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丛春

作品数:119 被引量:465H指数:12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4篇动脉
  • 24篇冠状
  • 22篇血管
  • 21篇冠状动脉
  • 20篇介入
  • 19篇心肌
  • 16篇心病
  • 16篇消融
  • 15篇介入治疗
  • 15篇冠心病
  • 14篇射频消融
  • 13篇造影
  • 12篇心脏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10篇飞行人员
  • 9篇导管射频
  • 9篇导管射频消融
  • 9篇消融术
  • 7篇重建术

机构

  • 105篇空军总医院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佳木斯医学院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航天员科...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贵阳医学院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哈尔滨建筑工...
  • 2篇航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19篇黄丛春
  • 46篇刘朝中
  • 32篇罗惠兰
  • 32篇张海涛
  • 31篇卢才义
  • 28篇王俊华
  • 26篇魏璇
  • 24篇毛树森
  • 24篇王文清
  • 20篇田建伟
  • 19篇孙津津
  • 17篇于心亚
  • 17篇谈维洁
  • 17篇朴龙松
  • 15篇王建昌
  • 10篇李玉茜
  • 8篇柴萌
  • 8篇李利
  • 6篇徐先荣
  • 6篇郄晓红

传媒

  • 12篇空军医学杂志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佳木斯医学院...
  • 5篇中华心律失常...
  • 5篇中国心脏起搏...
  • 5篇中华航空航天...
  • 5篇空军总医院学...
  • 4篇中华老年多器...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山东医药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2篇2016
  • 1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5篇2000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房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报告
2003年
魏璇黄丛春谈维洁罗惠兰朴龙松齐自荣杨淑惠刘朝中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后放飞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总飞行时间2500 h.患者2006年11月在我院体检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动态心电图示持续性心房颤动.追问病史,患者偶有心悸,无胸痛、胸闷,无头晕.查看体检本,2005年体检心电图正常.给予"乙胺碘肤酮"治疗,复查心电图未恢复正常.
xu shu-xuan徐先荣zheng jun黄丛春张征宇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病例报告
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的临床应用(附4例报告)
1999年
目的 评价钬激光经皮心肌血运重建术(PMR) 的方法学。方法 病例选择:①顽固性Ⅲ~Ⅳ级心绞痛,②冠脉病变不适合搭桥,③6 个月内无心肌梗死( 心梗) ,④心电图和ECT 示心肌缺血,⑤左室最大舒张厚度≥8mm 。操作方法:双平面左室造影,取最大舒张期作定位参照;激光器同步在T 波易损期前30ms;经大腔管送入激光导管对缺血左室壁打孔,深度6m m ;在屏幕上标示打孔部位和序号。结果 4 例病人男性(62 ±7) 岁。心绞痛(21±9) 年,加拿大分级Ⅳ级3 例,Ⅲ级1 例。心电图和ECT 示前壁、下壁或间隔缺血;左室壁最大舒张厚度(11 ±3)m m ,射血分数(62 ±5)% ;冠脉造影3 支和2 支弥漫性病变各2 例。共打孔(14 ±3) 个,操作中病人无不适,无并发症,手术时间(68±7)min。术后心肌酶和心电监测正常,第3 天心绞痛降为Ⅱ级1 例、Ⅲ级2 例,1 周降为Ⅱ级3例,维持Ⅲ级1 例,随访5 个月均降为Ⅱ级。结论 采用钬激光系统行PMR 安全可行,对Ⅲ~Ⅳ级心绞痛者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使用的操作方法简单实用,能有效防止心脏穿孔和心律失常。
卢才义毛树森黄丛春魏璇刘朝中王文清张红朴龙松刘姝英杨淑惠齐志荣黄卓英仲京徐金星解士胜
关键词:激光疗法心肌血运重建术心绞痛RMR
Szabo技术在冠脉开口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Szabo技术在介入处理冠脉开口部位病变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Szabo技术介入干预的16例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提示病变符合Medina分类010/001分叉病变或者主动脉-开口部位病变。首先预扩张病变,在送入第1根导丝通过开口-分叉病变后,送第2根导丝作为锚定导丝,在体外穿过支架尾端最末网眼送入另一分支远段,支架近端沿第1根导丝送入病变处,由于锚定导丝作用便可成功精确定位于病变开口。所有患者术后跟踪随访3~12月,其中10例于术后半年进行冠脉造影复查。结果:所有16例患者中,15例成功采用Szabo技术精确定位释放支架,1例因血管局部钙化支架脱载改用常规方法后成功释放支架;所有病变中9例位于前降支开口,2例位于右冠开口,2例位于回旋支与钝缘支开口,2例位于右冠后降支与左室后侧支开口;术后跟踪随访3~12月均无心绞痛发作及其它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Szabo技术在介入处理冠脉开口部位病变中可以起到精确定位完全覆盖病变的作用,但对于钙化或弯曲病变将会增加支架脱载的风险。
张海涛孙津津黄丛春AARON Wong刘朝中田建伟李玉茜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开口病变
肾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功能重构及K^+通道开放剂的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功能重构及K+通道开放剂的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对照(假手术组),其余3组通过"两肾一夹"(2K1C)方法制成肾性高血压模型,分别为B:2K1C组,C:吡那地尔组,D:吡那地尔+优降糖组。术后3周通过灌胃途径予以C、D相应药物干预。术后每周检测各组大鼠血压。术后6周处死,分别取四组大鼠左股动脉、腹主动脉,行离体动脉环试验,观察对氯化钾(KCl)、去甲肾上腺素(NE)、硝酸甘油(NTG)的反应变化。结果 1周后大鼠血压开始升高(P<0.05),3周达高峰(P<0.01),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经灌胃途径予以相应药物处理3周后观察结果。6周后C组血压较B组降低(P<0.05),D组血压较C组升高(P<0.05)。股动脉及腹主动脉收缩反应,B组对KCl、NE的收缩反应较A组增强(P<0.05),对硝酸甘油的舒张反应减弱(P<0.05)。C组对KCl、NE的收缩反应较B组减弱(P<0.05),对硝酸甘油的舒张反应增强(P<0.05)。结论 Katp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可减弱肾性高血压动脉功能改变,提示K+通道在RHR血管功能重构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庞博刘朝中付兆君黄丛春徐先荣陆承荣孙津津王刚
