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钧声 作品数:62 被引量:247 H指数:8 供职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冶金工程 电气工程 更多>>
Fe-Co-Zr-W-B块状非晶合金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工业纯原料和水冷铜型真空吸铸法研制了直径2 mm的Fe61Co10Zr5W4B20,Fe63Co10Zr5W2B20,Fe63Co10Zr5W4B18三种铁基块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合金的结构和热稳定性,探讨了它们的非晶形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以上3种合金中,前两种成分的合金几乎均由非晶相组成,第一种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温度Tx分别为542℃和617℃,过冷液相区宽度ΔTx达到了75 K;第二种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温度Tx分别为521℃和611℃,过冷液相区宽度ΔTx高达90 K,两种铁基非晶合金(特别是第二种合金)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大的非晶形成能力(GFA)。第三种合金由非晶和少量α-Fe晶体组成。 黄钧声 杨元政 王池林 方剑锋 陶凌云 赵德强关键词:块状非晶合金 热模压制工艺对铁基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热模压制技术制备了高密度的Fe-1.75Ni-1.6Cu-0.5Mo-0.4C材料,并研究了压制压力和压制温度对材料密度、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坯密度、烧结密度、抗拉强度和硬度随压制温度的升高都是先增大后减小;而随着压制压力的增加均一直增大;在压制压力800MPa、压制温度90℃的条件下,烧结体的各项性能达到最佳值,其生坯密度、烧结密度、抗拉强度和表观硬度分别为7.38g/cm3,7.40g/cm3,637MPa和207HV。烧结体组织为多相组织,存在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和少量的奥氏体。断口形貌分析表明,其断裂类型是以解理断裂为主的韧-脆混合型断裂。 范文涛 黄钧声关键词:力学性能 铁基材料 一种温压制备铁硅铝软磁磁粉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压制备铁硅铝软磁磁粉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钝化剂对初始软磁合金粉末进行钝化处理,干燥;(2)将干燥后的软磁合金粉末与粘结剂均匀混合;(3)将混合粉末干燥过筛,然后添加绝缘剂混合包覆;(... 黄钧声 王志远文献传递 粘结剂对温压非晶软磁粉芯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粉末冶金温压成形技术研制了非晶Fe78Si9B13软磁粉芯,分别研究了粘结剂233耐高温有机硅树脂和JH1123两种粘结剂对该种软磁粉芯的微观形貌、密度、磁导率、损耗、品质因数的作用,结果表明:粘结剂对提高粉末的压坯密度有重要作用,粘结剂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磁粉芯的压坯密度。添加3.0%JH1123(质量分数,下同)粘结剂时获得的最高压坯密度是4.93 g/cm3。相比于硅树脂233粘结剂,同样含量下JH1123粘结剂对应的有效磁导率明显较高,添加3.0%JH1123粘结剂50 k Hz时的有效磁导率可达到最高值50.2(50 k Hz时)。50--200 k Hz下磁损耗均较小,品质因数在高频下可以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王志远 黄钧声 徐永春 付敏 罗滔关键词:温压 非晶 软磁 粘结剂 热处理对Fe-4Ni-1.5Cu-0.5Mo-0.5C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热模压制技术制备了高密度的Fe-4Ni-1.5Cu-0.5Mo-0.5C材料,并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密度、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0℃淬火,随保温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和硬度逐渐增大,但对密度影响不大;热处理工艺为850℃保温120min时,其性能最佳,密度为7.23 g/cm3,抗拉强度为883MPa,硬度为72.8HRA。热处理后铁基合金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和部分残余奥氏体组成;断口形貌分析表明,铁基合金热处理后的断裂机理为典型的解理断裂。 范文涛 黄钧声关键词:粉末冶金 力学性能 块状非晶合金Cu_(60)Zr_(30)Ti_(10)的激光熔凝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工业纯原料和水冷铜模真空吸铸法研制了尺寸为75mm×10mm×1mm的Cu60Zr30Ti10块状非晶合金,用YAG激光束扫描合金表面,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及显微硬度计分别研究了熔覆区的微观组织和不同深度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后块状非晶合金在基体以上形成了两层新的组织,其中位于中间的、厚约200μm的第二层的硬度、耐蚀性均比原来基体有非常明显的改善,显微硬度(HV)达到了872·5。 黄钧声 杨元政 陶平均 吴启梁 郑善 包渠平 林晓聪关键词:块状非晶合金 激光熔凝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压制压力对粉末冶金黄铜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08年 以雾化预合金黄铜粉末80Cu-20Zn为原料,研究了当压制压力分别为380,480,580,680及780MPa时,对粉末冶金黄铜件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制压力的增大,锌的挥发量降低;材料的密度、硬度及延伸率则随压制压力增大而增大;材料的抗拉强度随压制压力的增大先升高后下降,在压制压力680 MPa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在温度870℃下烧结的合金的延伸率比温度860℃下烧结的明显提高,但脱锌量增加,合金表面较粗糙.在压制压力为680MPa、烧结温度为870℃的条件下,试样的主要力学性能达到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Z2550-2000的要求. 赵欣悦 黄钧声 志田光明关键词:力学性能 断口分析 温压工艺对铁硅铝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采用粉末冶金温压新技术研制了铁硅铝软磁粉芯,探讨了润滑剂含量、温压温度、温压压力对软磁粉芯的密度、磁导率、磁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压工艺能有效地提高铁硅铝软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并降低磁损耗;添加0.8wt%温压润滑剂、140℃和700 MPa温压时可以获得最佳的磁性能,磁导率可达196.1(100 kHz)或191.9(1000 kHz),磁损耗则为23.3 W/kg(100 kHz,B_(m)=50 mT)。 黄钧声 林曦 杨桂坤 黎梓宁 黄婉莹 赵志明关键词:温压 磁导率 磁损耗 纳米铜粉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铜粉和纳米铜胶体,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纳米铜粉进行表征,通过重力沉降法测试纳米铜胶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液相还原法能够制备纯度较高的纳米铜粉;CTAB浓度为0.12 mol/L时,铜粉平均粒径最小,为20 nm,CTAB浓度为0.14 mol/L且超声粉碎20 min时,纳米铜胶体最稳定;PVP浓度为6×10^-4 mol/L时,铜粉平均粒径最小,为20 nm,PVP浓度为7×10^-4 mol/L且超声粉碎20 min时,纳米铜胶体最稳定。 李若远 黄钧声关键词:液相还原法 纳米铜粉 平均粒径 稳定性 一种非晶软磁磁粉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温压成形制备非晶软磁磁粉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钝化剂对非晶软磁合金粉末进行钝化处理,干燥;(2)将步骤(1)干燥后的非晶软磁合金粉末与云母、耐高温有机硅树脂、丙酮均匀混合;(3)待溶... 黄钧声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