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松
- 作品数:49 被引量:274H指数:8
-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准肝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 黄从云孟志华林拓肖雨雄陈振松温必辉张小龙吴青松朱剑华赵家锋孙俊旗徐立
- 精准肝切除技术能清晰显示肝内的管道结构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使得外科医师术前能准确、直观了解肝血管解剖与肿瘤的关系,模拟手术过程,指导肝脏手术,达到精准肝切除的目的。(1)精确显示肝内血管的解剖和变异。(2)精确显示肝内血管...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
-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评价心肌梗死PTCA治疗前后心肌存活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评价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MRMPI)检测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作用。方法选择心肌梗死患者51例。采用1.5T MR扫描仪,反转恢复快速小角度激励(IR-turbo FLASH)序列,全部患者均在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0.1mmol/kg、MRMPI首过期及5~30min延迟期成像。21例行静息、负荷99锝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进行对照研究。首过期行短轴面成像,延迟期行短轴面及长轴面成像。结果51例心肌梗死患者,42例(82.3%)首过期显示灌注减低;50例(98%)延迟增强。在21例168个心肌段SPECT诊断无活性心肌段48个,MRMPI示梗死区均有延迟增强,SPECT诊断存活心肌段120个,MRMPI示97段无延迟增强。以静息、负荷99m锝SPECT作为参考标准,MRMPI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80.8%。结论MRMPI可有效地检测心肌梗死的存活和非存活心肌,以及其程度和范围。
- 孟志华丁彦青全显跃徐新唐良秋马绍椿潘高升卢雨零陈振松雷淑妃杨昂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存活
- 宫颈癌的MRI表现与分期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MRI在宫颈癌诊断与术前分期中的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及MRI资料的宫颈癌患者,重点观察原发肿瘤的大小、位置、信号特点及盆腔侵犯,对50例手术患者比较MR分期、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检查方法平扫为SE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T2WI/SPIR及增强扫描T1WI成像。结果除1例IA期宫颈癌外,71例宫颈癌全部被MRI显示,T1WI为稍低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与宫颈基质、子宫内膜及宫旁脂肪有良好的对比,GD-DTPA增强后T1WI轻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对宫颈癌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6%,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64%(χ2=6.453,P<0.05)。50例宫颈癌MRI测量的大小为1.94±1.15,手术病理标本测量为1.94±1.11,两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能准确显示宫颈癌瘤灶大小及侵犯范围,对于发现宫旁侵犯方面明显优于临床,可作为中晚期宫颈癌常规的检查方法,但MRI对IA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必须结合临床资料与宫颈刮片综合判断。
- 李新春商健彪伍筱梅曾庆思孙翀鹏何建勋钟志伟陈振松
- 关键词:子宫颈癌磁共振成像
- 运用CTA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IA)形态学参数与其破裂风险的关系,初探CTA预测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经手术和CTA诊断为动脉瘤的110例患者(129个动脉瘤)。对于多发动脉瘤,依据CT平扫时蛛网膜下腔出血类型或者手术结果判定动脉瘤是否破裂,将其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动脉瘤形态学参数包括瘤颈宽度(N)、瘤体大小及形状、瘤体深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瘤体深度与载瘤动脉直径的比值(SR)、瘤颈宽度与载瘤动脉直径的比值(NPR)、动脉瘤面积与瘤颈处载瘤动脉面积的比值。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IA患者,男29例,女81例,中位年龄(60.6±11.3)岁。IA前三位的好发位置是后交通动脉(46个)、大脑中动脉(30个)、大脑前动脉(26个)。破裂率前三位的位置是后交通动脉(38.6%)、大脑前动脉(25.0%)、大脑中动脉(22.7%)。单变量统计分析显示动脉瘤的大小、位置、AR、SR,面积比值和不规则的瘤壁在破裂组和未破裂组中具有显著差异。以动脉瘤的位置、不规则的瘤壁、性别和年龄作为调节变量,多变量分析显示动脉瘤大小≥3.85(AOR 2.913;95%CI 1.196~7.093),AR≥1.448(AOR 3.118;95%CI 1.230~7.903),SR≥1.388(AOR 5.245;95%CI 1.965~13.998)和面积比≥1.192(AOR 4.407;95%CI 1.569~12.379),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结论大的动脉瘤及其面积比值,高的AR及SR值是独立于动脉瘤位置、瘤壁形态和患者性别、年龄的破裂危险因素。
- 黄钟情周新卫孟志华陈解南彭宛琳李平安陈振松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形态学血管造影术