关键词:高血压钾通道吡那地尔
静脉溶栓后与非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形术用于心肌梗塞的比较
1996年
为了比较静脉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型术(PTCA)在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将3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静脉溶栓后PTCA(U+PTCA)14例和扩冠抗凝后PTCA(NH+PTCA)20例2组。2组在发病后分别静滴尿激酶100方单位和连续静滴硝酸甘油肝素。2组在急性心肌梗塞后3周行冠脉造影,4周行PTCA。观察梗塞后再发心绞痛、冠脉狭窄程度、左室EF值、梗塞支PTCA时间和PTCA成功率。发现U+PTCA组再发心绞痛57%(8.4),NH+PTCA组20%(4/20);U+PTCA组的梗塞支病变狭窄程度重于NH+PTGA组(90+0.08%:96.9±4.23%,p<0.01);U+PTCA组左室EF值高于NH+pTCA组(0.50±0.02∶0.46±0.04,p<0.05);U+PTCA组梗塞支PTCA时间少于NA+PTCA组(0.91±0.26小时:1.73±0.56小时,p<0.01);U+PTCA组的成功率与NH+PTCA组相同(93%:90%,p>0.05)。
刘朝中王文清黄丛春毛树森
关键词:心肌梗塞静脉溶栓PTCA
冠状动脉造影所见副右冠状动脉变异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即冠状动脉开口解剖位置发生变异,是冠状动脉解剖变异较为常见的现象,其中右冠状动脉解剖变异的报道不多。有研究报道,CT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右冠状动脉存在副支的很少见-([1-3])。但我们在实际介入工作中发现,右冠状动脉存在解剖变异的并不少见。本研究重点分析冠状动脉造影中所见右冠状动脉存在单独开口副右冠的情况,并分析该解剖变异的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4年1—10月,
成少永郭元芳黄丛春王俊华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介入
冠心病高血压及无基础心血管病患者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结合冠心病、高血压探讨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高血压及无基础心血管病的房性早搏患者62例,根据房性早搏提前率将患者分为提前率小于20%组18例、20%-40%组20例和大于40%组24例。所有患者均行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查,比较所有患者房性早搏时及房性早搏前、后第1个窦性心搏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结合基础疾病对3组患者的房性早搏血流动力学变化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房性早搏时心搏出量(SV)、心搏指数(SI)、主动脉血管顺应性(AC)、每搏作功(SW)、搏功指数(SWI)、心缩力指数(HI)均最小,房性早搏前第1个窦性心搏居中,房性早搏后第1个窦性心搏最大(P〈0.05)。房性早搏心搏出量、心搏指数、主动脉血管顺应性、每搏作功、搏功指数、心缩力指数降低程度在提前率小于20%组最小,20%-40%组居中,〉40%组最大(P〈0.05)。提前率小于20%组有冠心病、高血压尤其是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所占的百分比最低,20%-40%组居中,〉40%组最高(P〈0.05)。结论 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在合并基础心血管病的房性早搏患者中房性早搏提前率相对较大,且房性早搏提前率越大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越大。
郭元芳杨波成少永李美慧王卓清黄丛春王俊华王建昌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冠心病高血压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1990年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0例甲亢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浆心钠素浓度,对其中25例甲亢患者测定了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结果表明甲亢患者血浆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降低。甲状腺激素可能有促进心房肌细胞释放心钠素作用。
柴国禄刘晶砾王维忱张建华黄丛春郭军朴礼淑
关键词:甲亢心钠素
血栓弹力图评估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估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在空军总医院心脏中心成功完成PCI手术并返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86例患者,按其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和非ISR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可能引起ISR的危险因素.结果 入选的86例患者共植入药物支架118枚,其中有20人发生ISR,我们发现ISR组和非ISR组在病变长度[(27.20±3.19) vs (22.94±4.67) mm]、C反应蛋白浓度[CRP,(6.36±2.69) vs (3.14±3.23) mg/L]、腺苷二磷酸(ADP)受体抑制率[(35.80±15.58) vs (60.31±20.91)]、尿酸和花生四烯酸(AA)途径抑制率[(68.54±17.63) vs (78.59±20.39)]、糖尿病患者比例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发现ADP低抑制率(P=0.011)是发生ISR的危险因素.结论 ADP受体的低抑制率与ISR的发生呈负相关,即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在ISR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刘英炜孙津津张海涛王俊华吴晓君于心亚黄丛春
关键词:血栓弹力描记术抗血小板药物支架内再狭窄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