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继宗
- 作品数:71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巡抚奏折揭秘疏附大震灾
- 2014年
- 灾情众说不一
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九日(1902年8月22日)新疆疏附县发生一次大地震,现代地震学家把震中定在今阿图什市北(北纬39.9度、东经76.2度),名之为“阿图什大地震”,震级定为8坛(疏附大地震发生时,阿图什还只是一个小村庄,1943年1月始置阿图什县,1986年6月撤县建市)。
- 高继宗
- 关键词:震灾奏折地震学家地震发生
- 掷去乌纱不为官——郑板桥辞官
- 2013年
- 郑板桥,乾隆七年春铨选为曹州府范县知县兼署朝城县,十一年调任山东莱州府潍县知县,十七年底辞官。郑板桥辞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重农轻士、乐为农夫;二是不肯与虎狼官吏共事;三是为民造福的夙愿无法实现。重农轻士乐为农夫郑板桥在做官之前,曾写《道情十首》,其中就有不屑为官的豪言壮语:"扯碎状元袍,脱却乌纱帽,俺唱这首道情儿归山去了。"做官之后,郑板桥更认为做官不如为农。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里说:"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
- 高继宗
- 关键词:郑板桥辞官重农四民清史稿
- 震后应急大事:防控次生水灾
- 2009年
- 西部地震多次生水灾
大地震后往往会次生水灾,我国史籍很早就有记载。西汉大儒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在《春秋繁露》卷四就记有:鲁成公五年(公元前586年)“七月地震,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梁山在陕西和山西边界,河为黄河。)此后文献对地震次生水灾的记载越来越多,灾情也越来越翔实,明清以至民国时期,记载内容更为丰富。
- 高继宗
- 关键词:地震后水灾次生山崩
- 蓟门与蓟门地震
- 2009年
- 蓟门是京城的代称蓟门地震,一见于明朝天启皇帝在蓟辽总督阎鸣泰天启六年五月十九日奏报上的批示:“蓟门地震,奴患孔棘,备御宜周,这马价火器、火药等件,作速酌议给发。”又见于《天启实录·卷71》(以下简称《实录》):天启六年五月“戌申巳刻王恭厂灾。……是日,蓟门地震。”蓟门是那里?《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二卷》(以下简称《汇编》)编者注解说:
- 高继宗
- 关键词:资料汇编编者
- 地震堰塞湖的祸与福
- 2011年
- 建造“水库”的绝世记录
汶川8.0级地震及其余震造成的山崩和滑坡数量具体有多少?四川大学的一家研究机构作了粗略的统计:至少有1.5万余处。
- 高继宗
- 关键词:地震滑坡体研究机山崩余震山谷
- 曹蕴键和《曹南地震灾变记》
- 2023年
- 曹蕴键(1882—1970),字铁如,原籍山东定陶县,寄居菏泽。清末与民国时期历任知县、秘书、文书等职。1952年6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曹南地震灾变记》详述了他在1937年菏泽大地震时的亲身经历、震后的应急自救措施,以及所见所闻。菏泽大震发生于抗日战争爆发后,战火已烧到河北南部、山东、江苏沿海地区,政府和民间均无力救灾,有关震情与灾情的资料严重缺失。《曹记》则可稍作弥补,堪称珍贵史料。
- 高继宗
- 关键词:珍贵史料
- 救灾奇事——灾民控告救灾官
- 2013年
- 1982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西藏地震史料汇编(第二卷)》,这是一本察隅一墨脱8.6级地震资料专集,是由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合作编译的。书中收录西藏噶厦(民主改革前的西藏地方政府)档案243件,约20万余字,为全面研究8.6级地震灾情、西藏地方政府的救灾举措以及官府与寺庙的重建提供了可靠、详实的基础资料。8.6级地震发生于藏历第十六绕迥阳铁虎年七月二日(1950年8月15日)22时09分,是中国大陆有史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宏观震中先定在察隅西,后改定在墨脱南(北纬28.9度、东经95.2度),震中烈度达Ⅻ度。8.
- 高继宗
- 关键词:西藏地方政府震中烈度宏观震中
- 曼哈顿的放狗园
- 2008年
- 读者或许生疑:有放羊的、放牛的、放马的,何曾听说过有放狗的?有,确实有,而且还不是在田野山岭间放,也不是在草原树林里放,就是在美国纽约市最繁华的曼哈顿市区里放,如不是亲眼所见,亲手摄影,作者也会对放狗半信半疑。
- 高继宗
- 树木神力胜震力
- 2012年
- 震后无伤
翻阅唐山大地震的灾情照片,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在建筑废墟的旁边,完好无伤的树木数不胜数,这蝗树木依然枝繁叶茂,挺天立地(图1)。吉祥路边的一排行道树虽}皮错他1.86米,人树照样茂盛卞k(图2)。
- 高继宗
-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行道树
- 大震灾催生新经验被引量:1
- 2006年
- 唐山大地震在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之余,也把余波发送到了我国的地震研究领域。抚今追昔,大震灾催生了哪些新的经验?我国的地震减灾工作在那次震撼下又有多少进步?我国的城市综合减灾又面临哪些问题呢?
- 高继宗
- 关键词:震灾唐山大地震城市综合减灾地震研究减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