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宝兴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Ti原子在Al(110)表面吸氢过程中催化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H2分子在Ti掺杂和纯的Al(110)表面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有Ti原子掺杂时,存在一个H2分子的吸附路径,即位于Al(110)面顶位Ti原子上方的H2分子会发生解离,并与Ti原子形成TiH2分子,然后TiH2分子向能量更低的空位移动并接近Al(110)表面.态密度与电荷布居分析显示,吸附完成后H原子与表面Al原子存在较强的共价键作用,这为Al-H类物质及Na3AlH6和NaAlH4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纯的Al(110)面H2分子没有分解.该研究结果有望促进对Ti在NaAlH4储氢体系中所起催化作用的理解与认识.
- 陈玉红曹一杰任宝兴
- 关键词:钛解离能第一性原理
- 碱土金属叠氮化合物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叠氮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高能量密度材料,金属叠氮化合物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备受关注。截止目前,碱土金属叠氮化合物的研究还很有限。本文运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中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
- 任宝兴
- 关键词:CLUSTERS
- 文献传递
- (HMgN_3)_n(n=1—5)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叠氮化合物(HMgN3)n(n=1—5)团簇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成键特性、电荷分布、振动特性及稳定性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HMgN3团簇最稳定结构为直线型;(HMgN3)n(n=2,5)团簇最稳定结构为叠氮基中N原子和金属原子相连构成Mg—N—Mg结构;(HMgN3)n(n=3,4)团簇最稳定结构为叠氮基与Mg原子相互链接形成的环状结构.团簇最稳定结构中金属Mg原子均显示正电性,H原子均显示负电性,叠氮基中间的N原子显示正电性、两端的N原子显示负电性,且与Mg原子直接作用的N原子负电性更强.Mg—N键和Mg—H键为典型的离子键,叠氮基内N原子之间是共价键.团簇最稳定结构的红外光谱分为三部分,其最强振动峰均位于2258—2347cm-1,振动模式为叠氮基中N—N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叠氮基在团簇和晶体中结构不变,始终以直线型存在.稳定性分析显示,(HMgN3)3团簇相对于其他团簇更为稳定.
- 张致龙陈玉红任宝兴张材荣杜瑞王伟超
- 关键词:叠氮基密度泛函理论
- 碱土金属叠氮化合物(CaN_6)_n(n=1~5)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碱土金属叠氮化合物(CaN6)n(n=1~5)团簇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成键特性、电荷分布、振动特性及稳定性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叠氮化合物中叠氮基以直线型存在,CaN6团簇的最稳定结构为线型结构,(CaN6)n(n=2~5)团簇首先由两个叠氮基与两个Ca原子构成一个近似菱形,再由菱形相互垂直形成链状最稳定结构;叠氮基中间的N原子显示正电性,两端的N原子显示负电性,且与Ca直接作用的N原子负电性更强,金属Ca原子和N原子之间形成很强的离子键;(CaN6)n(n=1~5)团簇最稳定结构的IR光谱分为4个部分,其最强振动峰均位于2195~2280cm-1,振动模式为叠氮基中N—N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稳定性分析显示,(CaN6)3和(CaN6)5团簇相对于其他团簇较为稳定.
- 陈玉红任宝兴曹一杰
- 关键词:叠氮基密度泛函理论
- (HCaN_3)_n(n=1~5)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2011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叠氮化合物(HCaN3)n(n=1~5)团簇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成键特性、电荷分布、振动特性及稳定性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HCaN3团簇最稳定结构为折线型,(HCaN3)n(n=2~4)团簇最稳定结构为叠氮基端位N原子与Ca原子相互链接形成平面环状结构,(HCaN3)5团簇最稳定结构为立体钟形结构.团簇最稳定结构中金属Ca原子均显示正电性,H原子均显示负电性,叠氮基中间的N原子显示正电性,叠氮基两端的N原子显示负电性,且和Ca原子直接作用的N原子的负电性更强.Ca—N键和Ca—H键为典型的离子键,叠氮基内N原子之间是共价键.最稳定结构的IR光谱主要分为3个部分,其最强振动峰均位于2193~2302 cm-1段,振动模式为叠氮基中N—N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叠氮基在团簇和晶体中结构不变,始终以直线型存在,说明金属叠氮化合物团簇可以很好地模拟其晶体的局域成键和局域电荷转移等特性.稳定性分析显示,(HCaN3)3团簇相对于其他团簇更稳定.
- 陈玉红张致龙任宝兴张材荣杜瑞王伟超
- 关键词:叠氮基密度泛函理论
- 碱土金属叠氮化合物(MgN_6)_n(n=1~5)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碱土金属叠氮化合物(MgN6)n(n=1~5)团簇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成键特性、电荷分布、振动特性及稳定性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叠氮化合物中叠氮基以直线型存在,MgN6团簇最稳定结构为直线型;(MgN6)2团簇最稳定结构为Mg2N2四元环平面结构;(MgN6)n(n=3~5)团簇最稳定结构是由2个叠氮基与2个Mg原子首先构成近似菱形,再由近似菱形延伸形成的链状结构。叠氮基中间的N原子显示正电性,两端的N原子显示负电性,且与Mg直接作用的N原子负电性更强,金属Mg原子和N原子之间形成很强的离子键。(MgN6)n(n=1~5)团簇最稳定结构的IR光谱分为4个部分,其最强振动峰均位于2209~2313cm-1,振动模式为叠氮基中N-N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稳定性分析显示,(MgN6)3和(MgN6)5团簇相对于其他团簇较为稳定。
- 任宝兴陈玉红曹一杰康龙张材荣罗永春
- 关键词:叠氮基密度泛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