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矫治
  • 4篇拔牙
  • 2篇牙矫治
  • 2篇牙源性
  • 2篇牙源性皮瘘
  • 2篇源性
  • 2篇正畸
  • 2篇正畸治疗
  • 2篇皮瘘
  • 2篇颅面
  • 2篇颅面部
  • 2篇面部
  • 2篇拔牙矫治
  • 2篇错HE
  • 1篇第三磨牙
  • 1篇多生
  • 1篇多生牙
  • 1篇牙拔除
  • 1篇牙间隙
  • 1篇咽旁

机构

  • 9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新泻大学

作者

  • 9篇乐群
  • 4篇曹兵
  • 3篇张瑛
  • 3篇刘伟弘
  • 3篇费瑛
  • 2篇钱家生
  • 1篇蒋丽萍
  • 1篇周瑞庆
  • 1篇朱晓军
  • 1篇王善昌
  • 1篇陈凤山
  • 1篇欧阳芳瑾
  • 1篇顾三妹
  • 1篇陈凤山

传媒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的问题被引量:6
2004年
乐群陈凤山刘伟弘
关键词:两步法拔牙间隙正畸治疗
牙源性皮瘘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2年
慢性根尖周炎导致病灶牙根尖部唇颊侧或舌腭侧粘膜瘘管形成为常见的疾病,而导致颌面部皮瘘较为少见。因患者无明显的牙痛史而延误治疗或者前往其他科室进行治疗。也常有误诊、误治发生。本文就近12年来我科诊治的62例牙源性皮瘘总结如下。
刘伟弘欧阳芳瑾乐群顾三妹
关键词:牙源性皮瘘
固定式斜面器在安氏Ⅱ类错矫治中应用
1997年
作者通过固定桥治器加固定式斜而器(腭杆、固定式小斜面基托)最大限度地增加支抗牙的数目,缩短了单纯以上后牙作支抗的时间,发挥了生长发育潜力及骨皮质支抗理论.防止了由于支抗牙的前倾移动、旋转、(牙合)关系紊乱而造成的前牙拥挤、前突等矫治失败.固定式斜面器(腭杆、固定式小斜面基托)加固定矫治器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地增加支抗的方法,应用此法,支抗磨牙平均前移0.8mm,无一例发展到由于支抗丧失而造成(牙合)关系紊乱,取得了满意疗效.
费瑛曹兵乐群钱家生
关键词:支抗牙固定矫治器错HE矫治
拔牙矫治对颅面部硬组织生长发育的影响
乐群陈风山
关键词:拔牙矫治硬组织生长发育颅面部
文献传递
134名儿童多生牙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1998年
我们从1992年至1997年上半年收集了134例患儿的157颗多生牙,对多生牙的发生规律及多生牙与错(牙合)的关系作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34例患儿中男为88例,女46例,男女之比为1.9:1。年龄6~7岁97例,~8岁21例,~9岁14例,~14岁2例。
费瑛乐群曹兵张瑛王善昌
关键词:多生牙儿童错HE
牙源性皮瘘35例临床分析
慢性根尖周炎常导致病灶牙根尖部唇颊侧或舌腭侧粘膜瘘管形成,形成颌面部皮瘘的较为少见。本文就10年来我科诊治的35例牙源性皮瘘总结如下:在治疗中,应注意:(1)寻找病因是治疗的关键:口腔颌面部皮瘘的原因很多,甲状舌管瘘,腮...
乐群张瑛周瑞庆朱晓军
关键词:牙源性皮瘘根管治疗
文献传递
青少年拔牙矫治期间对颅面部硬组织结构影响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研究青少年拔牙矫治对颅面部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 5 0例为青少年恒牙牙合 ,,安氏Ⅰ类患者 ,2 5例需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治疗 ,2 5例无需拔牙治疗 ,用标准方丝弓技术矫治 ,共收集到完整病例 4 3例 ,拔牙 2 0例 ,非拔牙 2 3例 .利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 ,比较拔牙与非拔牙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组都存在一定的颅面部骨骼的生长 ,但两者矫治前后改变无明显差别。拔牙矫治明显改变了前牙位置。结论 青少年拔牙矫治期间对颅面部骨骼的改变无影响。
乐群陈凤山
关键词:青少年拔牙矫治方丝弓正畸治疗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并发咽旁间隙感染3例报道被引量:2
2003年
乐群钱家生曹兵刘伟弘
关键词:下颌阻生牙第三磨牙拔牙术咽旁间隙感染
拔除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的体会
目的:研究拔除■对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作者对21例Ⅱ类1分类错颌病例以拔除■矫治,通过应用 MBT 矫治器,夜间配合口外 J 钩牵引,牵引方向与颌平面呈60℃左右,牵
费瑛乐群曹兵张瑛蒋丽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