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红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重力波
  • 2篇低热层
  • 2篇中层顶
  • 2篇中高层大气
  • 2篇卫星
  • 2篇光化学
  • 2篇反演
  • 2篇高层大气
  • 2篇并行计算
  • 2篇层顶
  • 2篇潮汐
  • 2篇潮汐波
  • 2篇大气动力学
  • 2篇O
  • 2篇N
  • 1篇动力学
  • 1篇振动能级
  • 1篇中层顶区
  • 1篇三维数值模式
  • 1篇数据反演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俄罗斯科学院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4篇高红
  • 13篇徐寄遥
  • 6篇袁韡
  • 6篇刘晓
  • 4篇陈光明
  • 4篇姜国英
  • 3篇袁伟
  • 2篇李文强
  • 2篇马瑞平
  • 1篇吴明亮
  • 1篇吴永富
  • 1篇纪巧
  • 1篇陈孙征

传媒

  • 4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一代中层-低热层大气动力学经验模式的建立和研究
徐寄遥姜国英袁韡高红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该课题来源于2008年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GYHY200806024)《空间天气定量化预报技术及其集成》。背景:为提升平流层-中间层-低热层大气环境的预报水平和能力,实现以自主...
关键词:
关键词:大气动力学
中高层大气潮汐波传播特性及其效应研究
徐寄遥袁韡姜国英高红刘晓
1.课题来源与背景:来源于973基础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面上基金课题《气辉辐射对大气潮汐波的响应研究》。课题涉及从平流层到低热层大气的动力学和大尺度波动过程。利用国际上对该区域大气地卫星探测和地基探测数据,分析...
关键词:
关键词:大气动力学潮汐波
低热层与电离层耦合在气辉和钠层对重力波响应中的作用研究
徐寄遥高红刘晓姜国英袁韡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来源于基金委面上项目。中间层、低热层和低电离层(MLTI)是大气动力学、中性大气光化学、电离成分光化学、大气的气辉辐射以及电动力学等多种物理和化学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区域,是从中性大气向电离层的过...
关键词:
关键词:计算方法
利用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反演高层大气密度的方法被引量:4
2010年
为有效监测高层大气密度,研究利用CHAMP卫星的加速度计数据和相关测量数据反演高层大气密度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卫星切线方向的加速度观测数据和动力学模型计算大气密度,运用HWM93模式模拟风场。并对反演的误差进行了详细分析,反演的总误差为10%~15%,将中低纬度CHAMP密度数据与NRLM-SISE00模式值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平均残差为0.03,均方根误差为0.23。此外,数据显示磁暴时大气密度明显增大,并存在清晰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演大气密度。
陈光明符养薛震刚陈凤贵高红
关键词:大气密度加速度计CHAMP
我国光学干涉仪对中高层大气风场的首次观测被引量:12
2010年
子午工程光学干涉仪安装在河北省境内的国家天文台兴隆园区(40.2°N,117.4°E),于2010年4月开始观测运行,探测峰值高度在87,98和250km的OH892.0,OI557.7和OI630.0nm的气辉辐射.设备从4月5日到5月12日共38d的观测运行表明,光学干涉仪成功地进行了中高层大气风场的地基观测,获得了大气风场的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风场数据具有非常明显的逐日变化,观测期间内,在87,98,250km高度区域内的经向风和纬向风的平均值分别处在-16.5~8.7和-5.4~7.6m/s,-24.4~15.9和2.3~23.0m/s,-43.6~1.5和-22.6~49.3m/s之间.与HWM93模式结果比较,87和98km峰值高度的气辉反演风场的平均分布与模式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半日潮变化相当明显;250km高度的热层大气风场的探测结果与经验模式有较大的差异.观测结果表明,子午工程光学干涉仪是一个适合观测中纬地区中层顶和热层风场的地基探测设备.
