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宏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1
- 供职机构:如皋市植保站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棉田三代玉米螟幼虫为害转移规律
- 1996年
- 1993年在江苏省如皋市研究了棉田三代玉米螟幼虫为害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棉田三代玉米螟为害,因棉株生育状况而变,初龄幼虫为害表现为随机选择,在蕾、叶柄中的幼虫,2、3龄时向外转移为害。高龄幼虫绝大多数为害大铃,少量蛀杆。依据棉田发生为害规律,三代玉米螟防治时间,以卵盛期用药最佳。
- 王学平马宏丁旭李明光曹雁萍
- 关键词:棉花害虫玉米螟幼虫为害规律
- 35%棉安磷乳油防治棉伏蚜
- 1994年
- 35%棉安磷乳油防治棉伏蚜马宏,王学平(江苏如皋市植保站,226500)棉伏蚜是棉花中期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其抗性明显增大。为了减缓其抗药性,寻求更佳防治药剂,1993年我们进行此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药剂(1)...
- 马宏王学平
- 关键词:乳油
- 玉米秸秆还田对棉田玉米螟种群动态影响
- 1995年
- 玉米螟是我市棉花重要害虫之一,玉米和棉花以及早中晚熟玉米并存,导致棉田玉米螟发生逐年加重。实践表明,玉米秸秆还田是棉田玉米螟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产中,充分表现出其对棉田玉米螟的至关作用和影响。 一、玉米螟发生的概况 玉米螟在我地一年发生3代,有的年份有不完全4代。1代为害玉米,产卵高峰期一般在5月底6月初;2代为害玉米和棉花,从虫量分布看。
- 王学平马宏李明光张志宽丁旭曹雁萍
-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玉米螟种群动态害虫
- 小麦白粉病防治适期商讨
- 1992年
- 白粉病是我市小麦主要病害,常年偏重至大发生,已成为制约小麦生产的重要因子。目前防治指标和防治时间不尽一致,为探讨小麦白粉病最佳用药时间,提高防治效果,1991年进行了白粉病分期施药试验。
- 丁旭马宏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防治适期大发生病叶率防病效果校正防效
- 玉米纹枯病在如皋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被引量:16
- 1991年
- 在江苏如皋地区玉米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AGl-IA群)主要发生在玉米籽粒形成至灌浆期,蔓延盛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阴雨高湿是流行的主导因子。病害发生程度与产量损失率成显著正相关。化防适期在病害发生初期(病株率2—3%)最佳药剂为井岗霉素。
- 蒋海霖丁旭马宏
-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药剂
- 综合治理棉铃虫经验谈被引量:1
- 1995年
- 综合治理棉铃虫经验谈刘萍,马宏,徐汉林江苏如皋市植保站226500江苏如皋市是以两旱一水耕作制为主体的耕作栽培体系,两年五熟。主体作物为麦、玉米、后季稻、棉花等,复种指数高,生态环境复杂,为棉铃虫的发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营养源。1棉铃虫的发生特点199...
- 刘萍马宏徐汉林
- 关键词:棉花棉铃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