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爱琨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液流变学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变化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54例脑梗塞患者(脑梗塞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脑出血组和脑梗塞组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粘度、中切粘度和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全血粘度(高切粘度、中切粘度和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明显高于脑出血组(P<0.05),但两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黏滞血症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血脂与高凝、高粘度血症均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
- 任爱琨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脑血管疾病血浆粘度
- 不同评分量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评估价值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ABCD3、ABCD3-I与ABCD3-V评分量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ACI)的评估价值。方法:确诊为TIA的患者218例纳入研究,依据发病后7d内有无进展ACI分为ACI组27例和非ACI组191例。记录ACI相关危险因素、ABCD3、ABCD3-I与ABCD3-V评分分值等。Logistic回归分析ACI相关危险因素、ABCD3、ABCD3-I与ABCD3-V评分分值等差异性。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BCD3、ABCD3-I与ABCD3-V评分评估TIA患者7d内发生ACI风险的价值。结果:本组TIA患者进展为ACI的发生率为12.39%;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年龄>65岁、持续时间≥30 min、发作次数≥3次、病程≥24 h、门诊接受口服治疗及治疗周期、ABCD3、ABCD3-I与ABCD3-V评分是TIA进展为ACI的独立危险因素;ABCD3、ABCD3-I与ABCD3-V评分量表对评估TIA患者进展为ACI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ABCD3、ABCD3-I与ABCD3-V评分量表对评估TIA进展ACI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任爱琨宁庆郭敏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脑梗死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一氧化氮、单胺类改变的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任爱琨方思羽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血液一氧化氮单胺类
- 辛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3年2月在武警湖北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辛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组(联合银杏达莫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d,口服)联合银杏达莫(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辛伐他汀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加用辛伐他汀治疗(20 mg/d,口服,每日1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联合银杏达莫组治疗总有效率(85.2%)显著地高于辛伐他汀组(72.0%)(P<0.05);辛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组和辛伐他汀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1±4.8,19.3±5.5)及生活能力(3.04±0.67,3.89±0.81)等级评分较治疗前(26.7±7.5,26.2±7.8;5.62±1.32,5.68±1.36)均显著下降(P<0.05),辛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组较辛伐他汀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
- 任爱琨
- 关键词:辛伐他汀银杏达莫急性脑梗死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一氧化氮单胺类改变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任爱琨毛兆明方思羽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液一氧化氮单胺类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