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喜军

作品数:27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9篇急诊
  • 4篇重症
  • 4篇救治
  • 4篇急救
  • 3篇休克
  • 3篇血浆
  • 3篇中毒
  • 3篇通气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农村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脑钠肽
  • 3篇机械通气
  • 3篇急救网络
  • 3篇急诊救治

机构

  • 20篇江阴市人民医...
  • 6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6篇何喜军
  • 20篇石源
  • 12篇徐佳宁
  • 3篇张俊峰
  • 3篇张雪峰
  • 3篇尹卓伟
  • 2篇赵海
  • 2篇张峻峰
  • 1篇张金华
  • 1篇赵洪杰
  • 1篇陈丽芳
  • 1篇俞菊香
  • 1篇夏强
  • 1篇王渊
  • 1篇王燕
  • 1篇赵红杰
  • 1篇庄明峰
  • 1篇潘梁
  • 1篇王忠
  • 1篇周杰

传媒

  • 3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循证护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CU老年患者谵妄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老年患者出现谵妄的临床特征、病因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ICU中心住院期间出现谵妄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随机抽取相同例数未出现谵...
石源何喜军徐佳宁
ICU老年患者谵妄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目的 探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老年患者出现谵妄的临床特征、病因及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ICU中心住院期间出现谵妄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随机抽取相同例数未出...
石源何喜军张雪峰张峻峰赵红杰
机械通气在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合并呼吸衰竭的原因及有效救治措施。方法对58例AOP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洗胃、导泻、静脉注射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机械通气等办法救治患者,观察AOPP合...
张俊峰石源夏强何喜军
文献传递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中暑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中暑的疗效及对最终转归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56例重症中暑的成年患者分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以ICU常规中暑治疗,治疗组除ICU常规中暑治疗外,入院后给予乌司他丁,200 kU,静脉注射,6 h 1次,连用6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谷丙转氨酶、肌酐等指标变化及住ICU的时间、最终转归.[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IRS评分、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谷丙转氨酶、肌酐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且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ICU的时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控制重症中暑患者SIRS的进展,改善各受损脏器的功能,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何喜军尹卓伟石源赵海
血浆脑钠肽检测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的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行机械通气超过24h的COPD患者36例,具备撤机条件后测定开始有创机械通气时(T0)、行T管自主呼吸试验(SBT)前(T1)和SBT后(T2)的血浆BNP水平,计算T1和T2的BNP差值(ΔBNP)。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浆BNP水平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撤机成功组19例,失败组17例。两组T0时的血浆BNP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功组T1和T2的BNP均低于失败组[(142.3±52.6)pg/ml vs.(462.3±129.7)pg/ml和(155.1±53.8)pg/ml vs.(544.6±142.9)pg/ml](P<0.05)。成功组ΔBNP低于失败组[(12.9±4.3)pg/ml vs.(82.3±18.9)pg/ml](P<0.01)。ΔBNP>29pg/ml预测撤机失败的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69.2%;T1时,BNP>139.0pg/ml预测撤机失败的灵敏度为69.2%,特异度为78.6%;T2时,BNP>157.0pg/ml预测撤机失败的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76.9%。结论撤机过程中,动态监测血浆BNP水平对COPD患者撤机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何喜军石源赵红杰张雪峰徐佳宁
关键词:脑钠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撤机
院内转运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危险因素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院内转运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效果,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将2018年2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院内转运的11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设为常规组行传统院内转运护理;另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院内转运的11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设为干预组行系统化院内转运护理流程干预,分析存在危险因素,并回顾比较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疾病类型、年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有无机械通气、收住去向等均是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危险因素;经护理干预后,相比常规组,干预组转运时间显著更短,意外事件总发生率显著更低,医护人员、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院内转运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能够有效缩短转运时间,减少意外事件,提升医护人员及家属或患者满意度。
卢玲何喜军
关键词: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护理流程满意度
戊乙奎醚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戊乙奎醚在重症有机磷中毒(OPP)伴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重症OPP伴CNS损害患者资料,其中,31例以戊乙奎醚治疗(P组),35例采用传统阿托品治疗(C组),比较两组患者CNS中毒症状持续时间、胆碱酯酶活力(ChE)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愈率。结果与C组比较,P组CNS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9.28±3.69)hvs.(21.35±11.68)h](P<0.01),毒蕈碱样症状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0.58±0.45)hvs.(4.05±3.68)h](P<0.01),中毒后72h的ChE活力明显升高[(72.67±35.04)%vs.(40.17±23.43)%](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愈率高(P<0.01)。结论戊乙奎醚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较阿托品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徐佳宁石源何喜军陈丽芳
关键词:戊乙奎醚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枢神经系统
三级联动急救网络在农村急诊救治脑梗死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三级联动急救网络在农村急诊救治脑梗死的实用性及有效性。方法在目前现有三级医疗的基础上建立三级联动急救流程,选用脑梗死农村急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2010年的患者作为试验组,2009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住院费用明显降低;高危患者抢救成功率得到显著改善;住院天数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三级急救网络的执行可极大推进农村脑梗死急救的进步,该网络实用有效。
徐佳宁石源何喜军张俊峰
关键词:脑梗死
心肺复苏团队情景模拟对急诊医疗纠纷的影响研究
2023年
探讨心肺复苏团队情景模拟对急诊医疗纠纷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9年至2022年心肺复苏所致的医疗纠纷进行研究,其中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普通心肺复苏培训,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心肺复苏团队情景模拟培训。统计心脏骤停患者ROSC成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评估患者满意度,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急诊医护人员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开展心肺复苏团队情景模拟培训后ROSC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较开展前显著提高,医患纠纷发生率、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开展前显著降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肺复苏团队情景模拟可降低急诊医疗纠纷发生率,缓解医护人员焦虑意义情绪,并可提高ROSC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庄明峰徐佳宁陈剑颜莉何喜军
关键词:急诊医疗纠纷
生脉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乳酸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乳酸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08月至2012年5月6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和去甲肾上腺素0.05~0.5ug·kg^-1·min^-1,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滴,1次/d,观察治疗前、治疗12、24h血乳酸和CIM+/CD8+比值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乳酸值明显较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h后,治疗组血乳酸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24h后,治疗组CD4+/CD8+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浓度,改善免疫功能。
张雪峰石源何喜军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去甲肾上腺素ICU感染性休克乳酸免疫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