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雪环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对建筑结构抗震的几点思考
- 本文从抗震设计理念着手,探讨了传统抗震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性能设计的思想,建议大力推广隔震结构与消能减震结构。对既有建筑应该进行严格地抗震鉴定,不合要求者必须在加固改造后才能允许使用。同时指出,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
- 裴星洙郭道远黎雪环
- 关键词:地震灾害建筑抗震抗震设计耗能减震建筑规范
- 文献传递
- 对建筑结构抗震的几点思考
- 本文从抗震设计理念着手,讨论了传统抗震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性能设计的思想,建议大力推广隔震结构与消能减震结构。时既有建筑应该进行严格地抗震鉴定,不合要求者必须在加固改造后才能允许使用。同时,指出了我国现行《建筑抗震...
- 裴星洙郭道远黎雪环
- 关键词:性能设计隔震消能减震抗震加固
- 文献传递
- 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
- 本文将框架-剪力墙算例模型中的剪力墙简化为单墙柱模型和双墙柱模型后,分别作了弹塑性静力分析,得出层剪力和层间位移曲线,并与利用 ANSYS 直接计算算例模型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利用层剪力和层间位移曲线,确定跟框架-剪力...
- 黎雪环裴星洙
- 关键词:剪力墙时程分析
- 文献传递
- 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将框架-剪力墙结构算例模型中的剪力墙简化为单墙柱模型和双墙柱模型后,采用平面铰接体系利用静力弹塑性分析程序,得出层剪力和层间位移曲线。利用该曲线确定与框架-剪力墙算例模型相对应的多质点系振动层模型侧移刚度,进行弹塑性地震响应时程分析。同时与ANSYS所得结果进行比较。考虑结构等效抗侧刚度放大系数的和等效面积增大系数的影响,对该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剪力墙单墙柱和双墙柱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利用它可以作偏于安全设计,本文计算方法能为结构抗震初步设计提供一种手段。
- 裴星洙黎雪环
- 关键词:剪力墙时程分析
- 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 本文将框架-剪力墙结构算例模型中的剪力墙简化为单墙柱模型和双墙柱模型后,采用平面铰接体系利用静力弹塑性分析程序,得出层剪力和层间位移曲线。利用该曲线确定与框架-剪力墙算例模型相对应的多质点系振动层模型侧移刚度,进行弹塑性...
- 裴星洙黎雪环
- 关键词:剪力墙时程分析
- 文献传递
- 考虑地基与建筑结构相互作用的动态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对旋转-摆动多质点系振动模型建立振动微分方程以后,根据时程分析法原理编写电算分析程序,结合算例讨论了是否考虑地基与建筑结构相互作用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问题,通过对两个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结果。结果表明,地基和建筑结构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种能量消耗器,能够消耗一部分地震能量,起到减少上部结构吸收大量地震动输入能量的作用。利用此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其影响,可为抗震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 裴星洙黎雪环
- 关键词:相互作用时程分析
- 结构振动模型和刚度矩阵对地震响应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对平面钢框架算例模型分别采用质点系、双翼鱼刺型和杆系振动模型输入天然和人工地震波进行地震响应时程分析.在分析中,与质点系振动模型相关的结构侧移刚度矩阵由反弯点法、D值法、非线性静力分析法以及柔度法确定;与双翼鱼刺型振动模型相关的结构侧移刚度矩阵由双鱼刺法确定;与杆系振动模型相关的结构侧移刚度矩阵由矩阵位移法确定.通过算例讨论了采用上述不同方法确定的结构侧移刚度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
- 裴星洙黎雪环
- 关键词:杆系模型刚度矩阵时程分析法
- 减震结构中耗能支撑参数与分布的多目标优化被引量:5
- 2008年
- 为了更加经济、合理、有效地达到耗能减震的效果,考虑在满足结构安全性、经济性的前提下,使用分层序列法及评价函数法,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以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算例,对减震结构中耗能支撑参数与分布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通过计算得到一些有益结果,供抗震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裴星洙赵光伟黎雪环
- 关键词:耗能支撑多目标最优化时程分析
- 框架-剪力墙结构分析模型的地震响应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将框架-剪力墙算例模型中的剪力墙简化为单墙柱和双墙柱模型后,分别作弹塑性静力分析,得出层剪力-层间位移曲线,确定和框架-剪力墙算例模型相对应的多质点系振动层模型侧移刚度,进行弹塑性地震响应时程分析,并与ANSYS软件直接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采用框架-剪力墙平面铰结体系进行抗震分析,剪力墙单墙柱和双墙柱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可作偏于安全设计,能为结构抗震初步设计提供参考.
- 裴星洙黎雪环
- 关键词:剪力墙时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