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丁莉莎

丁莉莎

作品数:15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病毒
  • 7篇HIV-1
  • 6篇人类免疫
  • 6篇人类免疫缺陷
  • 6篇人类免疫缺陷...
  • 6篇缺陷病
  • 6篇免疫缺陷
  • 6篇免疫缺陷病
  • 6篇免疫缺陷病毒
  • 6篇艾滋病
  • 4篇人类免疫缺陷...
  • 4篇肝炎
  • 4篇肝炎病毒
  • 4篇艾滋病病毒
  • 3篇蛋白印迹试验
  • 3篇载量
  • 3篇抗病毒
  • 3篇HBV
  • 3篇病毒基因
  • 3篇病毒载量

机构

  • 15篇湖南省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湖南圣湘生物...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武警北京市总...
  • 1篇上海星耀医学...

作者

  • 15篇丁莉莎
  • 14篇陈曦
  • 13篇贺健梅
  • 8篇江洋
  • 8篇郑军
  • 7篇邹潇白
  • 7篇张国强
  • 4篇彭瑾瑜
  • 4篇李向忠
  • 4篇覃碧云
  • 3篇魏秀青
  • 3篇赵俊仕
  • 2篇覃莎莎
  • 2篇陈培厚
  • 1篇邢辉
  • 1篇张福杰
  • 1篇范荻
  • 1篇王述莲
  • 1篇张兆强
  • 1篇张园园

