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娥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南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重PCR技术在正畸治疗患者口腔细菌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检测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中伴放线放线杆菌(Aa)、福塞氏类杆菌(Bf)、具核梭杆菌(Fn)、牙龈卟啉单胞菌(Pg)4种细菌的存在,并与牙龈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55例正畸治疗至少2个月的青少年患者为矫治组,34例未带矫治器的牙周健康者为对照组,记录牙龈指数,分别采龈沟液标本进行细菌DNA提取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时,以细菌的厌氧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为标准进行对比验证,并做了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验。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最低可检测出细菌DNA1pg,约相当于20个Aa、Fn和Pg,80个Bf;能扩增出Aa、Bf、Fn、Pg4种参考菌株的目的条带,而对大肠杆菌的扩增没有目的条带;多重PCR法与常规细菌培养法对细菌的检测阳性率较为一致(P>0.05);Aa、Fn、Pg在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对Bf的检测未见明显差异(P>0.05);Aa、Fn、Pg的阳性率与牙龈指数之间呈正相关(P<0.01);而Bf与牙龈指数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建立的多重PCR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同时检测龈沟液中4种常见牙周致病菌,观察固定矫治器使用过程中牙周细菌的变化。
- 黄香娥韩谅肖水清
- 关键词:固定矫治器多重PCR细菌检测
- 2005年山东省3个年龄组人群牙龈出血与牙石检出情况抽样调查
- 2009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乡人群牙龈出血、牙石检出情况,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2005年,在山东省采用多阶层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个市,对12岁、3544岁、6574岁城乡常住人口各720人,检查全口牙牙龈出血、牙石情况。[结果]牙龈出血检出率,12岁、3544岁、6574岁人群分别为58.10%、88.35%、80.58%(P〈0.05),男性与女性分别为76.18%、75.23%(P〉0.05),城市与乡村分别为68.93%、81.58%(P〈0.01);牙石检出率,3个年龄组分别为55.69%、97.46%、89.59%(P〈0.01),男性与女性分别为82.88%、79.13%(P〉0.05),城市与乡村分别为77.78%、84.20%(P〉0.05)。牙龈出血牙数,12岁、3544岁、6574岁分别为(3.50±4.85)颗(、10.18±8.81)颗(、7.64±7.58)颗(P〈0.01),男性与女性分别为(9.73±4.63)颗、(9.07±4.15)颗(P〈0.01),城市与乡村分别为(8.23±4.18)颗、(10.47±4.54)颗(P〈0.01);有牙石牙数,12岁、3544岁、6574岁分别为(3.11±4.45)颗、(19.89±8.62)颗、(15.29±9.58)颗(P〈0.01),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3.97±7.69)颗、(11.62±6.46)颗(P〈0.01),城市与乡村分别为(12.06±6.69)颗(、13.56±7.31)颗(P〈0.01)。[结论]山东省3个年龄组牙龈出血、牙石检出率较高。
- 黄香娥李绍来黄轶
- 关键词:牙龈出血牙石
- 超短波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康复效果
- 2001年
- 黄香娥王永文
- 关键词: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超短波治疗康复
- 固定矫治器对牙龈状况及龈沟液细菌组成影响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器对牙龈状况及龈沟液细菌组成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分别于矫治器戴入前,戴矫治器后1、2、3、6和12个月,矫治结束及结束后3月记录牙龈炎症指数;同时取龈沟液,进行常规细菌分类计数。结果戴入矫治器1、2月后牙龈炎症指数与矫治前相比明显增高(P〈0.05),3月后逐渐恢复(P〉0.05);与矫治前相比戴矫治器1、2月后球菌比例明显下降,梭状杆菌和螺旋体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3月后逐渐恢复。结论固定矫治器的戴入对牙龈组织的健康可造成一定的影响。
- 黄香娥肖水清
- 关键词:固定矫治器牙龈指数龈沟液细菌
- 上颌倒置埋伏中切牙的开窗活动牵引治疗
- 2010年
- 上颌中切牙可由于多生牙、牙瘤、创伤、感染以及乳牙早失引起倒置埋伏阻生。临床上虽不常见,但由于埋伏形式复杂多变,牙齿形态容易出现变异,矫治难度较大,以往临床多放弃治疗,采取拔除的方式处理。随着口腔科学的发展和治疗技术的进步,采用异位牙胚手术正位、开窗牵引等方法使患牙得以保留。现将笔者采用外科开窗+活动矫治器正畸牵引治疗21例23颗倒置埋伏中切牙资料总结如下。
- 黄香娥
- 关键词:开窗活动矫治器
- 山东省12岁年龄组人群恒牙龋病情况抽样调查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12岁年龄组人群恒牙龋病情况,为山东省牙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9-12月山东省牙病防治指导组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选择山东省有代表性的市和县,即济南市市中区、威海市环翠区、济宁市兖州市、章丘市、平原县、费县,每个市(县)抽取3个乡镇。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选择12岁年龄组的青少年,共781人。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调查标准,调查恒牙龋病情况。结果山东省12岁年龄组人群恒牙患龋率为33.4%,龋均0.55,龋齿充填率15.9%,窝沟封闭率3.8%,含氟牙膏使用率29.9%。女性患龋率和龋均(38.0%,0.63)均明显高于男性(28.8%,0.46)(P<0.05),城乡间无明显差别;城市12岁年龄组人群充填率、窝沟封闭率及含氟牙膏使用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东省患龋率、龋齿充填率和窝沟封闭率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P<0.05),龋均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山东省12岁年龄组人群牙病防治工作10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牙病的防治措施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农村地区。
- 黄香娥李绍来
- 关键词:口腔卫生保健口腔流行病学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