-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MR表现特征及其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MR表现特征及误诊原因,以期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3例GM患者的MR资料。结果 23例均为女性,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4.9岁。均为单侧乳腺发病,其中位于左侧者13例(56%)。15例表现为非肿块型(65%),另外8例为肿块型。14例局限在一个象限(60%),9例累及多个象限。16例见单发或多发小脓腔,囊壁厚、部分内见条状或线样分隔,DWI呈明显高亮信号,ADC低信号,增强后呈蜂窝状、环状边缘强化。动态增强12例脓腔周围炎性反应呈现渐进性强化特点。5例表现为实性肿块(1例呈分叶状),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间接征象包括周围皮肤出现水肿14例,Cooper韧带逐渐增厚7例,3例严重者皮下出现小脓肿。TIC曲线主要为Ⅰ型(14例,占60%)或Ⅱ型(6例,占26%),有3例为Ⅲ型(误诊为乳腺癌)。在ADC图上测得平均ADC值为(1.167±0.136)mm^2/s。结论 GM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动态强化及TIC曲线特点,以及对DWI信号及ADC值综合分析,可以明显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 万志方孟志华彭宛琳陈振松胡景皓黄钟情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癌误诊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磁共振成像评估与临床因素的关系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脑梗死的发生率与磁共振的表现以及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对176例TIA病人临床资料与评估进行分析。结果磁共振检查发现有梗死灶101例。其中单发新鲜梗死灶53例,多发新鲜灶26例,新旧灶并存22例。81例有血管病变,52例为颈内系统病变,表现为偏侧肢体无力为主。TIA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0min及发作次数>3次者脑梗死的发生率较高。接受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预后较好。结论TIA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反复多次发作、发作持续时间较长者容易发生脑梗死。
- 何小燕陈振松李仕林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磁共振
- 数字减影磁共振成像对脑膜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感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脑膜炎病人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然后用T1W增强后的图像与增强前的图像进行减影,比较减影前后图像对脑膜强化显示能力及对比度/噪声比值(CNS值)。根据发病后MRI检查时间分成3组,A组<3周,B组3周至3个月,C组>3个月。结果减影图像比增强后的图像更清晰、更直观,减影图像CNS值为116.14±4.98,增强图像CNS值为21.27±2.96,减影图像CNS明显高于增强图像,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影前不能清楚判断脑膜强化的病例,减影后能做出明确的判断。特别是对早期病例(A组),敏感性从57.1%提高到89.3%(P<0.05)。结论数字减影MRI处理技术,可提高脑膜强化显示能力,特别是对诊断早期感染性脑膜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陈振松李新春孟志华杨昂
- 关键词:脑膜炎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
- 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在肝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CTP)在肝癌切除术后复查中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方法 36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手术后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检查。结果全组病例CTP检查发现5例(13.9%)术后早期复发,CTP清晰地显示了肝内复发、转移病灶的形态及血供变化。结论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可作为监测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一种敏感方法 ,对于评价疗效及早期发现病灶都有重要作用。
- 凌亚非吴青松孟志华王建南黄从云石广兴陈振松朱剑华赵家锋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复查
- GE 3.0TMR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慢性颈髓损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运用GE 3.0T MR探讨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慢性颈髓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院34例健康检查者(包括10例健康志愿者和24例颈椎检查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A组),36例颈椎病患者和15例急性颈部外伤者(D组)行颈椎MR及DTI扫描,依据颈椎间盘突出程度和有无T2WI高信号将颈椎病患者分为B、C组。结果:A组正常成人颈髓平均FA值为(0.639±0.026),ADC值为(1.127±0.017)×10-3 mm2/s;比较A、B、C 3组,FA值逐渐下降,ADC值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比较,FA值明显下降,ADC值轻度减低,前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髓DTI成像能早期诊断颈髓急、慢性损伤,通过各参数值变化预测颈髓损伤程度,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
- 万志方孟志华潘高升陈振松卢贤忠罗煜岐黄钟情
-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成像颈髓损伤表观扩散系数
- 高压注射器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体会
- 2004年
- 目的 通过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效果 ,总结经验使高压注射器在血管造影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 6 9例患者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均使用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 ,先做testbolus试验 ,继而根据测试结果增强。结果 6 9例患者中 6 8例图像质量较佳 ,1例患者由于屏气不好 ,图像受呼吸影响出现伪影。结论 高压注射器是 3DCEMRA检查成功的关键 ,它的科学运用为 3DCEMRA检查提供了保证。
- 卢雨零孟志华陈振松
- 关键词:高压注射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