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显华

作品数:30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手术
  • 6篇骨折
  • 5篇前路
  • 4篇术后
  • 4篇皮肤
  • 4篇硫酸葡聚糖
  • 4篇内固定
  • 4篇壳聚糖
  • 4篇创面
  • 3篇形态发生蛋白
  • 3篇枢椎
  • 3篇牵张
  • 3篇颈椎
  • 3篇可调试
  • 3篇骨形态
  • 3篇骨形态发生蛋...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导管
  • 2篇血肿

机构

  • 30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黄显华
  • 14篇章莹
  • 13篇夏虹
  • 13篇戴建强
  • 12篇尹庆水
  • 12篇张亮达
  • 10篇夏远军
  • 9篇谢会斌
  • 6篇郑国栋
  • 5篇章凯
  • 4篇邓小玲
  • 4篇申丽莉
  • 4篇陈坤
  • 3篇蔡学究
  • 3篇郭晓泽
  • 3篇许文平
  • 3篇王非
  • 3篇余翔
  • 2篇李丽华
  • 2篇马向阳

传媒

  • 5篇局解手术学杂...
  • 4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中国骨科临床...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三跖骨疲劳性骨折误诊为恶性肿瘤:一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女性患者,57岁,2008年9月23日以“左足反复肿痛,行走不便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左足背反复肿痛,于本院门诊给予理疗、中药泡浴后红肿好转,但仍有疼痛,8月24日拍摄左足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疼痛持续,9月8日行MRI扫描,提示左足第三跖骨骨质信号异常,呈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考虑恶性肿瘤(图1)。
尹庆水黄显华杨进城欧陕兴
关键词:跖骨骨肿瘤误诊
枢椎骨密度分布规律的研究及对内固定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枢椎椎弓根、椎体的骨密度分布规律及其对内固定的影响。方法取30枚人尸体骨干骨标本,测量每一块枢椎的椎弓根、椎体的骨密度,对比两者骨密度的大小,得出枢椎两部位的骨密度分布规律。分别以椎体中心点矢状位、椎弓根背侧中点冠状位为扫描中心,用双能射线法分别测量其椎体、椎弓根骨密度,从前路打入椎弓根钉,以椎体为中心打入椎体螺钉,生物力学测量仪测量其椎弓根钉、椎体钉拔出力。结果测得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力519.31 N,椎体螺钉拔出力455.14 N。结论①椎弓根的骨密度高于椎体骨密度;②骨密度与螺钉拔出力有相关性;③枢椎两部位的骨密度分布规律:椎弓根骨密度>椎体骨密度,是造成椎弓根钉拔出力优于椎体钉的原因之一。
黄显华尹庆水
关键词:枢椎骨密度椎弓根
盐酸氨溴索预防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手术肺部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许文平戴建强夏虹尹庆水邓小玲马向阳张亮达郑国栋黄显华
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并发症分析
目的 总结应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至2011年应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干下段和干骺端骨折病例22例,分析其受伤原因、骨折分类、合并症、手术时机、复位和骨折愈合情况...
王非章莹李宝丰陶超雄黄显华李知玻王庆
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经鼻气管导管拔除的指针和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术后经鼻气管导管拔除的指针和方法。方法 187例行TARP内固定手术成年患者,术前均经鼻腔放置加强型气管导管,术毕留置气管导管并口腔填塞纱条压迫止血。术后第1天起每日进行拔管指针评估,在神志清楚、咳嗽能力及呼吸循环功能正常、伤口无裂开出血前提下,依据气囊漏气试验(CLT)指导拔管,CLT阴性者即行常规拔管。若术后第3天CLT仍阳性则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FBA)试拔管。记录拔管后喘鸣和24 h内再插管率,分析该拔管方法的优点和安全性。结果术后第1、2天常规拔管者分别为69、82例。第3天常规拔管15例,其余21例采用FBA试拔管,其中11例拔管成功,10例试拔管后出现喘鸣和呼吸困难而留管至第4天。第4天6例常规拔管,4例FBA拔管成功。第1~4天常规拔管者中喘鸣发生例数分别为4、6、1、1例(共12例),其中1例于拔管后4 h被迫再次插管。FBA拔管成功者中没有出现拔管后喘鸣和需再插管。结论严格掌握拔管指针和拔管方法,TARP内固定术后患者大多能在术后2 d内顺利拔除气管导管。CLT结合FBA拔管安全有效,能避免拔管后24 h内再插管的发生。
戴建强尹庆水夏虹郑国栋张亮达黄显华
一种创面可调试皮肤搬运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创面可调试皮肤搬运装置,包括支撑块以及装在支撑块上的两根支撑杆,两根支撑杆间形成夹角,两根支撑杆间装有可调整夹角大小的调节机构,两根支撑杆上均装有若干爪片固定块,各爪片固定块上均装有爪片。使用时,将爪片抓...
夏远军章莹夏虹章凯谢会斌黄显华申丽莉
