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
- 作品数:11 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电凝法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纳入研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电凝法,对照组行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记录并比较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凝法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便易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低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 黄健董世平候英奎任卫国
- 关键词:电凝法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疗效
- 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纳入研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随访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高,而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疼药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健
-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急性阑尾炎疗效
-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经胆囊管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疗效分析被引量:3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治疗的最佳腹腔镜微创术式选择。方法2013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500例,其中234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LCBDE)术,266例接受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术(LTSE)。在LCBDE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LCBDE和T管引流,在LTSE组,采用LC联合LTSE。比较两组治疗后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结石复发率。结果LCBDE组结石数量为(4.6±1.7)个,显著多于LTSE组的(3.1±2.4)个(P<0.05),结石直径为(11.8±5.4)mm,显著大于LTSE组的(5.2±2.2)mm(P<0.05),手术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4±27)min、(3.4±1.3)d和(7.1±3.2)d,显著长于LTSE组的(73±21)min、(2.2±0.9)d和(3.5±1.8)d(P<0.05);LCBDE组结石清除率为94.9%,与LTSE组的94.7%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显著高于LTSE组的10.9%(P<0.05);在随访1年期间,LCBDE组结石复发率为4.7%,显著高于LTSE组的1.5%(P<0.05)。结论采用LC联合LTSE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恢复较快,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和远期结石复发率较低。
- 黄健
- 关键词:胆石症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手术
- 经腹部行TEP对下腹边缘疝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腹部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对下腹边缘疝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04例下腹边缘疝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4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采用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TEP,术后观察临床指标、应激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5 d,观察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6/54)低于对照组18.00%(9/5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部行TEP治疗下腹边缘疝疗效较好,安全性较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张达侯英奎黄健王白波
- 关键词:TEP临床疗效安全性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行腹腔镜手术所发生的各种并发症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生的原因、防治的方法。结果 33例并发症患者中胆总管部分或完全损伤15例,胆管漏9例.腹腔内出血5例,肠道损伤和穿刺孔感染各2例。结论胆管损伤、胆漏、术中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绝大部分并发症是能够预防和治愈的。
- 黄健薛应祥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 2022年
- 目的研究直肠癌手术中应用腹腔镜手术(LS)与开腹手术(OS)后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9月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疝外科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OS与LS疗效研究,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75例直肠癌患者,OS)与B组(75例直肠癌患者,LS),研究应用效果。结果B组直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指数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直肠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直肠癌患者住院时间、直肠癌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LS能够减轻患者手术疼痛感,减少手术出血量,并保障淋巴结清扫效果,改善患者住院时间,让患者在预后阶段胃肠功能恢复得更快。
- 王白波黄健张剑锋张达
-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手术安全性腹腔镜手术
- 谷氨酰胺对胃癌患者血清VEGF,IL-8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胃癌术后血清VEGF、IL-8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胃癌需进行胃癌根治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自身病情进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第1天予250 mL生理盐水+2 mL亚甲蓝确认无反流后,对照组予以5%葡萄糖溶液500 mL泵入,第2天予能全力500 mL,第3天开始予以能全力1500 mL泵入;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两组均术前及术后第10天进行血清VEGF、IL-8及肿瘤标志物CEA、CA72-4、CA19-9水平检测。并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疼痛评估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1术后第10天两组患者血清VEGF、IL-8及肿瘤标志物CEA、CA72-4、CA19-9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降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VRS疼痛等级均下降,生存质量WHOQOL评分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无疼痛人数明显增多、生存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可更显著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血清VEGF、IL-8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王白波赵永福马刚黄健侯英奎张达
- 关键词:谷氨酰胺胃癌术后IL-8肿瘤标志物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选择与疗效分析被引量:4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4例因急性胆囊炎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发病到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延期及择期3组,每组78例。早期组即在发病3天内行LC手术,延期组即在发病3天后行LC手术,而择期组即经保守治疗后择期行LC手术,记录并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早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延期组或择期组,早期组与延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期组与择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中转开腹率低于延期组或择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择期组低于延期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延期组,延期组又少于择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早期进行LC手术疗效最佳,延期手术仍安全可行,过分强调保守治疗后择期手术并不能为患者带来明显的益处。
- 黄健董世平侯英奎任卫国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摘除术的效果比较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的优势。方法将需行胆囊摘除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开腹组(OC组)和腹腔镜组(LC组)各5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用抗生素时间、镇痛药用量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O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用抗生素时间、镇痛药用量及住院时间均大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样适应证下,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优于开腹胆囊摘除术,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症,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薛应祥黄健
- 关键词:胆囊摘除术腹腔镜开腹
- 两种二次手术方法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比较
- 2021年
- 目的比较两种二次手术方法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6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4例)和开腹组(32例)。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自理能力、泌尿功能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再次外科干预发生率、造口已还纳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巴氏指数(BI)量表评分、膀胱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比开腹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可减少术中对机体造成的创伤,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及泌尿功能,且不会增加并发症风险。
- 张剑锋黄健王白波侯英奎王义
- 关键词:腹腔镜剖腹术吻合口漏疗效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