,引器体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警报灯,警报灯的下...
陈健杨滢罗忠明陈君如张鸿
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多功能手推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多功能手推车,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手推车本体,所述手推车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手推车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台面板,所述台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台面板的表面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
杨滢陈健曹辛洪伟张鸿吴骏
文献传递
不同术式治疗婴儿食管裂孔疝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婴儿食管裂孔疝(EHH)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采取手术治疗的46例EHH婴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开腹组(n=22,采取开腹EHH修补术+Nissen胃底折叠术)与腔镜组(n=24,采取腹腔镜下EHH修补术+Nissen胃底折叠术)。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组患儿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EHH复发率等,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与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患儿监护人对诊疗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对46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患儿死亡。腔镜组患儿手术中位时间为192.0 min(112.5 min,243.8 min),显著长于开腹组的97.5 min(81.0 min,120.0 min),术后开始经口进食中位时间为2.0 d(2.0 d,4.0 d),较开腹组的4.0 d(3.0 d,4.0 d)短,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9,P<0.001;Z=-2.39,P=0.017)。2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5例(20.8%)患儿发生EHH复发,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胀为1例(4.2%),呕吐为4例(16.7%),胃食管反流(GER)为3例(12.5%),消化道出血为2例(8.3%);再次手术修复EHH为1例(4.2%)。开腹组患儿术后腹胀、GER发生率均为4.5%(1/22)。2组患儿术后复发率与腹胀、呕吐、GER、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42例患儿随访的平均时间为27.6个月(1~83个月)。随访过程中,开腹组1例患儿长期存在反酸、胸痛等GER症状;腔镜组术后5例EHH复发,其中4例通过保守治疗好转,1例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经再次腹腔镜下EHH修补术后治愈。结论腹腔镜下EHH修补术+Nissen胃底折叠术,以及开腹EHH修补术+Nissen胃底折叠术,均可有效治疗婴儿
马永钰杨仕武王舒钰陈君如曹辛洪伟罗忠明温瑷菡高云鹏陈健吴骏
关键词:疝修补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婴儿
监测动脉血乳酸对评估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预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动脉血乳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体外循环手术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176例,动态监测从麻醉后、术中到术后48h内的动脉血乳酸值。结果 176例患者动脉血乳酸值从麻醉结束到体外循环停机时呈现连续上升态势,到体外循环停机时达到最高。数据显示,任何时间点位的动脉血乳酸浓度高于5.0mmol/L,提示可能预后不良。结论 动态监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动脉血乳酸的变化,可作为指导治疗的有效指标之一。
曹辛陈健洪伟吴骏张鸿高云鹏罗忠明尤国宙
关键词:婴幼儿体外循环动脉血乳酸
一种儿童漏斗胸矫形手术穿通引导钳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儿童漏斗胸矫形手术穿通引导钳,包括固定钳体、活动握环、活动钳头和连接件,所述固定钳体为一体成型,后端为固定握环,中间为长20‑25cm、宽为0.5‑1cm的引导板,引导板上中间设有电刀引导槽,固定钳体前...
吴骏曹辛杨仕武陈君如洪伟尤国宙王若谷陈健张鸿高云鹏罗忠明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