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莹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肝脏
  • 4篇小鼠
  • 3篇电感耦合
  • 3篇电感耦合等离...
  • 3篇电感耦合等离...
  • 3篇质谱
  • 3篇鼠肝
  • 3篇头孢
  • 3篇离子
  • 3篇抗氧化
  • 3篇过氧
  • 3篇过氧化
  • 2篇氧化酶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原料药
  • 2篇脂质
  • 2篇脂质过氧化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食品药品...
  • 4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北京市丰台区...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北京市预防医...

作者

  • 13篇韩莹
  • 9篇黄沛力
  • 6篇刘娜
  • 5篇谢广云
  • 4篇牟颖
  • 4篇韩四海
  • 4篇孙志伟
  • 3篇尹利辉
  • 3篇许明哲
  • 3篇姚尚辰
  • 2篇敬海明
  • 2篇田冶
  • 2篇于秋红
  • 2篇刘裕婷
  • 2篇王琰
  • 2篇邹文博
  • 2篇李进
  • 2篇陈春霞
  • 2篇肖杨
  • 2篇张培培

传媒

  • 3篇毒理学杂志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镧、铈、钕在小鼠肝细胞核和线粒体中的蓄积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稀土元素在小鼠肝细胞核和线粒体中的蓄积情况。方法选用雄性ICR小鼠灌喂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的稀土元素(La、Ce、Nd),6周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仪测量小鼠肝细胞核和线粒体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核和线粒体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增加,细胞核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线粒体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结论稀土元素(La、Ce、Nd)可以进入肝细胞,主要蓄积在肝细胞核。
于秋红刘裕婷韩莹谢广云刘娜黄沛力
关键词:细胞核线粒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碲化镉量子点对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及DNA损伤效应初探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对小鼠肝脏的氧化应激及其DNA损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动物,尾静脉注射染毒。其中小鼠肝脏自由基检测试验设阴性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即0、3.75、37.5及375nmol/ml CdTe QDs溶液组;小鼠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组别同前,另设阳性对照组(20mg/ml环磷酰胺)。每只动物注射0.2ml实验溶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染毒24h后断头处死动物。用低温电子顺磁共振(EPR)检测小鼠肝脏组织自由基水平的变化;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小鼠肝细胞DNA损伤。结果染毒24h时后,随着CdTe QDs染毒剂量的增加,低、中、高染毒组的小鼠肝脏组织自由基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高(P〈0.05,P〈0.01);小鼠肝细胞SCGE检测彗星尾长、Olive尾矩、尾DNA%、头尾比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 CdTe QDs可导致小鼠肝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并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谢广云张杰肖杨韩莹刘娜李斌牟颖韩四海黄沛力孙志伟
关键词:碲化镉电子顺磁共振单细胞凝胶电泳氧化应激DNA损伤
碲化镉量子点对小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研究
目的探讨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对小鼠睾丸的急性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2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1d、3d、7d(三个不同时间组),采用尾静脉注射进行一次性染毒CdTe QDs,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染...
韩莹谢广云刘娜黄沛力
关键词:睾丸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氧
氯化锰对大鼠肝脏影响的时效研究
目的 探讨氯化锰(MnCl2)对大鼠肝脏影响与作用时间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染毒Ⅰ、Ⅱ、Ⅲ组,对照Ⅰ、Ⅱ、Ⅲ组),染毒Ⅰ、Ⅱ组分别经腹腔连续注射6mg/kg.dMnC 2 30、90d;染毒Ⅲ组连续注射...
陈春霞敬海明韩莹黄沛力李国军