袁韡徐寄遥马瑞平吴谦姜国英高红刘晓陈孙征
关键词:中层顶风场
2000年和2001年52°N地区OI_(5577)气辉强度与原子氧浓度峰值的时间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06年
分析了2000年和2001年期间52°N地区OI5577气辉强度的夜间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利用由 OI5577气辉强度反演原子氧浓度峰值的方法反演出原子氧浓度的峰值,分析了峰值的夜间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OI5577气辉强度的夜间变化特征随季节变化, 2000年春季的夜间强度最大值出现在0000LT 之后,夏季和秋季的出现在0000LT之前,冬季的出现在0000LT,2001年春季和秋季的夜间强度最大值出现在0000LT之前,夏季和冬季的出现在0000LT;OI5577气辉强度在2000年2月份,8月份和10月份出现最大值,在2001年9月份有最大值.就主要特征而言,反演出的原子氧浓度峰值的夜间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分别与OI5577气辉强度的一致.
高红徐寄遥袁(韦华)A.V.Mikhalev
关键词:季节变化特征
A method of inversing the peak density of atomic oxygen vertical distribution in the MLT region from the OI(557.7nm) night airglow intensity
以MSIS-90经验大气模式为参考大气,以东经120度处不同纬度和季节的MLT区域原子氧浓度高度分布剖面为例建立起利用单-OI(557.7nm)气辉强度反演原子氧浓度峰值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反演其它经度的原子氧浓度峰值,结...
高红徐寄遥袁伟A.V.Mikhalev
文献传递
反应HO_2+O→OH+O_2对OH夜气辉辐射的贡献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探讨了OH Meinel夜气辉辐射的光化学模式,给出OH(ν≤9)分子数密度分布的计算通式,重点研究了化学反应HO2+O→OH(ν≤6)+O2对ν≤6各振动能级上OH分子数密度分布以及(ν′—ν″)(ν′≤6)振动带气辉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对数密度的贡献随振动能级的减小而增大,对(ν′—ν″)振动带辐射的贡献随着较高振动能级ν′的减小而增大,以春分时为例,它可使第1振动能级上的OH分子最大数密度和(1—0)带的最大辐射率增加约33%,第6振动能级上的最大数密度和(6—ν″)带的最大辐射率增加约7%,(1—0)带的辐射强度增加约30%,(6—ν″)带的强度增加约11%.该反应使各振动能级上分子数密度的高度分布剖面以及各振动带体辐射率的高度分布剖面变宽,最大数密度、最大发射率所处的高度下降1km左右.此外,该反应的影响程度随着原子氧密度的降低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在夏至时最大,在冬至时最小.
高红徐寄遥陈光明
关键词:振动能级
中层顶区光化学-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徐寄遥袁伟吴永富马瑞平纪巧高红吴明亮刘晓
中间层、低热层和低电离层是从中层大气到电离层的过渡区域,在该区域中,中性大气光化学、电离大气光化学、动力学、大气辐射过程以及各种尺度的大气波动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耦合系统。大气波动中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是该区域...
关键词:
关键词:光化学中高层大气
TIMED卫星测量得到的OH和O_2(1.27μm)夜气辉全球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研究OH和O2夜间气辉辐射随时间变化的全球分布特征,我们利用TIMED卫星在2002~2009年间的OH和O2气辉辐射率数据对两种夜气辉的高度变化、地方时变化和季节变化等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OH夜气辉比白天气辉强,O2夜气辉比白天气辉弱.赤道附近的OH夜气辉辐射强度在午夜附近达到最强,中高纬度地区的OH夜气辉辐射强度在日落之后和日出之前较强.在分点时,赤道附近的O2夜气辉辐射强度随着地方时减弱,在至点时它的地方时-纬度分布有一个低值区.对于夜气辉辐射率的高度-纬度分布,OH的分布在分点时有一个峰,位于赤道上空85 km附近,并且3月分点的峰比9月分点的强;O2的分布在分点时有三个峰,分别位于秋分半球30°附近、赤道附近和春分半球30°附近,位于赤道附近的峰高最低;两种夜气辉在至点的分布均有三个峰.两种夜气辉的辐射强度在赤道附近有明显的年变化特征和半年变化特征,半年变化的峰值和谷值分别出现在分点和至点,并且3月分点的峰值比9月分点的大,两种气辉的分布均存在南北半球不对称特征.
高红徐寄遥陈光明袁韡BELETSKY A B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