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梅
- 作品数:14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比较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卵巢上皮细胞癌的效果
- 2011年
- 目的:比较卵巢上皮细胞癌应用TP(紫杉醇+卡铂/顺铂)方案和PC(顺铂+环磷酰胺)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1年6月有随访资料的卵巢癌患者48例,观察组24例采用TP方案,对照组24例采用PC方案。两组患者行卵巢癌分期手术或较为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化疗次数在4次以上。结果:TP方案总有效率79.2%,与PC方案总有效率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顺铂化疗疗效优于PC方案。
- 刘太锋陈香梅王艳艳
- 关键词:卵巢上皮细胞癌紫杉醇化疗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4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24例行单纯化疗,化疗方案同治疗组。2~4个周期后判定疗效。结果:(1)治疗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化疗后生存质量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刘太锋陈香梅王艳艳
-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化疗小细胞肺癌
- 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肿瘤标志物、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接受诊治且随访至2022年7月的106例m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予以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n=21),B组(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n=42),C组(予以单纯化疗,n=43),对比总有疗效、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Th1/Th2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NF-γ)、IL-4、IL-10]、不良反应,生存时间及2年生存率。结果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AFP、CEA、CA72-4、CA125、CA199、IL-2、INF-γ、IL-4、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的AFP、CEA、CA72-4、CA125、CA199、IL-4、IL-10低于C组,而IL-2、INF-γ高于C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2年生存率、生存时间高于C组(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mCRC具有较为理想效果,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改善免疫功能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陈香梅刘太锋
-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化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TH1/TH2细胞因子
- 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奥施康定,评价治疗前后疼痛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5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服药2周后,轻度缓解4例(8%),中度缓解7例(14%),明显缓解25例(50%),完全缓解14例(28%)。其中中度疼痛患者有效率100%,重度疼痛患者有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2%。治疗后NRS评分(1.88±2.282)分较治疗前(7.44±1.606)分显著下降(P<0.01);KPS评分(75±9.31)分较治疗前(50.6±10.18)分显著提高(P<0.01),不良反应有:便秘11例,恶心呕吐6例,腹胀4例,厌食2例,嗜睡3例,头晕2例。结论奥施康定能有效控制癌性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低。
- 刘太锋陈香梅王艳艳
- 关键词:奥施康定癌痛
- 甲地孕酮联合DCF方案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甲地孕酮联合5-氟尿嘧啶+顺铂+多西紫杉醇(DCF)方案化疗对改善进展期胃癌(AGC)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42例AGC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单纯DCF方案化疗组(DCF组,16例)和甲地孕酮联合DCF方案化疗组(甲地孕酮联合DCF组,26例),患者均给予DCF方案化疗,其中甲地孕酮联合DCF组同时给予甲地孕酮口服治疗,化疗方案为28d为1个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卡氏行为状态(KPS)评分、食欲、体重情况以及化疗毒副作用、全身情况变化。结果诊疗后甲地孕酮联合DCF组有20例(76.9%)KPS评分提高,DCF组有4例(25.O%)KPS评分提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地孕酮联合DCF组食欲增加者21例(80.8%),DCF组食欲增加者3例(1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地孕酮联合DCF组体重增加者19例(73.1%),DCF组体重增加者2例(1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地孕酮联合DCF组出现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5例(19.2%),DCF组出现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11例(6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地孕酮联合DCF组出现Ⅱ度以上白细胞计数减少6例(23.1%),DCF组出现Ⅱ度以上白细胞计数减少10例(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地孕酮联合DCF方案治疗AGC,可减轻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毒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陈香梅李金运刘太锋
- 关键词:甲地孕酮DCF方案进展期胃癌生活质量
-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以下简称羟考酮)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Ⅲ、Ⅳ期恶性肿瘤合并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药组20例给予羟考酮治疗,联合组20例给予羟考酮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羟考酮的用量、镇痛效果、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且联合组优于单药组(P〈0.05);羟考酮日均用量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0.05);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便秘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单药组(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能有效控制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减少羟考酮的用量及不良作用,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秦晓冰宋成洁于韬李金运刘太峰陈香梅
- 关键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加巴喷丁
- 沙培林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沙培林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伴有中到大量胸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尽量排尽胸水,治疗组胸腔注入顺铂和沙培林治疗;对照组仅用顺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6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毒性及胃肠道反应,均相对较轻,以Ⅰ~Ⅱ级为主。结论沙培林联合顺铂治提高了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 刘太锋陈香梅王艳艳
- 关键词:顺铂恶性胸腔积液
- 西黄胶囊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肿瘤科治疗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观察组25例采用西黄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57.16±4.22)%、CD4^+(36.01±3.12)%、CD8^+(27.36±3.27)%、CD4^+/CD8^+(1.31±0.34)水平较对照组的(45.97±4.35)%、(29.23±3.62)%、(34.42±2.94)%、(0.85±0.26)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在转氨酶升高、血红蛋白下降发生几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白细胞不良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有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从而提升整体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刘太锋陈香梅秦晓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西黄胶囊免疫功能
- 比较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卵巢上皮细胞癌的效果
- 目的:比较卵巢上皮细胞癌应用TP(紫杉醇+卡铂/顺铂)方案和PC(顺铂+环磷酰胺)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6月有随访资料的卵巢癌患者48例,观察组24例采用TP方案,对照组24例采用PC方案。两组...
- 刘太锋陈香梅王艳艳
- 关键词:卵巢上皮细胞癌紫杉醇化疗
- 文献传递
- 醛氢叶酸、5-氟脲嘧啶、顺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醛氢叶酸(CF)、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均采用CF、5-Fu、DDP联合HCPT方案化疗2个周期以上,评定疗效、毒性。结果总有效率为46.9%,其中胃癌41.7%,结直肠癌50.0%,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结论该方案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低,可作为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治疗方法。
- 李金运于韬陈香梅
- 关键词:醛氢叶酸5-氟脲嘧啶羟基喜树碱胃肠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