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焕文
- 作品数:162 被引量:74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 数字化技术在膝内外翻畸形精准化诊疗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与3D打印技术实现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精准诊断与精确矫形,评价数字化技术与3D打印技术在膝内外翻畸形中精准化诊疗的价值。
- 丁焕文黄敏强苗秋菊王迎军夏虹黄华扬尹庆水
-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膝内翻膝外翻
- 基于可视化交互的计算机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系统及关键技术被引量:1
- 2016年
- 当前脊柱手术方案制定方式无法适应复杂的临床环境与高风险控制需求,本研究为实现安全、个性化手术规划目的,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系统。首先,系统根据图像预处理结果,利用面绘制技术重建脊柱模型。然后结合二维像素擦除与多平面切割技术,提出新的脊椎骨分离算法,去除因各骨块间存在冗余连接而产生的计算偏差。最后,系统提取选定参考平面与分离骨块的相交轮廓曲线,实现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过程的直观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精确地完成脊椎骨模型的分割,并快速直观地完成椎弓根螺钉的虚拟置入,为医生设计手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李丽玲李彬丁焕文田联房
- 关键词:可视化交互三维重建椎弓根螺钉
-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1996年
- 吴恒义白涛苏磊宋新明卢勇邢锐程亚明丁焕文
- 关键词:多器官衰竭
-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为儿童发育不良性髋关节脱位制定和实施一种精确的截骨矫形方案,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儿童发育不良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价值和应用前景.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14年9月广州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单侧...
- 丁焕文黄敏强滕强陈志源王迎军夏虹黄华扬尹庆水
-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矫形
- 基于图像处理和力学分析的室内人体碰撞警报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力学分析的室内人体碰撞警报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环境图像信息,识别图像中的人体和物体;S2、对物体图像进行Canny边缘识别,对采用openpose算法分析对人体肢体;S3、基...
- 温星花杨昊丁焕文苗秋菊成凯闫晓楠彭元昊
- 用于骨移植的hCbfa1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 2005年
- 克隆hCbfa1的cDNA基因,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以用于研究hCbfa1腺病毒载体在人造骨移植中的作用.将hCbfa1的cDNA目的片段插入腺病毒柯氏质粒PAxCAwt中,再将此质粒与腺病毒DNA末端蛋白复合物共转染293个细胞,通过同源重组构建hCbfa1重组腺病毒载体.重组得到的阳性克隆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包装纯化后,检测得病毒滴度为2×109PFU/mL,从而成功地构建了hCbfa1重组腺病毒载体,为下一步应用到人造骨移植的转基因治疗打下了基础.
- 陈静韵丁焕文王捷杨汝德
-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核心结合因子同源重组
- 计算机辅助APC技术用于股骨远端大段骨缺损的个性化重建
-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APC技术,应用CAD设计、3D打印个性化假体及导板,定制个性化APC修复体,重建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大段骨关节缺损,探讨大段骨缺损的个性化重建新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5年4...
- 丁焕文滕强黄敏强陈志源王迎军夏虹黄华扬尹庆水
- 关键词:APC股骨远端骨缺损
-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采用球囊扩张PKP治疗椎体OVCF 26例,术前患椎明显疼痛,但无神经症状及体征;术前CT示椎体后壁均完整。结果26例患者腰背部疼痛在术后24 h缓解并下床活动,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矫正9°,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水泥漏、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PKP治疗胸腰椎OVCF可有效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疗效满意。
- 刘宝丁焕文涂强王虹
- 关键词:骨质疏松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 一种可调式股骨远端肿瘤切除手术辅助装置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式股骨远端肿瘤切除手术辅助装置,包括固定部件一与固定部件二;一支撑部件一固定于固定部件一上,且支撑部件一可沿固定部件一上下移动;一支撑部件二固定于固定部件二上;一横杆一固定于支撑部件一上;一连接件固定...
- 丁焕文
- 文献传递
- 大块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骨肿瘤巨大骨缺损78例被引量:11
- 2009年
- 回顾性分析1999-08/2007-01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收治的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患者78例,男47例,女31例,年龄7~56岁,平均21.5岁。其中骨巨细胞瘤34例,骨肉瘤1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1例,平滑肌肉瘤2例,腺泡状软组织细胞瘤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8例。以Enneking外科分期标准为原则,对肿瘤进行切除。主要发病部为股骨上端,股骨干,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骨盆。重建方式以行大块骨移植63例,骨干移植10例,髂骨移植2例,人工关节-异体骨复合物移植3例。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37.9个月。移植后结果以Mankin等所提出的评定标准为原则优36例,良29例,中4例,差9例。出现局部排斥反应18例,予反复抽吸积液及抗排斥反应治疗7~54d后症状消失,肿瘤复发7例,感染4例,骨不连5例,异体骨骨折1例,关节不稳定2例。大块异体骨与宿主骨在移植后1周就可在接合部出现明显的骨痂生成,在接合部和异体骨表面尽量布满细小的异体骨或自体骨可明显加强骨诱导。提示采用大块异体骨重建骨肿瘤术后大的缺损,临床效果良好,取得满意效果。
- 郑小飞黄华扬丁焕文张余尹庆水
- 关键词:骨肿瘤同种异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