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时先

作品数:53 被引量:17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视网膜
  • 28篇网膜
  • 24篇电图
  • 24篇多焦
  • 23篇视网膜电图
  • 18篇多焦视网膜
  • 18篇多焦视网膜电...
  • 17篇诱发电位
  • 9篇视诱发
  • 9篇视诱发电位
  • 8篇电生理
  • 8篇正常人
  • 8篇常人
  • 6篇视觉电生理
  • 6篇视觉诱发
  • 6篇视觉诱发电位
  • 6篇黄斑
  • 5篇眼科
  • 5篇病变
  • 4篇多焦视诱发电...

机构

  • 41篇中山大学
  • 11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TCL集团股...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53篇龙时先
  • 28篇江福钿
  • 26篇黄时洲
  • 22篇梁炯基
  • 22篇吴乐正
  • 21篇罗光伟
  • 19篇吴德正
  • 16篇吴德正
  • 12篇文峰
  • 8篇刘彩娇
  • 7篇关天芹
  • 6篇余敏忠
  • 4篇胡晓鹏
  • 2篇马娟妹
  • 2篇古模发
  • 2篇李明翰
  • 2篇罗光伟
  • 2篇陈长征
  • 2篇胡伟汉
  • 2篇张起

传媒

  • 7篇中华眼底病杂...
  • 6篇眼科研究
  • 5篇中国实用眼科...
  • 5篇眼科学报
  • 4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眼科新进展
  • 2篇Eye Sc...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广州医药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第九届全国临...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0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焦视诱发电位的双眼对称性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正常人多焦视诱发电位(mfVEP)的双眼对称性。方法应用VERISScience4.0视觉诱发反应图像系统对36名正常人的72只眼进行mfVEP测试,刺激图形为带图形的飞镖盘,对应的视角为25°。图形中有60个小块,每个小块包括4×4个黑白相间的格子,由二元伪随机m-序列控制其黑白翻转形成视觉刺激。结果左右眼各对应象限的P1波潜伏期及振幅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眼同侧视野的潜伏期与振幅的数据差异大于相应视野象限的数据差异。右眼或左眼4个象限组间比较显示双眼各自鼻上与颞下、鼻下象限P1波潜伏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振幅方面仅左眼颞上与颞下象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人双眼mfVEP以视网膜对称性优于视皮层的对称性。
黄时洲胡晓鹏龙时先江福钿罗光伟梁炯基吴德正吴乐正
关键词:对称性多焦视诱发电位正常人
左旋多巴对弱视眼视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治疗弱视的效果。方法:正常眼和弱视眼服用单次剂量左旋多巴前后进行图形视诱发电位(pattem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检测。结果:正常眼服药后中空间频率PVEP的N_1P_1振幅和高空间频率PVEP的P_1N_2振幅增大,弱视眼服药后低空间频率PVEP的N_1波潜伏期和中空间频率PVEP的P_1波潜伏期缩短。结论:左旋多巴可改善弱视眼的视功能,可作为弱视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眼科学报1997;13:182—185。
邓大明龙时先麦光焕吴德正陈国策
关键词:弱视药物视诱发电位左旋多巴
多焦视觉电生理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多焦视诱发电位是视觉电生理学一项重要新进展,它应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同时测量几十度视野范围内几十到几百个区域的局部视网膜电图或局部视诱发电位,并计算各局部反应的一阶和二阶反应,根据各反应参数分别了解视网膜内外层、视路对应于视野各部位的功能,是近年应用于眼科临床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本研究率先在国内将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应用于眼科临床,取得下列成果:
黄时洲吴德正余敏忠吴乐正罗光伟龙时先江福钿梁炯基
关键词:眼科多焦视觉电生理多焦视诱发电位视网膜电图电子计算机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多焦振荡电位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多焦振荡电位 (multifocal oscillatory potentials,MOPs)在视网膜静脉阻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 VERIS 4 .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检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 19例 19只眼 ,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 8例 8只眼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anch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 11例 11只眼。 2 0例正常人作为本组患者的正常对照组。