碲化镉量子点对小鼠肝脏超微结构及重要生物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探讨了碲化镉量子点(cadmium telluride quantum dots,CdTeQDs)对小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及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和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活性的影响。将2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QDs染毒组和对照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方式进行一次性染毒,染毒组每只小鼠注射2μmol·kg-1体重的CdTeQDs(以Cd^(2+)的摩尔浓度计算)。每5只为一组分别在染毒后的1 d、3 d和7 d处死小鼠,另外5只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取部分肝组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并使用试剂盒测定肝脏中SDH、Na^+/K^+-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结果显示CdTeQDs暴露后染毒组小鼠肝细胞胞浆疏松,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嵴减少等结构变化,表明肝细胞受到损伤且染毒1 d后损伤最严重;肝脏中染毒组SDH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染毒1 d后,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随着染毒后时间的延长,其活性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单次量注射CdTeQDs能够引起小鼠肝脏损伤,抑制SDH活性,引起ATP酶活性改变,这些症状在暴露时间内呈现恢复趋势。
王吉龙韩莹王萌萌孙湖泊黄沛力孙志伟
关键词:小鼠肝组织超微结构琥珀酸脱氢酶ATP酶
利福定标准物质的研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为满足国内利福定质量控制需要,标定首批利福定标准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对利福定标准物质的结构进行确证,并首次对该化合物的核磁信号进行了准确归属。采用质量平衡法确定了利福定的含量并进一步利用核磁定量法对上述结果进行佐证。结果:本批利福定标准物质的纯度按利福定(C45H63N)3O12)计为86. 6%。结论:建立了首批利福定标准物质检测方法。
田冶姚尚辰尹利辉韩莹崇小萌马步芳许明哲
关键词:利福定标准物质
碲化镉量子点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特征。方法将45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9组(对照组及染毒1、6、12、24、48、72、120和168 h组)。对照组每只静脉注射0.2 ml生理盐水。染毒组经尾静脉注射CdTe QDs 2.5μmol/kg(以Cd计算),分别在给药后1、6、12、24、48、72、120和168 h断头处死小鼠,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脑中Cd和Te的含量。结果 Cd高水平蓄积于肝和肾,而Te则主要蓄积于脾。结论 Cd和Te在小鼠体内具有不同的分布形式,提示部分CdTe QDs在小鼠体内可能发生了降解或生物聚集。
刘裕婷韩莹刘娜牟颖韩四海于秋红孙志伟黄沛力
关键词:碲化镉量子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碲化镉量子点在小鼠血液和肝脏中的代谢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解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在小鼠血液和肝脏中的分布特征,将24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及染毒0.5、1、6、12、24 h组)。对照组每只静脉注射0.2 ml生理盐水。染毒组经尾静脉注射CdTe QDs 1.5μmol/kg(以Cd计),分别在给药后0.5、1、6、12、24 h,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量血液和肝脏中Cd和Te的含量。给药0.5 h后,血液中Cd和Te的含量分别为(2 160.6±167.0)ng/ml和(1 837.7±78.2)ng/ml;给药24 h后,Cd和Te的含量分别降为(230.3±48.1)ng/ml和(235.3±16.7)ng/ml。肝脏中Cd和Te含量在给药后6 h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 257.5±111.2)ng/g和(232.2±16.7)ng/g;24 h后,Cd和Te的含量分别为(1 158.9±68.2)ng/g和(146.8±20.5)ng/g。说明尾静脉注射CdTe QDs后,Cd和Te在血液中的代谢速度较快,Cd在肝脏中的代谢速度较慢。
于秋红刘裕婷韩莹谢广云刘娜黄沛力牟颖韩四海
关键词:血液肝脏代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一种头孢羟氨苄原料药及其制剂中聚合物杂质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孢羟氨苄原料药或其制剂中聚合物杂质的检测方法,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包括色谱条件的建立和聚合物杂质定位对照溶液的制备;其中,所述色谱条件为:固定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以pH4.8~5.2的0...
李进尹利辉符雅楠冯芳姚尚辰许明哲王琰邹文博韩莹张培培
文献传递
氯化锰染毒大鼠肝脏的一些氧化与抗氧化指标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氯化锰(MnCl2)染毒大鼠肝脏的一些氧化与抗氧化指标变化。方法使用MnCl26mg/(kg·d)腹腔连续注射分别染毒雄性SD大鼠30d、90d(染毒Ⅰ、Ⅱ组)及染毒90d后停止染毒,继续正常喂养30d组(染毒Ⅲ组)。苏木素-伊红(HE)法染色,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分子荧光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大鼠染毒MnCl2肝脏组织学损害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小叶结构紊乱,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肝脏变性坏死程度中,染毒Ⅱ组明显大于染毒Ⅰ组,染毒Ⅲ组轻于染毒Ⅱ和染毒Ⅰ组;与对照组相比,染毒Ⅰ、Ⅱ组肝脏中MDA含量分别高出26%、78%;GSH含量分别降低24%、31%;GSH-Px活性分别降低22%、38%;T-AOC分别降低39%、60%。染毒Ⅲ组肝脏中以上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氯化锰对大鼠肝脏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其损伤程度与连续作用时间成正相关,停止染毒一定时间后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和病理结构均得到了明显的恢复。
陈春霞敬海明韩莹刘建中赵超英马玲张鹏阎向东郑珊聂燕敏卢庆生杜宏举黄沛力李国君
关键词:肝脏丙二醛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