数字技术在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在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辅助下行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98例肱骨远端髁间骨折患者分两组进行手术治疗:计算机辅助组(105例)术前行CT图像三维重建、计算机三维模拟手术,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确化手术;常规手术组(93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复位固定时间及随访6个月时的肘关节功能(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结果 1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复位固定时间:计算机辅助组为(40.3±4.4)min,常规手术组为(51.3±4.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0,P=0.000);随访6个月时的肘关节功能评分:计算机辅助组优60例,良35例,可10例,优良率为90.4%;常规手术组优40例,良42例,可7例,差4例,优良率为88.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7,P=0.164)。结论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辅助个体化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黄显华郭晓泽章莹
关键词:肘关节损伤肱骨髁间骨折
并存症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并存症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入住骨科重症监护病房的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117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骨折类型、术前并存症的有无及种类数目和手术预后。按手术预后将患者分为康复组和术后院内死亡组。单因素分析明确术后院内死亡的潜在预测因素后,将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无并存症者仅23例(19.7%),并存症1种者94例(80.3%),术后院内死亡10例(8.5%),术后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为术前并存呼吸疾病和并存症3种或以上。结论根据术前并存症可预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预后,术前应充分评估和准备。
戴建强郑国栋张亮达黄显华许文平邓小玲夏虹
关键词:髋部骨折并存症高龄患者手术预后
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在非粒细胞缺乏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是呼吸系统重要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近年来研究认为IPA在免疫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的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中并不少见,而临床常因其早期诊断困难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导致该病病死率高。1,3-β-D-葡聚糖试验及半乳甘露聚糖试验等血清学诊断方法常应用于IPA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早期诊断,本文试对其应用于IPA非粒细胞缺乏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蔡学究戴建强邓小玲张亮达陈坤黄显华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病
重组人BMP-2/壳聚糖/硫酸葡聚糖复合微球诱导异位成骨的micro-CT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采用micro-CT评价重组人BMP-2/壳聚糖/硫酸葡聚糖(recombinant human BMP-2/chitosan/dextran sulfate,rhBMP-2/CS/DS)复合微球诱导异位成骨情况。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作rhBMP-2/CS/DS复合微球,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ELISA法检测微球体外缓释效应。取6-8周龄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n=12);制备股四头肌肌袋模型后,分别将相同体积明胶海绵(A组)、CS/DS微球(B组)、rhBMP-2(C组)及rhBMP-2/CS/DS复合微球(D组)植入肌袋肌间隙中。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4、8、12、16周处死动物,取异位骨化组织块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测组织骨密度(tissue mineral density,T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皮质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组织矿含量(tissue mineral content,TMC)。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示,制备的rhBMP-2/CS/DS复合微球球形较规整,分散较均匀,无团聚,微球表面较光滑;微球体外释放rhBMP-2于2 h后出现1个突释放期,2 d时达峰值,释放周期约20 d。各组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各时间点,A、B组CT扫描均未见放射性显影,三维重建未发现成骨;而C、D组放射性显影强度及三维重建骨组织逐渐增加,且D组强于C组。各时间点A、B组TMD、BVF、Tb.Th、Tb.N、BMD及TMC均为0。随时间延长,C、D组除Tb.N外,其余骨组织参数均呈总体增加趋势,各时间点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6周时D组显著高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MP-2/CS/DS复合微球异位诱导成骨能力显著强于单独rhBMP-2。
夏远军余翔章莹尹庆水夏虹郑晓辉谢会斌黄显华
关键词:BMP-2壳聚糖硫酸葡聚糖异位成骨MICRO-CT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