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娟

作品数:108 被引量:349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动力工程及工...
  • 21篇化学工程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2篇冶金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燃烧
  • 15篇烟气
  • 13篇热解
  • 9篇水煤浆
  • 9篇喷口
  • 9篇脱硝
  • 9篇煤粉
  • 9篇煤浆
  • 8篇流化
  • 8篇流化床
  • 7篇循环流化床
  • 7篇锅炉
  • 6篇低NOX
  • 5篇炭粒
  • 5篇光谱
  • 5篇锅炉燃烧
  • 5篇红外
  • 4篇低NOX燃烧
  • 4篇选择性非催化...
  • 4篇碳粒

机构

  • 8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航商用航空...

作者

  • 86篇于娟
  • 40篇章明川
  • 33篇张忠孝
  • 18篇范卫东
  • 14篇周月桂
  • 11篇林郁郁
  • 10篇张健
  • 9篇齐永锋
  • 8篇范浩杰
  • 6篇赵国锋
  • 5篇宋玉宝
  • 5篇李德龙
  • 4篇谢广录
  • 4篇张楚
  • 4篇徐宾
  • 3篇施伯红
  • 3篇杨梅
  • 3篇宋在乐
  • 3篇周宽
  • 2篇杨梅

传媒

  • 9篇燃烧科学与技...
  • 6篇热能动力工程
  • 5篇动力工程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4篇洁净煤技术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动力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钢铁
  • 1篇化工学报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工业加热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锅炉技术
  • 1篇四川电力技术
  • 1篇大学教育
  • 1篇2006中国...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19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4篇2002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环流化床二次风射流及床料粒径对流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NOx的生成控制与流化床流化特性及气固流动有关,而冷态试验能更直观地反映气固流动状态和流化效果,因此冷态试验的研究结果可为流化床脱硝反应热态试验的参数选取提供参考。前人研究大多使用窄筛分床料颗粒,且较多针对传统的墙式布置二次风,鲜有学者综合研究中心布置二次风的穿透性能及其对炉膛流化特性的影响。因此,在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上,研究了中心布置二次风和宽、窄筛分的床料对流化特性的影响,采用无量纲剩余温度、物料循环流率和表观颗粒体积分数来定量描述二次风穿透性能、物料循环效率和颗粒浓度的分布。结果表明:喷射高度附近的颗粒浓度会随二次风射流增大而增大。二次风喷射高度为15 cm时,在35 cm以下的密相区,二次风占比越大,颗粒浓度的增长越明显。增大二次风占比、提高二次风射流的速度、提高二次风射流的喷射位置等可以有效提高二次风射流的穿透性能。其中,当二次风喷射高度距炉膛底部5 cm处,射流穿透率为0.4;喷射高度为15 cm时,射流穿透率为0.84;当喷射高度继续上升10 cm后,射流穿透率达到1.0。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越靠近炉膛底部,床料颗粒的浓度越大,二次风所受的阻力急剧增加。随着窄筛分床料的平均粒径减小,炉膛整体的压降上升,且压降会在炉膛更高位置趋于平稳,物料循环流率也随之提高。这说明更多的颗粒能够随流化风的扬析被带到炉膛外,进入分离器参与炉外循环。与窄筛分床料不同的是,床料组分中,细颗粒占比也决定了宽筛分床料的炉膛压降、颗粒浓度分布和物料循环流率等参数。细颗粒占比越高,炉膛压降和物料的循环流率越大。宽筛分中,平均粒径大的床料颗粒浓度分布和物料循环流率不一定小,这是由于试验风速下,<300μm颗粒更易随流化风的扬折作用,被携带至炉膛出口。这部分
张曜林晨于娟冯帆张忠孝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流化特性冷态试验
不同升温方式下活化能分布热解模型的适用性被引量:9
2003年
研究和推导了两类不同升温历程下活化能分布模型 ( DAEM)中动力学参数的确定方法 ,并用实验和文献数据对 DAEM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用于确定按线性规律和指数规律升温的热解动力学参数 .由这些动力学参数所确定的 DAEM模型 ,不仅能较好地描述热解失重的真实过程 ,而且适用于加热速率变化 2~
于娟章明川范卫东周月桂豆斌林
关键词:热解动力学参数
煤粉挥发分火焰行为的理论分析与简化模拟方法被引量:2
2009年
考虑热解的扩展连续膜模型,可以详细预报煤粉挥发分析出、焦碳燃烧的全过程。模型以CH_4燃烧的反应动力学特性,近似地描述了挥发分火焰。提出新的简化模拟方法—均相着火后挥发分燃烧的移动火焰锋面(MFFVC)模型,弥补了挥发分现有计算方法中未考虑颗粒边界层内挥发分均相着火及燃烧的不足。与挥发分现有计算方法、扩散控制的挥发分燃烧(DLVC)模型相比,MFFVC模型预报与考虑热解的扩展连续膜模型符合较好。
张健章明川于娟齐永锋林郁郁
