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凤梅

作品数:17 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4篇新生儿
  • 4篇早产
  • 4篇早产儿
  • 4篇干预
  • 4篇产儿
  • 3篇置管
  • 3篇PICC置管
  • 2篇新生儿呼吸
  • 2篇新生儿呼吸机
  • 2篇疼痛
  • 2篇助产
  • 2篇助产士
  • 2篇吸吮
  • 2篇满意度
  • 2篇呼吸机
  • 2篇呼吸机相关
  • 2篇护理干预
  • 2篇非营养性吸吮
  • 2篇肺炎

机构

  • 17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17篇何凤梅
  • 4篇苏春梅
  • 4篇胡飞
  • 3篇黄素兰
  • 3篇叶彩容
  • 2篇何少玲
  • 2篇程晓莉
  • 2篇吴凡伟
  • 2篇朱春菊
  • 2篇叶春燕
  • 2篇张达娟
  • 1篇郭冀丹
  • 1篇张春丽
  • 1篇李惠玲
  • 1篇谢梅娟
  • 1篇陈彩云
  • 1篇黄丽静
  • 1篇陈霓
  • 1篇张雅贞

传媒

  • 3篇全科护理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体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体系。方法结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现状,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体系,应用于我院2017年1~12月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比较应用前6个月(对照组)和应用后6个月(研究组)收治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6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67%(χ~2=4.623,P <0.05),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6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33%(χ~2=5.613,P <0.05),住院时间为(5.4±1.2)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7.1±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0,P <0.05),医疗费用为(0.6±0.3)万元,少于对照组患者的(0.9±0.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6,P <0.05)。结论建立符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现状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体系,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丘艳贞陈霓何凤梅何丽芬程晓莉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医疗纠纷
人性化护理在助产士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助产士临床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73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SAS、SDS)、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助产士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叶彩容吴贤珊何凤梅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心理状态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NICU院内感染标准化预防护理流程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院内感染标准化预防护理流程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名护理人员为本研究执行者,随机抽取2016年7月~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NICU新生儿为对照组,给予消毒灭菌、隔离等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1月~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NICU新生儿为观察组,采用院内感染标准化预防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预防护理工作质量变化及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在病房清洁处理、消毒物品管理、手卫生依从性、空气监测合格率较实施前明显提升(P <0. 01,P <0. 05);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NICU院内感染标准化预防护理措施,能够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丘艳贞何凤梅程晓莉
关键词:NICU
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生长发育与母亲分娩年龄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初生儿生长发育与母亲分娩年龄的相关性,新生儿体格与母亲其他情况、喂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深圳市重点医院分娩的初生儿21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分为观察组早产儿93例和对照组足月儿126例。比较两组新生儿体格情况、母亲情况、前6个月的喂养方式等,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体重、身长、坐高以及头围显著小于对照组,母亲年龄≤25岁阶段的比例高于对照组,〉30岁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母亲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前6个月采用人工喂养方式以及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母亲年龄相对更高、母亲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前6个月采用母乳方式喂养以及母亲并发症比例越低的新生儿生长发育状况更好。3、6月龄观察组体重、身高小于对照组(P〈0.05),12月龄两组新生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深圳不同胎龄新生儿生长发育呈现不同趋势,其中足月儿体格明显更好。母亲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对高、采用母乳喂养及母亲妊娠并发症比例越低的新生儿生长发育越好。并且在新生儿出生后采用健康的护理方式对其后期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李优聪何凤梅黄素兰
关键词:胎龄初生儿生长发育分娩年龄
早产儿PICC置管术不同疼痛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不同疼痛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出生24 h内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出生7 d内进行PICC操作的早产儿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早产儿分为4组,非营养性吸吮(NNS)组35例采用安慰性奶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母乳组35例口服微量母乳,利多卡因组35例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35例不采用任何干预方法,观察比较早产儿在操作前15 s、穿刺时、送管时、固定时及操作后30 s的疼痛情况,并对比两组入院第1天的体重及出院时间。[结果]4组早产儿在操作前15 s的修订版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组和利多卡因组在穿刺时、送管时、固定时及操作后30 s的PIPP-R评分均低于NNS组、对照组(P<0.05);母乳组早产儿入院第10天体重明显高于NNS组、利多卡因组、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明显更短(P<0.05)。[结论]早产儿PICC置管术中采用母乳或利多卡因镇痛的效果最佳,其中口服微量母乳更利于患儿预后。
何凤梅胡飞苏春梅朱春菊李优聪
关键词: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疼痛非营养性吸吮母乳
早产儿不同时间二次剪脐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分析172例早产儿不同时间二次剪脐的临床效果,探讨最佳的二次剪脐时间。[方法]对住院的早产儿按二次剪脐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A组二次剪脐时间为出生后48h^71h,B组二次剪脐时间为出生后72h^96h,C组二次剪脐时间为>96h,观察不同时间二次剪脐发生脐部出血及脐部炎症的发生率。[结果]B组在剪脐时脐部出血以及剪脐后第2天、第3天发生脐部渗血明显低于A组(P<0.05),脐部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早产儿脐部护理二次剪脐的最佳时间为出生后72h^96h。
叶春燕吴凡伟李惠玲何凤梅肖劲花张雅贞
关键词:早产儿脐带脐部护理二次剪脐脐炎
碳酸氢钠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1
2012年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2月NICU的60例机械通气新生儿,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0例:单号为观察组,选用2%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口腔清洁液,进行口腔护理1次/4 h;双号为对照组,选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1次/4 h。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口腔及气管细菌培养情况、口腔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67,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2.54,P<0.05),口腔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6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新生儿口腔护理,可有效清洁口腔,减少口腔内细菌定植,降低VAP的发生率,减少口腔感染,缩短住院时间。
叶春燕吴凡伟郭冀丹何少玲何凤梅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新生儿口腔护理
整体护理对胎膜早破孕妇负性情绪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实施整体护理对胎膜早破孕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医院妇产科接治的104例胎膜早破孕妇纳入观察,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积极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应用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估孕妇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孕妇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孕妇HAMA、HAMD评分均有改善,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护理满意度为98.08%,对照组分别为28.85%、84.6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胎膜早破治疗中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孕妇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可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叶彩容吴贤珊何凤梅
关键词:孕妇胎膜早破负性情绪整体护理
差异性疼痛干预在PICC置管早产儿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疼痛干预措施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早产儿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49例PICC置管早产儿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36例、口服母乳组45例、非营养性吸吮组39例、对照组29例,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予以局部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干预,口服母乳组予以微量母乳喂养干预,非营养性吸吮组予以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对照组不予以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早产儿PICC置管穿刺时、送管时、固定时、操作后30 s时的PIPP-R评分相较于口服母乳组、非营养性吸吮组、对照组均较低(P<0.0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早产儿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27.59%(P<0.0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口服母乳组早产儿入院第10天体重高于非营养性吸吮组、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短于非营养性吸吮组、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IPP-R评分及未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干预均是PICC置管早产儿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PICC置管早产儿的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有利于增加早产儿体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胡飞何凤梅张春丽张达娟
关键词:早产儿PICC置管疼痛干预
细节护理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疗效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救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38例为对照组,此时间段仅开展常规护理及治疗。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同类患儿42例为观察组,此时间段全面开展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疗效、住院时间、病人家属对护理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人家属对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有助于提高新生儿败血症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朱春菊陈彩云何凤梅林杏屏苏春梅张达娟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细节护理儿科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