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旻
- 作品数:46 被引量:18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定性研究方法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近些年来,不仅是国内,在全球范围内中医药对疾病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寻求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与其相比较,中医药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往中医药研究多数参照了现代医学的定量研究方法,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定量研究方法往往受到某些方面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滞碍了中医药研究的发展,寻找适合中医药特点的研究方法逐步引起关注。
- 陈旻侯风刚
- 关键词:中医药研究方法
- 大肠癌术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被引量:2
- 2011年
-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在大肠癌的综合治疗中,中医药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中医药配合化疗治疗肠癌术后患者,在临床上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毒副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 余清清陈旻
- 关键词:大肠癌术后中医药疗法
- 不同中医治疗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
-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治疗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结合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中药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肿瘤分期、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作为依据进行分层以分析扶正、祛邪、扶...
- 侯风刚石齐余青青任建琳殷佩浩王伟炳陈旻李文周立宏李琦
-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扶正治疗
- 文献传递
- 夏翔巧用辛夷苍耳子被引量:7
- 1997年
- 陈旻
- 关键词:苍耳子中药
- 全文增补中
- 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回顾了近年来大肠癌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应统一中医证型及其标准,加强对大肠癌四诊客观化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
- 刘曼曼余涛陈旻侯风刚
- 关键词: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
- 血痹康泡洗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观察血痹康泡洗对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共纳入90例接受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且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患者每日采用血痹康泡洗,对照组患者每日采用温水泡洗,治疗时间为30分钟,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及肢体麻木程度的改善情况、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生活质量。此外,比较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以评价安全性。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神经毒性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18%,对照组为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麻木程度均表现下降的趋势,治疗至第二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肢体麻木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显著增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④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出现明显异常(P>0.05),血痹康泡洗疗法安全性较高。结论血痹康泡洗治疗可改善奥沙利铂化疗后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及肢体麻木程度,有效提高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王宇立沈彬雯唐禹方媛李雁陈旻
- 关键词: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
- 胃癌患者化疗前后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观察化疗对于胃癌病人的中医证候的影响,为中医治疗胃癌化疗病人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的胃癌化疗住院病人70例,观察经过2个疗程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化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特点,并按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加以评分及分类为单一证候,运用统计学分析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差异。结果:①化疗前胃癌病人以血虚、气虚、气滞和血瘀为主要表现,舌苔以舌淡苔薄及舌淡紫苔厚为主。②化疗后阴虚、脾虚和痰湿表现明显增加(P<0.05),舌象转变为红舌厚腻苔为主(P<0.05)。脉象在化疗前后以细脉为多见,化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病人经过化疗后血瘀和气滞表现减少,但阴虚、脾虚和痰湿表现明显增加,根据临床观察的结果提示对于胃癌化疗后患者中医治疗上应该将养阴及健脾化湿作为重点。
- 朱为康李雁候风刚陈旻周亦阳
- 关键词:胃癌化疗中医证候
- 晚期结直肠癌中药用药规律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分析2005年1月—2012年8月上海市中医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的住院和门诊收治的46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运用频数统计法对所用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功效归类、性味归经等规律进行统计。结果发现:1中药类别分析:从284例服用中药汤剂的研究病例中共出现中药334种,药物使用频次共5 574次。按其功效将归为20类,主要是清热药(66种)、补虚药(38种)、活血化瘀药(31种)、化痰止咳平喘药(29种)、利水渗湿药(27种),共占57.2%;按频次比例占1%以上的中药共23味,按频次依次为:白术202次、茯苓188次、谷芽168次、黄芪162次、麦芽158次、薏苡仁155次、陈皮141次、山楂127次、神曲118次、党参105次、半夏100次、甘草100次、白花蛇舌草89次、山药88次、八月札81次、白芍80次、生地黄77次、枸杞子71次、当归70次、藤梨根63次、枳壳62次、木香57次、野葡萄藤56次;2中药性味分析:所有药物的药性按出现频次依次为温(2 071次)、寒(1 575次)、平(1 553次)、凉(358次)、热(18次),其中温、寒、平类药物共用5 199次,占用药次数的93.2%;所有药物涉及药味,依次为甘(3 346次)、苦(2 459次)、辛(1 714次)、酸(543次)、淡(427次)、涩(289次)、咸(222次),前3位的甘、苦、辛,共占83.5%;3中药归经分析:药物归经使用频次共计14 512次,从高到低以脾经、胃经、肺经、肝经为多,共占72.7%;4临床疗效分析:按是否服用中药将463例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79例,其中死亡155例,生存时间为(14.674±1.083)个月,1 a生存率为42.8%、2 a生存率为21.3%、3 a生存率为8.4%、4 a生存率为4.2%、5 a生存率为0.0%。中药组284例,其中死亡220例,生存时间为(34.018±4.558)个月,1 a生存率为69.4%、2 a生存率为41.4%、3 a生存率为23.5%、4 a生存率为18.3%、5 a生存率为13.8%。可见,晚期结直肠癌的药物归经分析显示,归脾、胃两经药物超过40%。该病患者多以脾肾
- 余清清侯风刚陈旻
-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中药性味归经用药规律
- 不同中医治疗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
-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治疗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结合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中药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肿瘤分期、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作为依据进行分层以分析扶正、祛邪、扶...
- 侯风刚李琦石齐余青青任建琳殷佩浩王伟炳陈旻李文周立宏
-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扶正治疗
- 大肠癌术后中医药临床治疗近况被引量:7
- 2012年
-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在研究大肠癌的综合治疗中,中医药取得很大进步,不局限于单纯中药汤剂治疗,同时注重中医药配合化疗治疗,并寻求中成药及中医的其它独特治法,中医多途径多方式的治疗方法,在提高大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毒副作用、预防复发与转移等方面取得明显疗效,带给大肠癌术后患者更多的生存希望。
- 余清清陈旻
- 关键词:大肠癌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