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治疗性
  • 2篇切削术
  • 2篇准分子
  • 2篇准分子激光
  • 2篇准分子激光治...
  • 2篇准分子激光治...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激光
  • 2篇激光治疗
  • 2篇角膜
  • 2篇角膜切削
  • 2篇角膜切削术
  • 2篇分子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药品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翼状胬肉
  • 1篇营养不良

机构

  • 6篇临沂市沂水中...

作者

  • 6篇于风华
  • 2篇焦永法
  • 2篇朱琳琳
  • 1篇姜金波
  • 1篇程金涛
  • 1篇方瑞忠
  • 1篇王桂荣
  • 1篇陈世秀
  • 1篇姜中铭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肿瘤坏死因子与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程金涛陈世秀姜金波于风华王桂荣方瑞忠姜中铭周芳
该研究将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与TNFα一并研究,分析三者在DR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探讨DR的发病机理,为治疗DR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随机抽取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分为三组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义务献血...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肿瘤坏死因子载脂蛋白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对家族性角膜基质营养不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家族性角膜基质营养不良的手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2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11例(21眼)家族性角膜基质营养不良,采用PTK切削角膜浑浊组织,术后观察角膜恢复情况、并发症、视力、眼压、屈光状态和haze等状况。随诊6—12个月。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治愈无复发,角膜透明无瘢痕。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了2—5行,平均提高(2.44±1.23)行,无明显haze,术后患者轻度远视4-0.5-+2.75D,平均(+1.73±0.36)D。结论PTK是治疗家族性角膜基质营养不良安全、实用而且疗效肯定的治疗方式,可供临床选用。
焦永法于风华
关键词:家族性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的原因及处理
2012年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对14例(14眼)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及并发症情况,随访4~20个月。结果 14例患者均因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或悬韧带断裂而致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经三通道玻璃体切割,取出脱位人工晶状体,13例行人工晶状体再植入或睫状沟巩膜悬吊术,1例因视网膜脱离未再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0.1~0.2者2眼,0.3~0.5的12眼,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的常见原因为后囊破裂、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经玻璃体切割后取出脱位人工晶状体,再植入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是处理人工晶状体玻璃体脱位的有效方法。
朱琳琳于风华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切割白内障
邻联甲苯胺在尿碘检测中的应用
2003年
张维华闵令欣于风华王振军邢业兰
关键词:尿碘
沂水县1585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调查研究沂水县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概况,探讨ADR的发生规律,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上报ADR人员身份、给药途径、ADR涉及的药物种类以及ADR的临床表现等方面,用Excel 2003软件对沂水县1 585例ADR报告信息进行汇总、筛选、统计后展开分析研究。结果:AD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老人略高;ADR的报告主体是医疗机构,身份是医生;发生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最常见的ADR临床表现是胃肠系统损害;引起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出现新的ADR比例较高。结论:加强对ADR知识的宣传,警惕静脉给药风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
朱琳琳张维华于风华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合理用药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在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在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中的手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1例(5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PTK术,B组单纯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术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角膜平整透明度、角膜散光、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及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角膜创面上皮平均愈合时间,A组为3~7(5.00±1.26)d,B组为4~8(6.25±1.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13<0.05)。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的角膜散光比术前显著降低,术后同一时间A组与B组角膜散光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3;t=-3.15,P=0.00)。病变区角膜平整及透明度方面A组优于B组(Z=-3.184,P=0.001<0.05)。A组复发率为6.7%,B组复发率9.0%,两组间再次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概率检验,P>0.05),但A组角膜新生血管增殖情况优于B组(Z=-3.053,P=0.002<0.05)。结论 PTK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恢复较快,术后角膜平滑及透明度优于单纯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供临床选用。
焦永法于风华
关键词:复发性翼状胬肉准分子激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