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峰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金山区科技创新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疗效比较
- 目的 探讨两种髓内钉InterTAN 和PFNA 的生物力学性能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 具成人股骨标本制成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模型,以InterTAN 和PFNA 固定,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比较其生物力学性能。另外回顾分...
- 黄燕峰罗轶孙华张春林
- 不同截骨角度下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未植骨和植骨的有限元分析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分析研究胫骨内侧不同截骨角度下楔形截骨处未植骨和植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建立胫骨内侧不同截骨角度下楔形截骨处未植骨和植骨的内固定胫骨近端模型,然后将胫骨远端固定,分别在胫骨近端内外侧加载480 N和720 N的载荷应力,比较胫骨内侧截骨角度在8°、10°、12°、14°和16°下楔形截骨处未植骨和植骨的生物力学状态。结果在楔形截骨处未植骨时,当截骨角度在8°、10°和12°时,其总体应力和位移及接骨板应力和位移都比较接近,差别不大;当截骨角度超过12°,在14°和16°时,其总体应力和位移及接骨板应力和位移都随着截骨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楔形截骨处植骨时,在5个不同的截骨角度下,其总体应力和位移及接骨板应力和位移都比较接近,差别不大。结论在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手术时,当截骨角度≤12°,临床可以不植骨,术后患肢可以早日行功能锻炼;当截骨角度>12°,建议楔形截骨处行植骨以增强胫骨近端稳定性,降低手术失败风险。
- 程邦君黄燕峰罗轶
- 关键词:截骨术胫骨骨关节炎
- InterTAN钉与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目的:对InterTAN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分析2009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40例,其中InterTAN钉组20例,PFNA组20例.详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 黄燕峰
- 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钢板联合内侧支撑钢板治疗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钢板联合内侧支撑钢板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8例,均行PHILOS钢板联合肱骨近端内侧支撑钢板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12个月,行X线检查测量肱骨颈干角,评估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并计算优良率,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8例手术时间85.0~140.0(105.0±13.7)min,术中出血量130.0~210.0(175.0±16.8)mL,切口匀Ⅰ期愈合。随访至2020年1月,28例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0~21.0(14.9±3.9)周,肱骨颈干角126.0°~142.0°(136.7°±10.4°),肩关节Constant评分优良率92.86%,均未发生神经损伤、内固定失效、肩峰撞击、肱骨头内翻及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PHILOS钢板联合内侧支撑钢板治疗可恢复肩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程邦君黄燕峰罗轶何耀华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支撑钢板
- 前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B、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前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B、C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23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2个月,平均16.3个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02min(70-1...
- 毛汉兴黄燕峰
- 关键词:MIPO肱骨骨折接骨术
- 文献传递
- PHILOS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Ⅲ、Ⅳ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PHILOS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Ⅲ、Ⅳ部分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PHILOS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Ⅲ、Ⅳ部分骨折4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10.2个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为83 min(62~100 min),出血210 ml(100~330 ml),均未输血。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0.5周。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内固定失败、肱骨头坏死、肩峰撞击征等并发症。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26例、良17例,可4例,差1例。结论采用PHILOS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Ⅲ、Ⅳ部分骨折固定可靠、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肱骨内侧壁良好的复位及支撑。
- 毛汉兴黄燕峰胡书华孙华张晓峰陈琦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接骨术老年
- InterTAN钉与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目的对InterTAN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分析2009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40例,其中InterTAN钉组20例,PFNA组20例。详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 黄燕峰
- 文献传递
- 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基于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方法研究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不同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力学特性,确定后踝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材料,为临床提供基础理论支持。方法 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建立后踝空心螺钉固定+内踝空心螺钉(A组)、后踝支撑钢板固定+内踝空心螺钉(B组)和后踝重建钢板固定+内踝空心螺钉(C组)三种不同内固定材料固定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行生物力学分析,比较各组内固定材料的优劣性。结果 两组钢板固定模型的最大主应力和胫骨应力要明显低于3枚空心螺钉固定模型组,而重建钢板组的应力又低于支撑钢板组;三组模型中内踝处空心螺钉的应力重建钢板组最小,空心螺钉组最大;胫骨的总位移变化范围空心螺钉组最大,支撑钢板组次之,重建钢板组最小。结论 重建钢板固定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强,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固定方法,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 程邦君黄燕峰罗轶
- 关键词:后踝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有限元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比较采用单纯外侧PHILOS钢板和外侧PHILOS钢板结合内侧支撑钢板治疗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5例,其中32例采用单纯外侧PHILOS钢板治疗(单钢板组),另33例采用PHILOS钢板结合内侧支撑钢板治疗(双钢板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第12个月肱骨颈干角、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Neer评分及Constant评分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情况发生,伤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2个月。双钢板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大于单钢板组(P<0.01)。双钢板组在术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Neer评分和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的评分明显高于单钢板组(P<0.01)。在术后第12个月末次随访时,双钢板组的肱骨颈干角较单钢板组更加接近正常值(P<0.01)。结论对于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内侧柱损伤的患者来说,采用外侧PHILOS钢板结合内侧支撑钢板治疗,可以提高肱骨近端内侧稳定性及肱骨近端整体牢固性,降低术后骨折复位丢失、肱骨头内翻、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早日行肩关节康复功能锻炼,恢复肩关节功能。
- 程邦君黄燕峰罗轶何耀华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支撑钢板
- 经踝管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背景:后pilon骨折发生率低,手术入路仍有争议。经踝管入路手术治疗后pilon骨折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经踝管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采用经踝管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0例后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25~78岁,平均(51.8±6.5)岁;术后定期随访切口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20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8.6±2.4)个月。术后X线检查显示:解剖复位(胫骨远端关节面无台阶,踝穴正常)14例,复位良(胫骨远端关节面移位<1 mm,踝穴增宽<1 mm)6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4~21周,平均(16.7±2.4)周,无骨不连及骨折畸形愈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80~100分,平均(89.9±2.4)分,其中优15例,良5例,优良率100%。结论:经踝管入路手术治疗后pilon骨折路径短,创伤小,可完整暴露后踝骨折块,为骨折复位和固定提供保证,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可以作为治疗后pilon骨折的常规入路。
- 黄燕峰罗轶宋飒
- 关键词: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