放大器通频带的低频截止为 10 0 Hz,高频截止为 10 0 0 Hz。检测试野的水平视角为± 2 6 .6°,垂直视角为± 2 2 .1°,于 4 min(分8段 )记录 10 3个六边形的视网膜反应。 结果 无论在整个测试区或分成五个环 ,正常眼的一阶反应于37ms内 ,二阶反应的第一部分于 4 7ms内可见三个振荡电位 OP1 ,OP2 ,OP3,二阶反应振荡波形较一阶反应更明确。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有 91.6 % (6 6 /72 )的 OP1 ,OP2 和 OP3潜伏期较正常的延迟 ,6 8.1% (49/72 )的 OP1 ,OP2 和 OP振幅较正常的降低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较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改变更明显。 结论 
吴德正高汝龙江福钿梁炯基金陈进龙时先罗光伟吴乐正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闭塞视网膜电流图
近视眼在低强度幕罩眩光光源下的失能眩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在低强度幕罩眩光源下近视眼是否存在失能眩光。 方法 测定正常人30例50眼、低度近视29例48眼、中度近视53例80眼、高度近视50例80眼在白天及夜晚状态下有无眩光时的对比敏感度并计算眩光失能值。结果 有无眩光时对比敏感度函数相比较,高度近视组白天仅在1.5及6 cpd处差异有显著性,有眩光时CS增高,夜晚则仅在3 cpd及18 cpd处有眩光时CS显著降低。在夜晚状态下3 cpd处高度近视组眩光失能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低中度近视组。 结论 在低强度幕罩眩光光源条件下,夜晚高度近视眼存在失能眩光。
李晓华吴德正龙时先梁炯基
关键词:近视失能眩光眩光失能
多导图像视觉诱发电位在黄斑病变中的应用
1999年
胡彩平吴乐正吴德正龙时先
关键词:视觉诱发电位黄斑变性
视杆细胞多焦视网膜电图记录探讨
2003年
陈长征吴乐正吴德正龙时先梁炯基江福钿
关键词:多焦视网膜电图细胞功能视杆细胞ERG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分析
目的:采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探讨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性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及高度近视黄斑萎缩的视功能改变差异。方法: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根据眼底彩照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分为三
李士清文峰江福钿龙时先黄时洲罗光伟吴德正
文献传递
脉络膜相关疾病眼底形态学的系列研究
文峰吴德正黄时洲阎宏杨培增吴乐正罗光伟欧杰雄龙时先江福钿梁炯基
该研究应用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与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技术对脉络膜相关疾病进行眼底形态学研究。应用ICGA技术发现了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态、位置等,使55.7%的原来不适于光凝治疗的隐匿病例转化...
关键词:
关键词:脉络膜疾病吲哚花青绿多焦视网膜电图
Behcet病后葡萄膜炎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Behcet病后葡萄膜炎对后极部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9例(68眼)活动期Behcet病患者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测。受试眼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表现分为Behcet病合并囊样黄斑水肿(CME)组和Behcet病合并弥漫黄斑水肿(DME)组,分析其mfERG特点。17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组。mfERG的检测遵循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标准化的要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ehcet病患者mfERG1~6环P1波振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5环N1波振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ehcet病患者1~6环P1波隐含时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ehcet病合并DME组mfERG1~6环P1波、N1波振幅较Behcet病合并CME组均明显降低(P<0.05,P<0.01)。Behcet病合并CME组患者视力与1环的N1波隐含时及振幅均呈负相关(r=-0.36,r=-0.37,P<0.05),与1环的P1波振幅呈正相关(r=0.43,P<0.05)。Behcet病合并DME组患者的视力与1环的N1波振幅、隐含时及P1波振幅均呈负相关(r=-0.41,r=-0.35,r=-0.40;P<0.05),与1环P1波振幅呈正相关(r=0.48,P<0.05)。结论黄斑中心凹是Behcet病患者视网膜功能降低最严重的部位。Behcet病患者mfERG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视网膜电位的幅度改变,对视网膜电活动的时程无明显延迟作用。
罗光伟文峰江福钿黄时洲龙时先刘彩娇关天芹
关键词:BEHCET病葡萄膜炎多焦视网膜电图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