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凤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狼疮
  • 4篇系统性红斑
  • 4篇系统性红斑狼...
  • 4篇红斑
  • 4篇红斑狼疮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间充质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红斑狼疮患者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衰老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干燥综...
  • 1篇人类白细胞
  • 1篇人类白细胞抗...
  • 1篇人类白细胞抗...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无锡市第一人...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陈海凤
  • 6篇孙凌云
  • 4篇李霞
  • 2篇冯学兵
  • 2篇姚根宏
  • 2篇王丹丹
  • 2篇陆智敏
  • 2篇施冬艳
  • 2篇陈纬纬
  • 1篇陈志伟
  • 1篇任天丽
  • 1篇李晶
  • 1篇周士亮
  • 1篇邹耀红
  • 1篇陈京京
  • 1篇潘解萍
  • 1篇王世颖

传媒

  • 2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SLE患者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MSC)衰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性别、年龄匹配6例健康对照者及6例SLE患者血清,灭活补体后-80℃保存备用;分离培养3例健康对照及3例SLE患者骨髓MSC,传代至第3~4代备用;以含10%SLE或对照血清的DMEM/F12模拟机体全身血液微环境,培养不同来源骨髓MSC;SA-β-gal染色并计数阳性细胞比例;Real time PCR法检测MSC p53、p21基因水平;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p53、p21蛋白及核蛋白NF-κB(p65)表达水平;CCK8测细胞增殖。结果:SLE患者血清增加健康人骨髓MSC的β-半乳糖苷酶阳性比例[(26.6±2.1)%vs(11.8±1.9)%,P〈0.05],对SLE患者骨髓MSC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58.8±2.8)%vs.(31.2±2.2)%,P〈0.05];SLE患者血清可同时上调健康对照及SLE患者骨髓MSC的p53及p21水平;SLE患者血清既能够抑制健康骨髓MSC增殖[(0.7±0.1)vs(1.1±0.1),P〈0.01],又能抑制SLE患者骨髓MSC增殖能力[(0.5±0.2)vs(0.8±0.3),P〈0.05]。此外,SLE患者血清还可显著上调两种来源骨髓MSC核内NF-κB(p65)的蛋白水平。结论:SLE患者血清能够促进骨髓MSC衰老,该过程可能与其胞内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陈海凤姚根宏陈纬纬李霞冯学兵孙凌云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间充质干细胞衰老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水平研究
陈海凤李霞孙凌云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细胞培养上清对间充质干细胞衰老作用的研究
2015年
为了探讨SLE患者骨髓局部微环境对间充质干细胞(MSC)衰老的影响及机制。首先收集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及SLE患者骨髓各6例,留取上清液并灭活补体;以含10%骨髓上清的DMEM/F12培养基模拟机体骨髓局部微环境,培养脐带来源的MSC;SA-β-gal染色并计数阳性MSC比例;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MSC的p53、p2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荧光显微镜观察MSC核内DNA损伤标记53BP1的表达情况;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 V/PI评估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SLE患者骨髓上清可显著增加β半乳糖苷酶阳性MSC细胞比例,且上调p53和p21的表达量;在SLE患者骨髓上清处理的条件下,MSC细胞内与DNA损伤反应有关的标志性蛋白53BP1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SLE患者骨髓上清还能够明显抑制MSC的增殖能力。这提示SLE患者骨髓上清促进MSC衰老,其机制可能在于诱导MSC细胞核内DNA损伤反应。
陈海凤姚根宏陈纬纬冯学兵孙凌云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衰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B细胞FcγRⅡb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外周血B细胞FcγRIIb的表达及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FcγRIIb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pSS患者、15例正常人外周血B细胞FcγRIIb的表达。5例有严重脏器损害,...
周士亮王丹丹车楠陆智敏陈海凤施冬艳陈京京李霞孙凌云
文献传递
ROS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MSC细胞骨架F-actin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内ROS水平对其细胞骨架F-actin的影响及相关机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SLE患者MSC细胞骨架F-actin的排列;RT-PCR检测RhoA、Cdc42、Rac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F-actin及Cdc42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ROS水平;ELISA检测血清SOD水平;用20μmol/L H2O2刺激正常对照组骨髓MSC 1h,10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NAC)刺激SLE患者骨髓MSC 6h,观察MSC的改变。结果发现SLE患者骨髓MSC F-actin排列紊乱,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在基因及蛋白水平上,Cdc42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LE患者骨髓MSC胞内RO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外周血SOD水平显著降低;外源性氧化剂H2O2使正常MSC胞内ROS水平升高,导致F-actin排列紊乱,Cdc42水平表达上升,而外源性抗氧化剂NAC使SLE MSC胞内ROS水平降低,导致F-actin排列有所恢复,并且Cdc42表达下调。以上结果表明,SLE患者清除超氧化物能力减弱,骨髓MSC胞内ROS水平升高,可能通过上调Cdc42表达水平使MSC F-actin排列紊乱,在SLE患者骨髓MSC异常的机制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施冬艳李霞陈海凤陆智敏孙凌云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间充质干细胞F-ACTIN活性氧簇
沙利度胺治疗狼疮皮疹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狼疮患者皮疹的疗效、治疗的最适剂量、维持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纳入江苏省8家医院64例狼疮伴发皮疹患者,予不同剂量沙利度胺治疗,评估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沙利度胺50~75mg/d治疗时,可见较好疗效及较少的不良反应,维持治疗3~4周完全缓解率明显升高。SLE患者的其他指标如SLE疾病活动指数(治疗前7.6±0.5,治疗后3.9±0.4)、红细胞沉降率[治疗前(33.0±4.4)ram/1h,治疗后(21.0±2.5)mm/1h]及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前(15.8±3.2)mg/L,治疗后(5.7±0.7)mg/L]均显著下降(P均〈O.05)。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困倦、头晕和便秘,无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沙利度胺治疗狼疮皮疹安全,适宜剂量推荐为50~75mg/d,维持治疗时间为3~4周。
王世颖王丹丹陈海凤邹耀红潘解萍李晶王向党任天丽张育陈志伟孙凌云
关键词:狼疮沙利度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