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听宽

作品数:391 被引量:1,456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4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2篇动力工程及工...
  • 55篇核科学技术
  • 51篇理学
  • 28篇化学工程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7篇电气工程
  • 10篇机械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6篇传热
  • 89篇锅炉
  • 88篇两相流
  • 60篇超临界
  • 48篇传热特性
  • 45篇水冷壁
  • 42篇换热
  • 39篇螺纹管
  • 38篇内螺纹管
  • 29篇直流锅炉
  • 27篇超临界压力
  • 20篇反应堆
  • 18篇沸腾传热
  • 17篇汽水两相流
  • 17篇临界锅炉
  • 17篇换热器
  • 17篇超临界锅炉
  • 16篇数值模拟
  • 16篇值模拟
  • 14篇强化传热

机构

  • 370篇西安交通大学
  • 17篇中国核动力研...
  • 14篇哈尔滨锅炉厂...
  • 14篇交通大学
  • 12篇西安石油大学
  • 9篇东北电力学院
  • 8篇华北水利水电...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 8篇上海锅炉厂有...
  • 5篇西安建筑科技...
  • 4篇江苏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西安石油学院
  • 2篇西北电力试验...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力...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391篇陈听宽
  • 145篇罗毓珊
  • 59篇毕勤成
  • 43篇王海军
  • 42篇杨冬
  • 34篇李会雄
  • 32篇陈学俊
  • 26篇徐进良
  • 25篇郑建学
  • 20篇田永生
  • 18篇王为术
  • 18篇卢冬华
  • 16篇胡志宏
  • 16篇顾红芳
  • 15篇陈宣政
  • 15篇蔡继勇
  • 14篇张军
  • 13篇尹飞
  • 13篇吴履琛
  • 13篇杨鲁伟