循环流化床喷射混合还原剂的脱硝反应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随着大气污染形势日趋严峻,控制NOx排放的相关环保标准也日益严格。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可以有效降低NOx排放,但受限于反应温度窗口狭窄,在流化床中的脱硝效率有限。研究表明H2、碳氢化合物和CO作为添加剂时,可以拓宽SNCR的反应温度窗口,促使低温下的脱硝反应得以进行;但在循环流化床热态试验系统上,鲜有使用工业副产品如煤气化合成气作为添加剂,分析H2、碳氢化合物和CO共存时对SNCR产生的影响效果。为了探究合成气与氨构成的混合还原剂对脱硝反应的影响,在循环流化床热态试验系统上,对比了合成气与氨水构成的混合还原剂和氨水的脱硝效果,同时考虑了反应温度、NSR、添加剂浓度、添加剂喷射位置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840℃低温下,使用氨还原剂的SNCR反应已经失效,还会增加NOx排放量。混合还原剂可大幅提高低温区的脱硝效率,添加合成气能促使SNCR反应在此较低温度下进行。840℃时,脱硝效率从0提升至44%~62%。在氨氮摩尔比较低的情况下,如NSR=0.5或1.0、合成气为120×10^-6时,合成气喷射位置的不同对NOx排放量影响不大;但当氨过量时(NSR>1.0),将合成气喷射至分离器前温度较低的烟气管道中,能增强氨的选择性,进一步降低NOx排放量。当NSR=1.5时,NOx的排放量达到了最低101~110 mg/m^3,相比炉膛出口处喷射降低了约60 mg/m^3。独立喷射氨水与合成气使其在炉内混合的方式,比氨气与合成气预混后喷射方式好,NOx排放量会降低60 mg/m3左右。合成气添加剂与氨存在很强的相互协同、相互促进作用,合成气可以提高氨还原剂的选择性。
林晨张曜于娟冯帆张忠孝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脱硝氨水反应温度
碳粒燃烧能量分配系数的数值计算被引量:1
2006年
应用改进的移动火焰锋面(MFF)模型对碳粒燃烧的能量分配系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考虑CO在颗粒边界层内燃烧及CO2发生表面还原反应的能量分配系数表达式.在一实际煤粉火焰条件下,计算了可在单膜(SF)模型中直接应用的可比能量分配系数,并与传统SF模型的取用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碳粒直径越小,平均能量分配系数越大;随着碳粒温度的升高,能量分配系数下降.在本文的计算条件下,平均能量分配系数约为0.7,平均可比能量分配系数值高于0.5,远大于传统单膜模型(SF-CO)计算的可比能量分配系数0.3.
顾明言章明川于娟范卫东田凤国
关键词:煤粉火焰
一种适于小型煤粉锅炉上用的超低NOx燃烧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小型煤粉锅炉上用的超低NOx燃烧装置,主要包括外壳均由耐高温防磨金属材料制成的风粉喷口、热风喷口和高位分离风喷口。风粉喷口和热风喷口交替间隔固设在较下部炉壁上,风粉喷口与制粉系统相连、向炉膛内上下摆动喷...
张忠孝陈宝明毕德贵于娟
文献传递
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NOx超低排放的方法
一种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领域的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NOx超低排放的方法,通过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喷入氨水和氢气来与循环流化床烟气中的NOx发生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以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NOx的超低排放。本发明能够符合最新排放...
于娟杨梅李德龙
文献传递
水煤浆快速热解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为研究水煤浆(CWS)的快速热解特性,利用高频加热炉,以神木煤作为CWS制作原料,开展快速热解实验,并与慢速热解实验结果作对比,分析了热解气的释放规律(产率、组分及比例等)及热解特性与反应温度、加热速率、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热解气以H_(2)、CO、CH_(4)和CO_(2)成分为主;在高于1000℃和较长的反应时间下进行快速热解,有利于生成高体积分数和高产率的还原性气体;快速热解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H_(2)和CO的产率持续增加(H_(2)的产率增加了约0.45 L/g,CO的产率增加了约0.14 L/g),而CH_(4)的产率先上升后下降(在900℃时产率最高为0.12 L/g),CO_(2)产率在低温段有些许上升之后几乎没有明显变化(只增加了约0.03 L/g);快速热解条件下,H_(2)和CO的相对体积分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持续增加(分别增加了约45%和5%),CH_(4)和CO_(2)的体积分数则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CH_(4)下降约35%,较为剧烈,而CO_(2)则下降了约10%~20%);在慢速热解时,H_(2),CO_(2)和CH_(4)的产率会随着最终温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点在约1100℃),CO产率则呈上升趋势;慢速热解阶段H_(2)和CO_(2)的相对体积分数随着温度的增加略有变化(CH_(4)则下降了3%),CO增加约5%。
冯帆于娟张曜张忠孝
关键词:影响因素快速热解
回转式微量送粉装置
一种粉料输送技术领域的回转式微量送粉装置,回转筒体和用于提供回转筒体转动力的动力机构,其中:回转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封套和后封套;前封套和后封套的内部均开有通孔并分别设有进、出气管。本发明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地小流量给粉,适...
于娟
文献传递
基于钢渣的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烟气脱硝催化技术领域的基于钢渣的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以固体冶金钢渣为原料,经酸洗干燥后制成;得到的催化剂的表面积为4.8174~54.6885m<Sup>2</Sup>/g,平均孔径在64-110n...
于娟杨梅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