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光溥

作品数:12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营养
  • 3篇稚鱼
  • 2篇养殖
  • 2篇营养需求
  • 2篇渔业
  • 2篇增养殖
  • 2篇脂肪
  • 2篇饲料
  • 2篇配合饲料
  • 2篇人工育苗
  • 2篇仔稚鱼
  • 2篇鲈鱼
  • 2篇金枪鱼
  • 2篇控温育苗
  • 2篇海水仔稚鱼
  • 2篇饱和脂肪酸
  • 2篇不饱和脂肪
  • 2篇不饱和脂肪酸
  • 1篇养殖技术
  • 1篇营养强化

机构

  • 12篇山东省海洋水...

作者

  • 12篇于光溥
  • 6篇李烟芬
  • 5篇张利民
  • 5篇王际英
  • 4篇常建波
  • 4篇毕庶万
  • 3篇宫向红
  • 3篇王世信
  • 2篇张秀珍
  • 1篇张云尚
  • 1篇王书昌
  • 1篇孙玉增
  • 1篇王秉和
  • 1篇李永令
  • 1篇房淑珍
  • 1篇王茂剑
  • 1篇周学家
  • 1篇姜立生
  • 1篇宋丽辉
  • 1篇魏利平

传媒

  • 3篇齐鲁渔业
  • 3篇水产学报
  • 2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2000年中...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枪鱼类的生物学特征与资源概况被引量:1
1998年
报道了黄鳍金枪鱼、副金枪鱼、金枪鱼、南方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资源状况。
于光溥王书昌张云尚宫向红
关键词:金枪鱼生物学生态学资源状况
海水稚鱼系列微粘合饵料的研制
张利民常建波王际英李烟芬于光溥姜立生王世信李永令王茂剑
该项研究弄清了海水稚鱼不同时期对基础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尤其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需求。根据海水稚鱼的生理特性,合理利用配方及通过低温干燥发泡等特殊工艺生产出具有良好的悬浮性、诱食性及水中稳定性的...
关键词:
关键词:稚鱼
海水仔稚鱼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的特性研究
根据海水鱼的营养与配合饲料研究新成果,主要就海水仔稚鱼的营养需求、专用配合饲料的仿生效果及在水中的稳定性、悬浮性、诱食性进行了研究.研制出的海水仔稚鱼微粒子饲料,喂养试验结果表明:仔稚鱼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与国外同类产品相...
张利民王际英常建波李烟芬于光溥王世信
关键词:海水仔稚鱼营养需求配合饲料
文献传递
论山东省金枪鱼远洋渔业的渔场去向被引量:2
1994年
研究了山东省金枪鱼远洋渔业的去向,从资源状况和入渔条件考虑,认为太平洋中西部、酉非水域、印度洋等,应作为山东省金枪鱼远洋渔业渔场开发的重点。1993年鉴定认为,本研究为山东省远洋渔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新途径,作为软科学研究成果居国内先进水平。
王秉和于光溥尹彦水宫向红
关键词:金枪鱼渔场
黄渤海的鲈鱼资源及增养殖概况被引量:11
1995年
鲈鱼(Lateclabraxjaponicus)是一种经济价值颇高的沿岸性鱼类,可作为海、淡水养殖对象。作者根据多年的调查资料,归纳了鲈鱼的一般生物学特点,黄渤海的资源现状等;并参照国内外的有关报导,提出了资源保护意见及增养殖措施。
毕庶万于光溥时光营于炳礼毕建强
关键词:鲈鱼水产资源保护
n-3多价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强化轮虫技术研究被引量:37
1997年
通过甲酯型、乙酯型、脂肪酸型和甘油酯型化学型式n-3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强化饵料对轮虫的营养强化试验,观察了营养强化过程中轮虫生理生态变化,测定了轮虫体内EPA、DHA的含量。结果表明:不论是哪种化学型式的营养强化饵料,营养强化效果均好于微绿球藻强化对照组,轮虫中EPA、DHA含量明显提高,并在强化12h达到最高峰。特别是DHA的转化吸收率,几种化学型式的营养强化饵料存在显著差异。假定甘油酯型营养强化饵料DHA的生物利用度为100,根据测定结果推算,甲酯型为54,乙酯型为78,脂肪酸型为129。由此可见,首次采用的脂肪酸型营养强化饵料效果最好,甘油酯型次之,单酯型较差。
张利民常建波张秀珍宋丽辉孙玉增李烟芬王际英于光溥宫向红肖险崎
关键词: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营养强化轮虫
海湾扇贝控温育苗采卵时间的预报方法被引量:11
1996年
于1988年3月-1993年5月,在威海崮山渔业公司和文登市海水养殖一场,采集海湾扇贝,运用二点法、最小二乘法和电动计数式积温仪测积温3种方法,进行海湾扇贝生物临界温度和控温育苗来卵时间预报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升温促熟中,用3种方法求出的海湾扇贝的生物学临界温度分别为T01=9.00℃,T02=6.54℃,T03=7.11℃;这些结果是实验条件精度差异的反映,T03精度较高。亲贝入地温度与促熟天数相关,用Y-A+Bt0式预报采卵时间,其中A为27.2508,B为-1.4562,a在0.01的水平上达到显著。用该式进行采卵时间预报,机理明确,精度也较高。
毕庶万徐宗发于光溥李烟芬房淑珍孙长祥杜季畅
关键词:海湾扇贝育苗温度控制
海产鱼油PUFA保健品的TBA价与过氧化值问题的探讨被引量:7
1996年
海产鱼油PUFA保健品的TBA价与过氧化值问题的探讨STUDIESONTBAVALUEANDTHEPEROXIDATIONVALUEOFMARINEFISHOILPUFAPRODUCTS张利民孙玉增宋丽辉张秀珍李烟芬王际英于光溥(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张利民孙玉增2宋丽辉张秀珍李烟芬王际英于光溥
关键词:鱼油不饱和脂肪酸
海水仔稚鱼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的特性研究
根据海水鱼的营养与配合饲料研究新成果,主要就海水仔稚鱼的营养需求、专用配合饲料的仿生效果及在水中的稳定性、悬浮性、诱食性进行了研究。研制出的海水仔稚
张利民王际英常建波李烟芬于光溥王世信
文献传递
马氏珠母贝北移控温育苗技术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1994年马氏珠母贝由广东省海康县雷州湾北移到山东省蓬莱县进行人工育苗。在水温21-23℃的条件下控温促熟13天产卵,较南海自然繁殖季节提前40余天。采用阴干—升温刺激法产卵,平均个体产卵量为292万粒,受精率为96%。D型幼虫培育密度12.2个/mL。以等边金藻为饵料,在水温20.5~23.6℃下培育19天即出现眼点。以聚乙烯网片、棕帘和聚乙烯板为附着基,幼虫6天即附着完毕。在15m3育苗水体中,培育出壳长2.8mm,壳高1.91mm的幼苗1440万粒,出苗量为96万粒/m3,比南方常规育苗的产量提高10倍。
魏利平周学家于光溥耿孝同马明正唐芳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北移控温育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