传媒

  • 48篇核动力工程
  • 40篇西安交通大学...
  • 34篇工程热物理学...
  • 28篇动力工程
  • 23篇热能动力工程
  • 21篇化工学报
  • 13篇热力发电
  • 13篇核科学与工程
  • 11篇化学工程
  • 10篇锅炉技术
  • 6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发电设备
  • 4篇化工机械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华北水利水电...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电站系统工程
  • 3篇化工装备技术
  • 3篇石油化工设备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14篇2009
  • 13篇2008
  • 16篇2007
  • 16篇2006
  • 32篇2005
  • 19篇2004
  • 26篇2003
  • 34篇2002
  • 23篇2001
  • 15篇2000
  • 32篇1999
  • 19篇1998
  • 16篇1997
  • 22篇1996
  • 15篇1995
3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型管废热锅炉传热特性的改进
陈听宽贾油庄
关键词:废热锅炉传热性质温度场传热
热横向射流近壁区的温度变化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当热射流垂直入射至主流中时 ,在宽广的射流与主流流速比 ( 0 0 1~ 1 50 )下 ,测量了 3个不同区域内近壁区流体的温度随流速比变化的情况 .通过实验发现 ,横向射流的流动形式复杂 ,不同区域近壁区流体的温度随流速比变化的情况不尽相同 .在射流下游区 ,当流速比大于 0 4 0以后 ,射流核心区已基本离开近壁处 .在射流管出口处 ,低流速比时射流出口温度分布极不均匀 .在射流管内 ,低流速比时存在有紊动区 ,当流速比大于 0 0 5以后 。
王海军卢冬华罗毓珊陈听宽毛庆黄伟
关键词:横向射流近壁区温度变化
采用两级节流方式控制超临界垂直管圈水冷壁的出口汽温偏差及管壁温度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针对超临界垂直管圈一次上升水冷壁的水动力特性受墙间吸热不均的敏感性大,从而引起过大的出口汽温偏差和过高的管壁温度,开发了复杂并联沸腾管束水动力程序。依据程序及热负荷分布,进行了不同节流方式下的水动力计算,探讨了不同节流方式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提出了节流方式的优化方案,给出了两级节流方式下水动力计算的主要结果,同时还给出了考虑吸热量增加10%及横向吸热曲线偏斜的恶劣工况下的计算结果。表明以57%负荷率为选择节流圈的基准负荷率,采用两级节流方式能保证水冷壁的安全工作。
陈听宽徐进良吴履琛刘宝森王晓为陈春达
关键词:超临界垂直管圈水冷壁
液滴冲击无限大液面过程的边界元模拟
液滴冲击液面现象在自然界和工农业生产中极其普遍,如雨滴冲击水体表面、喷淋冷却及高温液滴破碎等.本文采用理想不可压缩势流模型,利用边界元方法对液滴冲击同种液体的无限大液面现象做了数值模拟研究,同时考虑到了重力和表面张力的影...
罗朝霞李会雄陈听宽罗毓珊
关键词:边界元液滴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利用双节流元件测量两相流干度被引量:7
2001年
以经典均相流和分相流模型为基础 ,推导了一个理想条件下直接测量两相流干度的公式 ,分析了公式的适用范围。设计了水平孔板和垂直下降文丘利管串联组合的实验装置 ,并以空气和水为工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 ,在环状流区垂直下降文丘利管的压降特性更接近于均相流模型的计算结果。这种方法在文中给定的干度范围内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 10 %。
叶强陈听宽罗毓珊
应用不同紊流模型的二维横向射流传热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1
2001年
为了研究紊流横向射流的流动与传热特征 ,基于控制容积法和协调一致的求解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方法 (SIMPLEC) ,应用标准k ε模型、重整化群 (RNG)k ε模型和易实现的 (Realizable)k ε模型 ,对射流与主流动量通量比为 0 .5~ 10 0的二维横向射流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 .通过考察二维横向射流的平均流动和紊流特性 ,分析了回流区对射流下游壁面换热的影响 ,从流动机理角度解释了壁面换热峰值点位于重接触点近上游的现象 ,并结合横向射流特征讨论了 3种紊流模型的优劣 .计算结果表明 ,RNGk ε和Realizablek ε模型 ,尤其是Realizablek ε模型的预测值比标准k ε模型的预测值更为准确 .
吴海玲陈听宽罗毓珊
关键词:紊流模型数值模拟传热特性
非均匀受热管管壁温度场的数值计算被引量:3
2007年
针对非均匀受热管管壁周向壁温和热负荷等热特性参数分布不均性,将外壁温度与外壁散热热负荷作为边界条件,建立非均匀受热管的温度场计算二维模拟数学模型,基于径向节点推进思想,采用有限容积法建立离散方程,编制求解流体换热和管壁导热耦合决定的非均匀受热管二维温度场导热反问题数值计算程序。利用程序计算了Φ32mm×3mm和Φ24mm×4mm半周加热垂直上升光管对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计算结果都可以很好地反映非均匀加热管管壁温的分布规律,同时计算收敛性良好。计算结果表明:超临界压力下,半周加热垂直上升光管壁温及壁面热负荷周向分布不均,高热负荷侧温度高,而低热负荷侧温度低。在拟临界区,出现传热强化,管内传热系数的增大会减小热量沿管壁周向的均流作用。
王为术徐维晖陈听宽罗毓珊
关键词:温度场导热反问题热负荷
多相流混输泵的性能及其研究现状被引量:10
1999年
根据多相流体的运动规律,分析了多相流混输泵的性能,并对多相流混输泵的设计特点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国外多相流混输泵的开发及应用现状作了介绍。
程立新陈听宽
关键词:输油泵海上油气田
大粗糙度横肋管摩擦阻力与传热特性被引量:6
2002年
在凝结换热实验台上 ,采用恒壁温法和恒热流法对油品在大粗糙度横肋管中的层流与湍流摩擦阻力与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过程中Re为 5 0~ 6 2 0 0 ,Pr为 75~ 2 6 0 ,管子粗糙高度为 5mm ,导程为 30mm .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实验管特殊几何结构 (大粗糙度 )和油品物性参数的相互作用 ,使其表现出与以水或空气为工质的常用强化管不同的流动传热规律 ,并且实验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大 .根据实验结果 ,提出了层流区和湍流区油品量纲 1摩擦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关联式 ,并将实验数据与Ravigururajan和Bergles关联式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可用于大粗糙度横肋管换热器的设计及运行参数优化 .
杨冬陈听宽罗毓珊汤敏姚建安
关键词:传热
热管在工业锅炉尾部受热面上的应用被引量:1
1989年
一、前言本项目系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热管换热器是利用密闭管内工质的蒸发和冷凝来传输热量的新型换热器,与普通列管式换热器相比,其传热量可增大3~4倍,因而结构紧凑,同时由于其管壁温度较高,对防止低温腐蚀和粘结性积灰有利。将其应用于工业锅炉,可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50~100℃,并利用此余热加热空气,采用热风燃烧,可以降低机械和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一般可提高工业锅炉效率5~10%,如加以普遍推广,具有很大的节能效益。二、热管在工业锅炉尾部受热面上应用的经济性分析我国工业锅炉的运行效率普遍较低,根据大量测试统计,通常要比设计效率低8~10%以上。热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排烟温度高,过量空气系数过大。
陈听宽俞建洪
关键词:热管受热面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