传媒

  • 4篇中国病毒病杂...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省HIV-1和HBV合并感染者中HBV基因亚型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调查湖南省艾滋病病毒1型(HIV-1)和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合并感染人群中,HBV基因亚型的流行、分布及其与HIV-1感染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152份湖南省HIV-1、HBV合并感染人群标本,调查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BV载量测定及亚型分析。结果 134例检出HBV载量的标本中,B基因型77例(57.46%),C基因型4例(2.99%),B/C基因混合型4例(2.99%),非B非C型11例(8.21%),无法分型的38例(28.36%)。不同基因型按感染途径、HBeAg阳性率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分组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与患者性别无关。非B非C亚型的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型。结论湖南省HIV和HBV合并感染者中,HBV基因亚型以B亚型为主;尚未发现HBV基因型与HIV感染者性别、死亡率以及病程进展之间的关系;性传播是非B非C型主要的传染途径。
丁莉莎陈曦杨志军张国强贺健梅邹潇白江洋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1型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亚型
一种新型国产试剂检测HIV-1病毒载量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国产高精度磁珠法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病毒载量检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19份HIV-1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血浆样本,同时采用国产磁珠法试剂和罗氏COBAS TAQMAN48系统进行病毒载量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所得数据间的关系。结果两种不同试剂检测出的病毒载量结果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在高中低三个域值内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log3~4范围内,偏差较大。结论这种新型国产试剂在低载量的检测敏感性和中载量的稳定性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但在检测性能上与国际上最常用的罗氏试剂之间的差异在逐步缩小。
丁莉莎陈曦熊晓燕邓中平章洪建贺健梅赵俊仕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病毒载量磁珠法实时荧光定量
湖南省HIV患者合并感染HBV及HCV现状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对湖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和分析合并感染发生率及各种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2008年确诊的HIV阳性患者血样974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HCV抗体;用SPSS软件对不同情况下HIV患者合并感染HBV或HCV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74例HIV感染者中,男性756例,女性218例,年龄1.5~85.0岁,平均(37.5±10.0)岁;HBsAg阳性患者185例(18.99%),HBeAg阳性患者34例(3.49%),抗-HBc阳性者673例(69.10%);抗-HCV阳性者597例(61.29%)。HIV、HBV和HCV三重感染者115例,约占11.81%。χ2分析显示,男性及青壮年(26~45岁)的HIV/HCV合并感染率以及HIV/HBV/HCV三重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和其他年龄组(P〈0.01);静脉吸毒史是HIV/HCV感染和三重感染的危险因素,未发现同性或异性性行为与合并感染有直接关联。结论对湖南省HIV合并HBV、HCV感染的流行现状及相关风险因子进行的大规模调查显示:HIV/HCV合并感染率高于HIV/HBV合并感染率,且易发于26~45岁年龄组男性中,静脉吸毒是HIV合并HCV感染以及三重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应采取积极措施对HIV、HCV和HBV感染者进行治疗、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丁莉莎张国强江洋覃碧云贺健梅陈曦邹潇白张福杰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艾滋病病毒基因变异研究与应用
陈曦贺健梅邹潇白魏秀青彭瑾瑜陈培厚张国强李向忠江洋郑军丁莉莎覃莎莎
主要技术内容:运用分子生物技术、病毒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计算机信息等技术,对艾滋病病毒耐药突变进行了监测与研究。选择已经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一年以上的在治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以及末治疗的HIV感染者研究对象。收集研...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基因变异抗病毒药物治疗
HBV感染对HIV-1病人抗病毒药物治疗影响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基因亚型对艾滋病病毒1型(HIV-1)病人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基因型,根据分型情况进行组内比较。调查病人纳入治疗组时和进行抗病毒治疗(ART)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共收集46份HIV-1、HBV合并感染病人的标本,以50份单独感染HIV-1病人的标本作为对照。46例共感染病人中,共检出30例B基因型,其余为非B基因型。每组病人经过治疗后,CD4细胞计数值均明显上升,肝脏生化酶指标均明显下降。比较B型与非B型病人的肝、肾功能指标,在治疗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其他病毒学应答在ART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单独感染HIV-1和HIV-1/HBV合并感染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血小板变化,治疗6个月时的血肌酐,以及治疗12个月时的血红蛋白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病毒学应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RT治疗可明显提升共感染病人的免疫水平,促进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恢复正常,使病人病情好转。是否感染HBV和所感染HBV的基因型,在短期内可能影响到HIV-1病人的部分临床应答,但这种影响会随着治疗的深入而逐渐消失。
丁莉莎赵俊仕陈曦杨志军张国强贺健梅江洋邹潇白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1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
HIV-1/HBV共感染患者HBV病毒基因组前S区、BCP区和前C区的变异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和HBV单独感染者HBV基因组三个重点区域的变异。方法收集湖南省HIV-1/HBV合并感染患者(试验组)和HBV单独感染患者(对照组)血清各40份,进行HBV全基因组扩增及测序,并对突变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有59份血清HBV成功分型和测序,其中试验组21份,对照组38份,试验组与对照组HBV载量值和不同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试验组4例患者血清标本HBV在前S区22个氨基酸发生变异,12例在前C区和BCP区45个核苷酸发生突变,试验组和对照组前S区氨基酸总体缺失突变率分别为0. 60%、0. 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42,P> 0. 05)。试验组与对照组前C区和BCP区各个主要突变位点变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前C区和BCP区总体变异发生率分别为1. 36%、1. 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920,P> 0. 05)。结论共感染患者的HBV变异水平与单感染患者基本一致,短时间内HIV-1暂未对HBV的进化突变造成显著影响。
丁莉莎姚涛江培学杨志军贺健梅郑军陈曦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1349名男男性接触者HIV-1急性期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长沙市和常德市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早期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情况,估算新发感染率,并评价不同检测方法的使用情况。方法在长沙市和常德市各类MSM活动现场,匿名收集承认半年内与其他男性发生过性行为(肛交)、自愿参与本调查的成年男性EDTA抗凝血10ml,送实验室进行HIV血清学及核酸检测。结果 1 349名调查对象中,使用三代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出阳性169例,阳性率12.53%;四代ELISA法检出阳性173例(包含三代初筛阳性的169例),经Western blot确证阳性156例,不确定12例,阴性5例,确证阳性率11.56%。1 193份初筛阴性及确证血清抗体阴性或不确定样本中,使用四代ELISA法检出阳性17例,阳性率1.42%;同时使用核酸扩增法(NAAT)检出阳性18例,阳性率1.51%。结论 MSM人群中HIV-1急性期感染现象值得关注,开展高危行为心理分析和干预非常有必要。在筛选急性感染病例时,四代ELISA特异性高且较为敏感,值得推广。
丁莉莎陈曦张国强赵俊仕贺健梅郑军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急性感染
艾滋病病毒基因耐药性特征的研究与应用
陈曦贺健梅邹潇白魏秀青张园园陈培厚彭瑾瑜张国强李向忠江洋郑军丁莉莎覃莎莎
HIV病毒结构简单,缺乏外切核酸校读功能,快速复制加上高突变使其从原发状态进化为遗传差异很大的病毒,在体内可同时感染多个亚型的HIV毒株,不同亚型和相同型的HIV毒株之间又可发生重组,导致高度的变异性。该研究运用分子生物...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治疗药物
HIV-1血浆病毒载量试验检测失败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Roche Cobas TaqMan 96系统检测HIV-1血浆病毒载量试验失败的原因,为基层实验室开展病毒载量检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9年间在本实验室进行检测的全部载量结果,根据系统所显示的错误代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过去8年间,本实验室年检测失败率分别为2.72%、3.53%、0.86%、0.73%、1.33%、2.00%、3.02%和2.61%,每一年导致检测失败的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系统所显示的错误代码表明,样本质量与仪器硬件/软件故障是主要影响因素,在全部的失败案例里占比分别达到56.26%和29.74%。从地区来看,益阳、郴州和湘西三地所送样本质量较差。结论除了仪器定期保养和维护,市州级艾滋病实验室一定要严格遵守采样和分离规定,保证样本质量。
丁莉莎陈曦贺健梅郑军
湖南省疾控机构能力建设情况调查
2024年
目的分析湖南省市、县两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情况,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及疾控机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21—2022年间143家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财政经费支持、能力提升和设备更新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年间,大部分市、县区级疾控中心获得来自不同级别的财政经费支持,其中张家界市全部来自国家/省级财政支持(100.00%),长沙市县区财政支持占比较大(65.52%)。长沙市、永州市辖区内的疾控中心能力提升以扩项为主,衡阳市和岳阳市则更多的是提高原有项目的质量和数量。长沙市投入数额较大的经费采购了较多的仪器设备,但张家界市和益阳市购入的设备单价更高。是否获得本级财政专项经费(B=-1.843)和是否进行绩效考核(B=-2.261)是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大经费保障、开展绩效考核是推动疾控机构能力建设的有效措施。
丁莉莎范荻张兆强马海玲
关键词:疾控机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