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晓岩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庆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配合综合干预对缓解心率植入装置焦虑情绪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综合干预对缓解心率植入装置焦虑情绪的疗效观察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以来40例心率植入装置产生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综合干预包括药物治疗辅助心理、放松等干预;治疗组在综合干预基层上采用针刺治疗(选穴:百会、四神聪、内关、三阴交、神门、安眠穴),并采用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对疗效进行跟踪观察。结果:治疗组20例患者中,SA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效果佳;焦虑患者治愈14例,显效4例,有效3例,愈显率95.12%,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4例,愈显率76.56%;治疗前后焦虑积分比较(P<0.05)。结论:针刺穴位配合综合干预对缓解心率植入装置后患者的焦虑情绪治疗疗效可靠。
- 侯广云郭宪清彭强仇晓岩周广美崔健昆
- 关键词:综合干预疗效观察
- 核磁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本院收治的102例肿瘤患者,所有患者使用核磁共振波谱进行扫描,观察核磁共振波谱应用。结果:核磁共振波谱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7.1%,核磁共振波谱显示脑膜瘤患者NAA消失或出现明显降低,Cho升高,Cr信号减弱的现象,同时还观察到Ala峰,且肿瘤结构并无异常;淋巴瘤患者的NAA在肿瘤区域内出现降低现象,Cho升高,观察到Lip峰;胶质瘤患者的NAA出现降低,Cho升高;转移瘤患者的核磁共振波谱中NAA降低非常显著,Cho升高,肿瘤周围组织的波形并未出现异常情况。结论:临床诊断和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核磁共振波谱能够清晰显示患者肿瘤结构,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 仇晓岩彭强庄卫东路慧敏王金珠
- 关键词:肿瘤核磁共振波谱
- 16排螺旋CT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意义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16排螺旋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总结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本组84例患者经CT检出80例,检出率为95.24%,其中包括阑尾周边脓肿4例、化脓性阑尾炎8例、坏疽性穿孔急性阑尾炎12例、单纯性阑尾炎56例。结论16排螺旋CT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具有损伤小、减少时间短等优势,且利于判断患者疾病类型,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仇晓岩王凯庄卫东彭强王金珠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 3.0T功能性磁共振在肝脏脓肿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2014年
- 目的:探讨DWI及MRS技术在肝脏脓肿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肝脏脓肿治疗前的26例病例,术前均行3.0T功能性核磁扫描,采用平稳呼吸、间隔屏气、薄扫、重建,避免容积效应影响。结果 26例患者均清晰肝脏脓肿供血,图像清晰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T2上囊腔中可见分隔、碎片信号影,DWI表现为中央明显高信号,其周围信号稍低于肝实质信号。选择病变显著处采集波谱,MRS表现Cho峰和Lip峰均降低,Lip峰较显著降低。结果:在26例术前诊断为肝脏脓肿的患者中,经DWI计算ADC值及MRS谱线中特定位置的物质峰,较好地获得肝脓肿内积聚的复杂液体的真实数据。为肝脓肿能够早期及时诊断和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对肝脓肿的典型病例,核磁共振MRI及MR增强扫描就可以诊断,对不典型病例,3.0T磁共振DWI及MRS技术的综合价在肝脓肿的鉴别诊断意义重大。磁共振的动态增强与功能成像相结合,可以更有效提高肝脓肿病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DWI及脓腔内液体波谱曲线的判断,弥补了CT、MRI及B超的不足。在临床治疗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意义。
- 仇晓岩侯广云贺际宏
- 探讨640层容积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使用640层容积CT血管造影诊断的效果。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对6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进行了640层容积CT血管造影及血管数字减影术的诊断研究,回顾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结果此次研究诊断使用的两种方式均是684段,以血管数字剪影当做诊断金标准来评价,640层容积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狭窄程度被低估和高估的均有18例,阳性预测值为99%,阴性预测值97.7%,Kappa检验K值是0.931 6。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比较接近。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使用640层容积CT血管造影诊断的准确性比较高,能够作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首选治疗方案。和传统的CT相比,其优势更多,准确率更高,可以将其作为传统的CT诊断替代物来使用。
- 庄卫东孙丽红葛新然仇晓岩
- 关键词:血管造影
- 核磁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核磁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参与实验患者先进行X线检查,后进行核磁诊断,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检出率为100.00%,对照组检出率为84.00%,观察组与对照组整体的检出率均较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采用核磁诊断,可提升诊断的整体质量,更加直观的观察到患者股骨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仇晓岩彭强王凯周广美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效性
- 3.0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3.0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进入至本院接受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16例作为研究的基础依据,两组均进行CT检查,后进行3.0MRI弥散加权成像,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准确率。结果 MRI组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整体检查的准确率为93.74%,与CT组62.50%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胶质瘤分级检查的过程中采用3.0MRI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的方式,整体的准确率更加理想,对于脑胶质瘤分级的分级较为理想,对于疾病的后期诊断与治疗均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 仇晓岩周广美彭强贺继宏
- 关键词:脑胶质瘤
-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66例MRI诊断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隐匿性骨折不易被常规X线检查发现,容易漏诊而延误治疗。笔者采用核磁共振(MRI)对66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进行了诊断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8例,女18例,年龄19~59岁。均有明确外伤史,受伤至治疗时间4h~15d。
- 仇晓岩刘广军王新波路慧敏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640层螺旋CT三维成像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探测器的增宽,1圈覆盖整个器官已成为可能,不动床的CT扫描显露出明显的优势,单次采集1个volume,1圈覆盖达16era,这意味着整个心脏可以在0.35秒内成像。1次覆盖完成整个容积的采集,实现各体素成像时间的一致性。心脏检查时,能实现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1次心跳采集整个心脏。通过实时心电门控技术,
- 仇晓岩贺际宏彭强
- 关键词:动脉成像技术螺旋CT三维成像冠心病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心脏检查
- 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和CT诊断。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结果在延髓、脑桥损伤、胼胝体损伤、中后颈窝损伤、灰白质交界区损伤等特殊部位颅脑病变检出率上,MRI较CT均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与CT诊断相比,MRI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准确性更高,且可为患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可作为首选方案。
- 仇晓岩王凯庄卫东彭强王金珠
-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MR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